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81.
猪瘟病毒E2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抗原表位 (抗原决定簇 )是蛋白质抗原性的物质基础 ,一个蛋白质分子可带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即抗原表位 (epitopes)。通常 ,抗原表位是指氨基酸序列已经清楚的抗原决定簇。蛋白质抗原表位的研究 ,对于设计具有免疫原性和中和活性的多肽、新型疫苗分子及新型诊断试剂具有较大意义。B细胞蛋白抗原表位的预测自从80年代Hopp和Woods提出亲水性参数对抗原表位预测的方法以来 ,已有许多参数、算法发表 [1~10],对B细胞蛋白抗原表位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猪瘟病毒(SFV)E2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概况作一介绍。1猪瘟病毒E2抗…  相似文献   
82.
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的猪瘟病毒主要保护性 E2抗原决定簇蛋白和全长 E2基因构建的 DNA疫苗免疫 BAL 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 SP2 /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经克隆和间接 EL ISA筛选 ,获得了 A11、B2、E3、H6、D5、D86株稳定分泌抗猪瘟病毒 E2蛋白单克隆抗体 (Mc Ab)的杂交瘤细胞株。它们的腹水效价在 1∶ 80 0~ 1∶ 2 10 0 0 0之间。抗体类型鉴定结果表明 ,A11、E3、H6、D5和 D8为 Ig M类型 ,B2为 Ig G类型。随后用蛋白 A凝胶层析法和 PEG沉淀法分别纯化了 Ig G和 Ig M单抗。对纯化单抗进行的抗原识别表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6株单抗可能识别 3种不同的E2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83.
新疆石河子某奶牛户,饲养一头7岁黑白花杂交奶牛,1993年2月5日产犊,胎衣不下,5天后来院诊治,笔者临床检查后,子宫颈口已收缩,无法进行剥衣,试用药物治疗。2月10日用10%盐水输入子宫约1千克,与子宫阜充分接触,2月12日用三合激素10ml肌注,隔12小时后用催产素10ml肌注,5小时后完整胎衣和恶露排出。笔者认为10%盐水可促使胎衣与子宫阜间分离,可抑菌刺激子宫收缩,用三合激素激活子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在已构建的副结核分枝杆菌C2株DNA基因文库的基础上,应用正、反向杂交试验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出特异性片段PTP31,以光敏生物素标记制成DNA探针。用此DNA探针以及粪检菌和ELISA三种方法分别对32份副结核菌素(PPD)变态反应阳性牛粪便及相应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47%(15/32)、56%(18/32)和34%(11/32)。对随机采集的276份牛粪便及血清样品,3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10%(27/276)、13%(36/276)和7%(79/276)。本研究结果表明,DNA探针与粪检菌呈现正相关性,DNA探针比ELISA方法能够检出更多的阳性数。  相似文献   
85.
分枝杆菌病是严重危害畜禽的主要传染病。长期以来,对该病的诊断一直是人们感到棘手的问题,由于分枝杆菌之间存在许多共同抗原,故使常规的诊断方法均存在着假阳性和敏感性不高的缺点。为此,急需寻求一种特导的诊断方法。核酸探针诊断技术是近年  相似文献   
86.
同IBV参考株比较,中国IBV流行株血清型内和血清型间在基因型和组织嗜性上均已发生变异;研究首次表明IBV血清型、基因型及组织嗜性间存在有规律的相关性;病毒免疫原S1基因的点突变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病毒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7.
88.
奶牛泌乳期是奶牛机体能量代谢,物质循环比较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容易引发一些代谢疾病,其中奶牛酮病就是最常见的奶牛产后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89.
为了鉴定哈尔滨地区某养殖场发生的一起细菌感染的致病菌,试验对送检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并应用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和PCR方法鉴定菌株,再对分离菌进行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对恩诺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和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0.
以牛分枝杆菌Vallee株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该菌株的环丙烷一分枝茵酸合酶pcaA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通过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并利用Ni-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出重组蛋白。通过鉴定其免疫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了牛分枝杆菌中pcaA基因并纯化出了重组的融合蛋白,通过免疫印记发现,重组蛋白可与牛结核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为进一步研究牛分枝杆菌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