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7篇
  27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基于江浙皖地区农用地污染概况,从政策法规、人口、技术、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农用地污染的影响因素。针对江浙皖地区,结合全国实际,从政策、市场、技术3个方面设计出了合理的农用地污染治理途径,提出了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2.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质量监测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分区的指标体系,划定了化州市36个耕地质量监测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化州市耕地质量监测分区方案符合化州市耕地质量的实际需要,将为华 南地区耕地野外监测提供技术支持,为广东省及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有利于揭示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特征,进而实现对耕地数量和质量并重的管理.在分析化州市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该项工作的技术难点、工作重心以及可能改进的方面,以期为全面开展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以化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农用地分等的相关技术方法,研究了近年来化州市新增耕地的利用情况与质量等别状况.结果显示,化州市2009-2011年间共新增耕地1 135.38 hm2,主要分布在缓坡台地或低丘山坡上,基础设施齐全,利用程度较高.新增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分别达到14.7、10.4等和5.7等,与周边原有旱坡耕地相比,自然质量等高0.9个等别,利用等别高1.2个等别,经济等别高1.2个等别.  相似文献   
75.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已经返青,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此时期是小麦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旺盛生长并进时期,也是小麦变化大、生长快、需水需肥量大的时期,更是加强管理促苗转化、决定亩穗数和形成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今年小麦越冬苗情较好,但是?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问题及不足:一是去年冬季寒潮来得早,持续低温时间长,造成冬前积温偏低,小麦提前越冬;冬季阴天和雾霾天气时间长,光照时数少;麦苗生长量不足,群体偏小。入春以来,没有一次大的降雨雪过程,土壤深层墒情较差,雾霾天气多,光照一直不足,气温忽高忽低,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和苗情转化,同时,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麦田播量偏大,麦苗生长细高,不利于预防春季冻害;二是部分秸秆还田和旋耕播种镇压不实的麦田,杂草多、高产区纹枯病危害较重,地面蒸发量大,土壤跑墒快,加之冬季雨雪较少,有些地方旱象有所抬头,  相似文献   
76.
几种方法评价养殖污水灌溉辣椒的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辣椒的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测定数据,分别通过平均营养值估算法、营养评分分类估算法、营养综合评价指数法、隶属函数法、品质综合评价指数法进行营养卫生品质评价结果求算,并进行比较。平均隶属函数法和品质综合评价指数法具有开放性,结果一致性较好,数值差异明显,可比性较好。平均营养值估算法和营养评分分类估算法具有封闭性,可进行营养品质直接估算和控制。营养综合评价法具有开放性,可比性良好。评价结果显示辣椒营养卫生品质在不同时期随不同处理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7.
旨在探索兔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体外分离培养的最佳条件,从而建立成熟稳定的兔PG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两种不同的体外分离法(胰酶消化法、机械法)和3种不同的传代法(胰酶消化法、机械法、连同饲养层消化法)探索第14~18天胎兔的PGCs体外分离传代的最佳方式,另将培养液分为A、B、C、D 4组,以D组为对照组,探究不同细胞因子浓度对兔PGCs形态变化及集落形成的影响。其次,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alkaline phosphatase staining,AKP)法对兔PGCs进行鉴定染色;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转录因子Oct-4的表达。结果表明,机械法分离得到的兔PGCs集落数量是酶消化法分离的2.2倍,而兔PGCs经不同的消化法传代发现,酶消化法、连同饲养层消化法、机械法在兔胚胎成纤维细胞(rabbit embryo fibroblast,REF)饲养层上分别成功传至P2、P2、P4代。B组PGCs培养液(基础液+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2 ng·mL-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4 ng·mL-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10 ng·mL-1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所获得的集落数量最多,具有较好的集落形态,保持未分化的时间较长。AKP染色结果显示,PGCs集落呈红黑色; RT-PCR结果显示,体外分离培养的兔PGCs表达转录因子Oct-4。结果显示,兔原代PGCs最适采用机械分离法和机械传代法进行体外分离传代,适宜浓度的细胞因子添加至兔PGCs培养液中有利于兔PGCs在体外保持较多的集落数量和较长时间的未分化状态。本研究通过筛选和优化兔PGCs体外培养方法,为进一步建立稳定成熟兔PGCs细胞系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病灶清除植骨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期间接受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病灶清除植骨术治疗并获得9~12个月的随访脊柱结核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脊柱融合率及脊柱稳定情况、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脊柱融合率提高以及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椎体高度无丢失,脊往后凸畸形改善,平均矫正角度12°。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病灶清除植骨术治疗腰椎结是安全有效,手术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病变的节段、前方脓肿范围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9.
非洲猪瘟已经成为我国养猪业防控的头号疫病,而荧光PCR方法是广泛用于各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首选方法。为提高相关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的准确性,针对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过程可能存在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人、机、料、法、环"等具体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或解决方案,从而为我国各级兽医实验室、屠宰场、养殖场、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他疫病病原的荧光PCR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