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2篇
  28篇
综合类   14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建立检测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试验构建pET-28b-ompA重组表达质粒,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后,对重组主要外膜蛋白(MOMP)进行Western blot鉴定;以MOMP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筛选建立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符合性,并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MOMP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优化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为1 mg/L,37℃静置孵育1 h;血清抗体稀释倍数为1∶100,37℃反应1 h;酶标二抗稀释倍数为1∶5 000,37℃孵育1 h;底物显色条件为37℃避光5 min。利用52份绵羊血清确定ELISA方法的阳性判定临界值为P/N=2.156。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较高。用该方法与间接血凝试验对86份血清进行检测,两者符合率为73.2%。用该方法对临床采集的205份绵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34.1%。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2.
棉花核雄性不育“两系法”制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慧明  杜毓晰 《种子》1994,(5):71-72
棉花核雄性不育“两系法”制种技术,在江苏省首家由东台市种子公司于1989年从四川省棉花所引进,通过3年的试制种实践,逐步探索和积累了一些符合沿海棉区棉花生态、栽培特性的大面积制种技术,为沿海棉区杂种棉的开发利用迈出了第一步。1杂种棉制种区的选择“两系法”制种较人工去雄法制种在用工、栽培。“产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虽然用工省、制种产量高”,但毕竟仍是一种用工集中、操作烦琐、延续时间长的密集型劳动,制种区的选择应考虑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经济发展状况,群众植棉水平和积极性以及行政领导的组织工作等众多因素。我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高原大蒜生长特性及其果聚糖代谢规律,分析叶片生长发育与果聚糖代谢的关系,本研究以"乐都紫皮大蒜"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期的大蒜叶片生长情况、生理指标及其果聚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大蒜植株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单株叶片数均稳步增加。叶片生理指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叶绿素含量在花芽分化之前快速上升,在抽薹期达到最大值2.32 mg/g FW;组织含水量在鳞茎膨大初期达到最大值89.06%,随后急剧降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大蒜叶片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1-SST)和果聚糖外切水解酶基因(1-FEH)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从幼苗期至鳞茎膨大初期,1-SS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1-FEH。1-SST的表达在全生育期表现为"升高-降低"的趋势,在抽薹期,1-SST的表达量达到峰值,比幼苗期提高了17.51倍;1-FEH在全生育期的表达量均较低,呈现起伏波动的趋势,在收获期表达量最高,是苗期的2.41倍。综合分析说明,大蒜叶片叶绿素和果聚糖的合成高峰主要在抽薹期,抽薹期是大蒜叶片生长发育和果聚糖代谢的关键时期,大蒜可通过叶绿素的合成以及1-SST和1-FEH的差异表达进一步影响鳞茎果聚糖的累积。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成敏  何毓蓉 《山地研究》1997,15(4):234-238
用波谱分析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地旱雨季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旱季土壤含水量〈凋萎湿度,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因受降水量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呈周期为la的波动变化。用谐波分析法还计算了各层土壤含水量的谐波展开式。由此可预报土壤含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紫色土不同土体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成文  何毓蓉 《山地研究》1993,11(4):223-229
对紫色土未培肥和培肥的不同土体,在小麦生育期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动态测定结果表明:未培肥土体的全氮、有效磷、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有明显变化。尤其是砂土和改变为不同质地的土体后,上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都有所提高。培肥土体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明显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砂土培肥的效果最显著,所以改变土体质地,并加以培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紫色土退化。  相似文献   
16.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化土壤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分形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能客观地反映退化土壤的结构状况和退化程度 ,可作为退化土壤结构评价的一项综合性定量指标。退化土壤的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和微团聚体组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土壤中 <0 .0 0 1mm粘粒含量越高 ,>0 .2 5 mm团粒含量越低 ,则分形维数越高 ,结构性越差。对于同一土壤退化系列 ,分形维数越高 ,土壤退化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2018—2019年分别对广西桂北地区8个县(区)桃、李、梨的11个品种31个果园进行了桔小实蝇为害调查,同时用果瑞特?0.1%阿维菌素浓饵剂进行了防控试验,分别对其持效期、杀雌率、虫果率、安全性及可操作性等进行了田间效果评价。调查表明:桔小实蝇几乎可为害广西桂北地区所有的桃、李、梨品种,虫果率为0~56.76%。试验证明:果瑞特0.1%阿维菌素浓饵剂对桔小实蝇杀雌率可达40.61%,持效期10d,虫果率一般在5%以下,小面积果园(≤0.33hm2)使用亦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好、绿色环保,使用简单、省工省时、可操作性强,可在桃、李、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用时在果实采收前15~20d开始喷药,每隔7~10d喷一次,每667m2喷10~12个点,每点喷药面积0.5~1m2,喷在树冠中下部叶片上,连喷4~6次,虫果率可控制在0~2.76%。  相似文献   
18.
对嘉陵江不同断面营养盐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为1.11 ̄4.18 mg/L,年均值2.16 mg/L;TP为0.03 ̄0.67 mg/L,年均值0.14 mg/L。不同形态N、P营养盐浓度存在季节性差异,但变化规律不明显。NO3-N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无机氮的80% ̄90%,三态无机N处于较稳定的热力学平衡状态中;流量与TN、TP年输出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6**(n=12)、0.996 3**(n=12),说明水体氮、磷主要来自于面源污染。对嘉陵江全年营养盐输出作了初步估算,对比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口营养盐排放量,表明嘉陵江全年TN、TP通量分别达到三峡库区67个主要城市污水口排放量的33.2、27.9倍。  相似文献   
19.
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AM)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为后续研究和开发菌根菌剂在蔬菜产业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盆栽试验接种5种不同的AM真菌:单孢球囊霉(Glomus monosporum,G_1)、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_2)、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_3)、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AL)和土著AM真菌black及未接种处理(CK),分析比较了不同AM菌剂处理下对番茄菌根侵染率,地上、地下生物量,株高等生长指标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5种处理均能侵染番茄根系形成菌根,G_1、G_3处理对番茄根系的侵染率最高,分别为64.33%、59.22%;G_1与G_3处理分别显著的增加了植株株高与茎粗;G_1、G_3处理可显著影响植株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G_1、G_3处理可显著增大气孔大度、减小胞间CO_2浓度,较CK显著提高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70.50%、83.17%;5种处理均能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G_3处理下显著提高叶片可溶糖含量.【结论】不同的AM真菌对同一宿主的促生效应不尽相同,G_1、G_3处理对番茄植株的促生效应最为显著,具有开发为番茄菌根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三千年前,当我们进入农耕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把牛当作六畜之一,牛与人类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周易》中有"乾为马,坤为牛"的记载.春秋时《礼记?月令》中记载:周代习俗冬末官府祭鬼,作土牛、送寒气以迎春.后世改为立春日举行,所作土牛叫"春牛".近现代,历书开篇多以春牛图为首,以示一年之歉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