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兽药企业在实施兽药GMP过程中推行管理信息化是兽药GMP进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推行兽药GMP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内容,以及与ISO9000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  相似文献   
22.
我国《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GMP检查验收评定标准》中都对有关标志在兽药生产质量管理的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结合兽药GMP的实施,谈谈如何正确规定和运用这类标志,使之有利于兽药生产的质量管理和现场管理,以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3.
宋立荣 《中国动物保健》2007,(11):31-32,39-41
导读:鉴于目前在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方面,国家尚缺乏具体针对疫苗规模生产环境下的管理规定,企业多是参照对相应实验室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为此,专家指出,事实上,在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要比实验室环境的生物安全控制重要的多,控制难度也大得多,这主要是由于在生产大环境下控制的环节很多,在人、物、设备等方面的控制远比实验室要求复杂。因此,对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不能简单的等同或等效采用相应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管理标准的要求进行,而是要更加严格。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和安全防护方面的漏洞,若控制不当可能会出现某些生物灾害,对畜牧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可以说动物疫苗从研制开发、生产再到产品的应用,甚至可以延伸到应用之后的一定时期,都存在着生物安全方面的因素与风险。故此,加强行业监管,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生物安全是动物疫苗生产质量管理区别于其它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 文章针对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动物疫苗监管职能部门和生产企业进行生物安全管理有所帮助。也希望养殖企业(户)通过读此文章,能增加对疫苗品质风险的意识,以便积极科学地规避生物污染的危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4.
我国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学数据,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科学数据共享是国家发起的一项长期战略举措。在这过程中,信息质量管理成为影响信息有效使用、实现信息价值的突出制约因素之一。为此,基于我国“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项目的建设经验,总结项目在组织管理、共享规则建设、标准制定、技术应用、人才建设、数据整合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成功措施,就进一步加强其信息质量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诸如:建立国家信息质量管理的宏观协调机制、加强标准等执行力度、健全信息质量管理规范、促进科学数据与科研活动的紧密结合等等。  相似文献   
25.
微囊藻休眠体复苏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围绕我国淡水水体中最常见水华优势种——微囊藻其休眠体复苏机制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及评述。涵盖了微囊藻休眠体越冬过程中细胞形态及结构变化;光合活性及生理代谢变化;重点介绍了微囊藻休眠体在复苏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并指出了新方法新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及今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沉水植物群落现状及其变化规律,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对江苏省盐龙湖沉水植物进行连续跟踪调查,并分析沉水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记录沉水植物15种,隶属于1门、6科;其中2015-2019年沉水植物出现种类数分别为13、12、9、11、12种。从优势种变化来看,沉水植物优势种整体经过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穗状狐尾藻的变化过程。从覆盖度和生物量变化看,盐龙湖沉水植物的覆盖度和生物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2016-2017年沉水植物退化显著,但随着生态修复措施的进行,2018-2019年沉水植物群落逐渐恢复。相关分析表明,沉水植物生物量与透明度显著正相关(P <0.05),与浊度、草食性鱼类生物量和水深呈显著负相关(P<0.05);限制沉水植物生长的生态因子依次为透明度、浊度、草食性鱼类生物量和水深。水体透明度和浊度的改善、草食性鱼类的控制和水位调节是实现盐龙湖沉水植物恢复的主要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27.
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动物养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状况的新理论,特别是由于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疾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暴发流行,使动物疫苗研究和生产环节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笔者指出,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动物疫苗在人类抗击畜禽疾病、解决动物食品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疫苗的需求日益增加,疫苗产量不断加大,且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对动物防疫的要求不断提升,相形之下尽管政府专业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国在动物疫苗生物安全管理建设的步伐仍显不足,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动物、环境安全控制的迫切要求。由于动物疫苗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病原微生物的操作,有些还涉及到高致病性微生物,其所用原材料多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组织、细胞和体液等组织的提取物。由于所用原料的内在特性,加上近年来生物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畜禽怪病不断出现,由此而存在产生某些新的产物的潜在危险性,一旦出现生产环境感染或病原微生物外泄,将会对人、动物和周边环境造成极强的危害,而且这种污染要想净化的难度也绝不是财力、人力所能及的。故此,政府专业主管职责部门加强对疫苗研究和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和制度建设必须跟上,就显得极其重要和紧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估、审核明确纳入兽药GMP管理中,发文明确、修改兽药GMP有关规定,将企业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及执行情况列为兽药GMP验收、检查的必检项目。并逐步完善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监管环节(如对毒种保管和发放、病毒生产、废液处理、?  相似文献   
28.
中国东北蓝藻门伪枝藻属分类及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东北地区伪枝藻属的分类分布和生态分布,共鉴定出东北地区伪枝藻属植物30种,1个变种,其中包括我国新纪录种3个,新种3个。分析了该属藻类原植体的结构形态,并总结出伪枝藻属单种群落的4种原植体形态以及伪枝藻形成多种类混合型群落的3种主要类型。探讨了伪枝藻组成特征及其与陆地生态系统相关生态因子的联系,编写了东北地区伪枝藻属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29.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丙体六六六(γ-HCH)对斜生栅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γ-HCH浓度<0.2mg·L-1时对斜生栅藻生长有促进作用,在2mg·L-1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其对叶绿素的影响与对藻密度的影响一致,显示浓度-效应关系。γ-HCH对斜生栅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表现为,在0.02mg·L-1时达到峰值,然后下降,在2mg·L-1时其活性只有对照的38.18%。γ-HCH对斜生栅藻的膜脂过氧化的影响,在<0.02mg·L-1时变化不大,而在0.2mg·L-1和2mg·L-1时有一定的升高;MDA的变化与SOD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在SOD急剧下降时,MDA的含量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30.
为探明饮用水水源地盐龙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对盐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盐龙湖的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多网目复合刺网和电捕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盐龙湖现有鱼类6目9科36种,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为27种,占物种总数的75%。群落优势种均为小型鱼类,分别占总渔获量和渔获物个体总数的65.87%和76.67%。主要优势种为似鳊(Pseudobrama simony)、鲫(Carassius auratus)、■(Hemiculter leucisculu)、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代表物种多样性特征的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H_N)为2.08,Wilhm改进指数(H_W)为2.30,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21,Piesous均匀度指数(J)为0.59,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4.49;相对稀有种数(R)为63.89%。这些结果表明:盐龙湖鱼类群落结构简单、小型化形势严峻,且食鱼性鱼类鳜(Siniperca chuatsi)、翘嘴鲌(Channa argus)和乌鳢(Culter alburnus)等密度和生物量偏低,无法对小型鱼类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水源地湖泊中应采用提高食鱼性鱼类生物量的经典生物操纵手段对鱼类群落进行调控,以利于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质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