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玉米纹枯病胁迫相关miRNA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茂  彭华  宋锐  高健  潘光堂  张志明 《作物学报》2013,39(5):837-844
microRNA (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19~24个碱基长度的小分子非编码RNA, 通过碱基互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并在多种非生物与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玉米纹枯病胁迫相关miRNA表达调节与功能尚不完全清楚。利用生物信息学挖掘玉米中的microRNA及其靶基因, 筛选到23条新的玉米miRNA, 预测到89个靶基因。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 以对纹枯病抗性不同的自交系R15和478作为对象, 采用半定量方法对预测获得部分miRNA前体初步鉴定,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手段对R15和478中表达存在差异的成熟miRNA进行抗纹枯病组织特异性表达验证。结果提示, 部分miRNA在玉米抗纹枯病胁迫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2.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盐浓度生境下硅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根系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浓度0-300 mmol·L~(-1)的范围内,高羊茅根系生物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根系总长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呈降低趋势,高羊茅根冠比随盐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硅对高羊茅根系生物量和根系特征的影响与盐浓度密切相关,当盐浓度≤150 mmol·L~(-1)时,硅显著提高了高羊茅根系生物量、根系表面积和根系总长(P0.05),说明硅在一定盐浓度下通过增加高羊茅根系生物量,改变根系形态特征,提高高羊茅在盐生境的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53.
陈娟  王一鸣  唐建  宋锐  缪鑫 《蔬菜》2023,(6):23-25
为确定紫甘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最佳种植株距,为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设置5种不同株距(20、25、30、35、40cm),对不同株距条件下紫甘薯“内渝紫2号”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茎蔓长度、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质量和大中薯比例;在30~40 cm范围内,缩小株距,有利于提高鲜薯产量、茎叶产量和薯干产量;30 cm株距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分别为1 722.67 kg和480.63 kg。综合考虑,建议“内渝紫2号”栽培株距为30 cm,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54.
为筛选出适合内江地区栽培的朝天椒品种,对新引进的6个朝天椒品种开展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抗病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L38单生朝天椒综合表现最好,鲜椒产量为1646.16 kg/667 m2,比紫色朝天椒(CK)增产6.64%;对病毒病、枯萎病抗性中等,抗倒性、抗旱性强,适宜在内江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55.
自资江湖南邵阳段采捕体质量500~700 g的野生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 3只,自湖南省水产原种场取养殖的体质量400~600g中华鳖3只,测定其肌肉、肝脏、脂肪块和背甲中Cu、Zn、Cd、Pb的含量,比较野生与养殖中华鳖体内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1)养殖中华鳖各组织对Cu的蓄积表现...  相似文献   
56.
王一鸣  缪鑫  陈娟  宋锐  付伟  林熊  唐建 《蔬菜》2023,(1):10-12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薯“内17-71”产量的影响,探索其最佳扦插方式及栽培密度,比较研究了不同扦插方式(正插3、5、7节和倒插3、5、7节)及不同株距(17、20、25、33、50 cm)对“内17-71”藤叶和薯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正插或倒插处理,藤叶667m2产量均随扦插节位的增多而增加,其中正插5节、正插7节处理较高,分别为1 840.03、2 539.05 kg;且其薯块667 m2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1 840.92、1 987.66 kg。随着栽培密度的提高,藤叶和薯块667 m2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大中薯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株距25、20、17cm处理的薯块667m2产量分别为1 967.65、2 164.97、2 045.47 kg,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综合考虑种植成本及市场对大中薯的需求变化等因素,紫薯“内17-71”的栽培方式以株距20~25 cm、行距100 cm,正插5~7节为宜。  相似文献   
57.
为掌握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早期资源在湘江下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生境特征的关联, 2020 年和 2021 年 5–7 月在湘江长沙段使用圆锥网对鳜早期资源进行隔日采样, 统计分析了鳜鱼苗发育阶段的时间分布、 水层分布及水文环境因子变化, 研究了湘江中鳜主要繁殖时期及苗汛高峰期的水文特征, 以公式计算了鱼苗群体对圆锥网的逃逸能力, 并利用冗余分析(RDA)对鳜鱼苗丰度和环境因子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 鳜在湘江的繁殖高峰期为 5 月中旬到 6 月下旬, 产卵场位置分散且规模不等; 鳜鱼苗样品中弯曲期仔鱼占比较大且倾向于表层, 导致鱼苗整体丰度在表层大于中下层(P<0.05), 但卵黄囊期仔鱼更倾向于中下层, 分布差异主要由游泳能力及流速所致; 各阶段鳜仔鱼的群体逃逸能力未在流速上表现出差异, 即无结构性的鱼苗逃逸现象; 鳜鱼在湘江中繁殖主要受洪水刺激, 鱼苗丰度与水温正相关(P<0.05), 与透明度负相关(P<0.05); 繁殖高峰期水温在 19.3~28.0 ℃, 透明度小于 30 cm, 目前湘江中水温、透明度、流速及溶氧等条件均符合鳜鱼繁殖生境要求, 2021 年鳜鱼苗丰度较 2020 年提高一倍以上, 饵料鱼资源恢复或是鳜群体繁殖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建议在湘江水域进一步加强鳜鱼及其他鱼类的早期资源保护与监测, 促进鱼类群落的生态稳定性恢复, 充分发挥其对湘江—洞庭湖—长江水域的鱼类资源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