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51.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鸡新城疫病毒cDNA,制备核酸探针,经斑点杂交和碱性磷酸酶显色后,探针同该cDNA的PCR产物、PCR产物重组子和新城疫强弱毒株呈现阳性反应,与IBV、ILTV、MG和正常尿囊液等均呈阴性杂交反应,田间病料的杂交试验也表明,该cDNA探针是敏感且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2.
生产安全猪,建设生物安全体系倡导在养猪业早已耳熟能详,但依然是生产中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重要工作,2007年生猪价格的攀升使养猪业成为关注的热点,保证养猪业平衡持续发展成为“安全”一词扩延的新含义。不但猪肉生产需要安全、养猪经营也需要“安全”.为此国家采取母猪补贴、母猪保险等各项措施以保证生产经营的“安全”.于是,“安全”在养猪生产中派生出新的诠释。[编者按]  相似文献   
53.
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经腹腔注射BALB/c小鼠及裸鼠各15只,每隔2周1次,共感染3次.BALB/c小鼠初次、再次感染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仅有2只小鼠出现病理变化;从血清中可检测到PCV2核酸及其ORF2抗体;同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增强,NK和CTL细胞杀伤率显著升高;CD4^+、CD8^+、CD3^+T淋巴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裸鼠也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从血清中可检测到PCV2核酸,但未检测到PCV2 ORF2抗体;除NK细胞杀伤率显著升高外,其余免疫学指标无显著改变.结果表明,BALB/c小鼠比裸鼠对PCV2易感,各项免疫学指标变化与PCV2感染猪一致,但不表现临床症状,仅个别BALB/c小鼠出现病理变化,说明BALB/c小鼠对PCV2不如猪易感.  相似文献   
54.
回肠炎在中国规模化猪场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肠道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回肠炎,该病的病原是胞内劳森氏菌,极大的增加了养猪的成本。了解猪群不同年龄阶段的流行状态和感染规律对于制定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回肠炎非常关键。在本研究中,从54个猪场采集了2700份血样,使用阻断ELISA试验检测胞内劳森氏菌的流行状态。二、材料和方法对每个猪场分7个年龄阶段,随机采集50份血清进行胞内劳森氏菌抗体检测。其中,小于1胎的母猪5份;1胎以上的母猪5份;保育早期仔猪血清5份(3 ̄5周龄);保育结束时仔猪血清5份(8 ̄10周);13周、18周和25周猪血清各10份。调查时间从2005…  相似文献   
55.
参考GenBank中的MDPV FM株和GPV B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分别对MDPV GD株和GPV GD株的结构蛋白基因(VP1)进行PCR扩增,并克隆到pMD18-T载体,筛选到重组质粒并测序.通过对MDPV GD株和GPVGD株的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这两种病毒VP1基因大小均为2 199 b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而位于VP1基因上的VP2至VP3基因起始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较大,同源性仅为64%.另外对MDPV GD株和GPV GD株与各地方毒株的VP1和VP3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显示它们之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56.
1962年 Segre 即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A)诊断猪瘟病毒,但 RIA 推广应用发展很慢,除了其难以标准化、各批制剂结果差异较大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猪瘟抗体致敏绵羊红细胞(SRBC)容易发生自凝,不仅影响试验结果,而且使一些人对其特异性表示怀疑。本研究对猪瘟抗体致敏 SRBC 出现自凝的一些条件进行了一些探讨;对不同种动物血清在消除这种自凝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将这种不同血清处理过的自凝致敏 SRBC 试用于 RIA 试验并与非自凝致敏 SRBC 的 RIA 试验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SRBC 采自健康成年公绵羊,以阿氏液抗凝和保存,以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后使用。2.正常兔、豚鼠、猪、鸡血清均采自成年  相似文献   
57.
为了有效提高Vero细胞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易感性,采用有限稀释法将Vero细胞进行克隆,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筛选对PEDV敏感的克隆细胞。结果获得了1株对PEDV高度易感的细胞Vero-S,该细胞株接种PEDVGZ株后培养3d,收获的病毒RNA拷贝数为2.1×109copies/μL,明显高于Vero母细胞(3.5×107copies/μL)。将此Vero-S细胞用于PEDV临床样品的分离获得3株PEDV毒株。构建的PEDV敏感复制的Vero-S细胞株比Vero母细胞更适合PEDV的培养。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我国大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分子演化特点,为PRRS防控提供参考,对GenBank中收录的60株PRRSV ORF5基因和NS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根据ORF5基因和NSP2基因构建的进化树分析表明,我国毒株主要分为4大亚群,其中亚群1为主要分支,以2006年分离的JXA1株为代表的HP-PRRSV毒株,我国HP-PRRSV可能起源于CH1-a和HB-1 (sh)/2002株,其变异是逐渐演变的过程.目前我国流行的毒株中HP-PRRSV占绝对优势,且与高致病性疫苗株(JAX1和HUN4株等)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59.
通过Reed-Muench法检测从江西发生持续高热的病猪体内分离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2基因缺失株Jiangxi-3第9代(Jiangxi-3 F9)的病毒滴度;将此毒株接种于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原与抗体均为阴性的60日龄健康猪进行猪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并且对LD50试验中存活下来的试验猪再次进行较大剂量的攻毒试验,另将病毒接种于PRRSV和PCV2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6月龄健康猪,对所有攻毒试验猪通过体温检测、临床症状观察、RT-PCR、ELISA等方法进一步研究Jiangxi-3 F9的毒力.结果表明:Jiangxi-3 F9的病毒滴度为105.25 TCID50·mL-1,Jiangxi-3 F9病毒的LD50为1022·mL-1.动物试验各项检测结果说明Jiangxi-3 F9毒力强.  相似文献   
60.
PK15是猪肾传代细胞系,其父母代源自1955年美国Stice提供的成年猪肾细胞PK2a,后被美国ATCC收藏(收藏号为ATCCCCL33)[1].PK15细胞现已广泛应用于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等的分离、体外增殖以及多种兽用疫苗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