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3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使玉米花粉的营养成份能够更好地被吸收利用,花粉的破壁方法至关重要。本项实验通过对3种破壁方法的筛选,其结果表明:蒜汁酶降解法对玉米花粉的破壁率为:93.8%;黑曲霉发酵法为:81.6%;直接发酵法为:62.1%。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浑善达克沙地葱属(AlliumL.)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73.
74.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古4种主要农作物:小麦、马铃薯、甜菜、胡麻共8个品种花粉粒的形态、表面纹饰及萌发孔类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的花粉粒在形态、纹饰和萌发孔数量等性状上各不相同;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之间,花粉粒在主要性状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在细微结构等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性状可为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分类等项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蒙古高原葱属植物种皮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分布在内蒙古地区11种常见的葱属植物的种子形态进行了观察,尤其是对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葱属植物的种子形态在种间差异较为明显,尤其是种皮纹饰差异极为显著,认为种皮纹饰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1项分类学辅助性指标而应用到葱属植物的分类中去,另外,根据种子形态,韭与野韭共性甚多,认为韭应视为野韭的栽培种。  相似文献   
76.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部分常见小杂粮作物的7个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同种作物不同品种之间花粉粒在形状,萌发器官及表面主纹饰等主要性状相同,而花粉粒的大小,表面的辅纹饰等细微性状各有差异。不同种作物花粉粒表面性状截然不同。由此可见,花粉形态主要是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