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20篇
  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31.
12C6+重离子束辐照玉米后代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玉米种质创新及品种改良创制优异的资源材料,采用不同剂量0(对照)、30、60、90、120 Gy 的12C6+重离子束辐照自育骨干玉米自交系LY8405干种子,并对各剂量辐照后代植株的生物学效应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自交系LY8405 M1种子发芽率、株高、穗位高和花粉活力均低于对照组,相同剂量辐照的M2生理损伤检测指标较M1有较大程度的恢复,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而90和120 Gy剂量辐照后的M1、M2种子发芽率、株高和穗位高均与对照组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辐照剂量为30 Gy时,在M2、M3植株变异表型筛选中,创制出了多种农艺性状表型变异突变体,说明30 Gy是对自交系LY8405的生物学效应最为明显的辐照剂量,60 Gy影响效应次之,同时60 Gy是辐照半致死阈值;M2和M3突变类型包括植株矮化、穗位高度降低,叶片皱缩、叶色黄化、白化、花叶,穗型变大、变长,穗轴颜色由白变红,籽粒颜色由黄变为酒红色,粒型由马齿型变为硬粒型。生物学效应表明,30~40 Gy辐照剂量是0~120 Gy范围内重离子辐照选育玉米自交系LY8405的适宜剂量。本研究结果为不同玉米自交系创制新的种质资源提供了方法,更为玉米选育新品种提供了稳定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32.
33.
陇糯1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2001年从甘肃省榆中县引进黑糯玉米杂交种.2002年从北京农学院引进白糯玉米杂交种,在兰州、海南三亚两地自交6代,选育出糯玉米自交系W202和W0702,二者粒色均为白色。  相似文献   
34.
豌豆新品系87505 是以75131作母本、8031 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1993~1995 年的定西地区豌豆新品种(系)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1 3845 kg/hm 2,比对照品种绿豌豆增产334% ,居6 个参试品种(系)之首;在全区6 个点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1675 kg/hm 2,比对照品种绿豌豆增产104% 。该品系平均株高586 cm ,生育期91 d;白花、白粒,千粒重224 g;抗旱、抗根腐病,适宜在年降水量350~450 m m 、海拔1 800~2 300 m 的半干旱坡地、梯田地、川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35.
20 0 1- 2 0 0 2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 :参试杂交种在 2 a12点次试验中 ,以杂交种张 379的平均折合产量最高 ,为 1190 5 .5 6 kg/ hm2 ,比对照品种临单 2 11增产 2 0 .2 % ,居第 1位 ,其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 ,抗病性较强 ,适宜河西、中部等地种植杂交种 ;杂交种 96 88的平均折合产量 110 0 0 .0 0 kg/ hm2 ,比临单 2 11增产 12 .0 % ,居第 2位 ,但适应性和稳产性一般 ,轻感青枯病、红叶病、大斑病 ,适宜河西、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及平凉与天水的海拔较高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6.
对从法国利玛格兰公司引进的 12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在参试品种中 ,以 L ic10 2和L ic0 0 1的抗逆性强 ,经济产量高 ,其折合产量分别为 145 5 5 .5 5 kg/ hm2 和 12 5 13 .89kg/ hm2 ,分别比中单 2号增产3 5 .2 %和 16.3 % ,增产极显著 ;L im2 3 3抗病性较强 ,折合产量为 11979.17kg/ hm2 ,比中单 2号增产 11.3 % ,增产显著 ;以上 3个品种的生育期在 13 0 d左右 ,和中单 2号接近 ,今后应在我省的中、东部地区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37.
近几年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施解决了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玉米种植和提高玉米产量的瓶颈难题,加速了玉米产业的飞跃发展.然而,近几年我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几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种,但适应范围小,推广面积上不去,远远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8.
两个玉米品种混种增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甘肃省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陇单3号和陇单5号为试验材料,两个品种1∶1田间混种和两个品种各自清种对比,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研究1∶1混种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陇单3号与陇单5号在混种条件下百粒重、穗粒数比清种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株高与穗位高无明显变化,混种产量高于清种产量。  相似文献   
39.
以玉米自交系LY8405为材料,以252CF裂变快中子源为手段,通过快中子辐射诱变并连续自交多代,选择培育出叶夹角突变体FU1603。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的遗传,其穗三叶的叶夹角显著减小,叶片皱缩卷曲,株型更加紧凑,具有耐密植的特性。玉米叶夹角突变体FU1603的发掘与选育为玉米的株型育种以及高密度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种质。  相似文献   
40.
陇单5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2003年以外引系K12为母本、自育系LY32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大穗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05-2007年参加甘肃省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有效积温≥2600℃地区种植。2009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09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