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249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162篇
  86篇
综合类   1151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718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11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酵母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对玉米秸秆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粗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酵母和乳酸菌接种量对玉米秸秆发酵后粗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了玉米秸秆发酵工艺参数,确定了玉米秸秆最佳发酵工艺:发酵时间为9 d,发酵温度为40℃、接种量为1.5%的发酵条件下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达到15.471%。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对木纳格葡萄进行不同方式的试验处理,比较各处理对裂果的影响;分析裂果的解剖结构特点,研究木纳格葡萄裂果机制,为防治裂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不同浓度GA3和CaCl2喷布、果实套袋及人工降雨处理,在果实成熟期调查各处理的裂果率,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裂果的果皮等组织的解剖结构.[结果]喷施CaCl2和农用钙剂都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果皮厚度、果皮和果肉细胞大小及排列紧密程度增大.喷施100 mg/L GA3、0.05; CaCl2及人工降雨12 h时,果皮、果肉细胞排列、果肉与果皮结合变松散,维管束细小而稀疏,裂果率也升高.喷施30 mg/L GA3、0.2; CaCl2和流体金钙对降低裂果率效果较好.木纳格葡萄裂果的角质层厚度明显小于正常果,细胞排列不平整,有断裂.裂果的表皮、亚表皮的细胞排列整齐度和紧凑程度很低.裂果的果肉细胞较小,果皮与果肉结合松散,正常果的维管束要粗大且分布均匀,维管束的粗、密.套蓝色和白色无纺布袋的果穗都无裂果发生,其角质层增厚且平整光滑,果皮厚度、果皮和果肉细胞大小变化不显著,但细胞排列紧密、规则.[结论]30 mg/L GA3、0.2; CaCl2和流体金钙及无纺布套袋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连续降雨会促发裂果.角质层、表皮和亚表皮越厚且细胞排列越紧密,果肉细胞排列和果皮与果肉结合越紧密,维管束越粗越密的果实不易裂果.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内蒙古乌海市节约型社会的构建逐渐被提上日程。节约型社会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倡导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做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与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然而,在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因各种原因不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就内蒙古乌海市节约型社会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究油用牡丹的水分来源与用水策略,为合理种植、推广发展油用牡丹,提高牡丹成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生长年份的2种油用牡丹为研究材料,利用稳定氢氧同位素探究其在春秋2个季节的水分来源。[结果]①由于根系更加发达,成年期油用牡丹的用水策略比幼年期有更强的自主选择性。春(旱)季,2种年龄油用牡丹都主要利用0—20 cm表层土壤水,但成年期(70.7%)比幼年期(61.8%)对水分的利用率更高。秋(雨)季,表层土壤含水量过高,成年期油用牡丹较幼年期则更趋向吸收深层土壤水分;②通过分析土壤含水率、油用牡丹吸收的不同来源水分的贡献率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知贡献率越高的土层含水量越低。[结论]在黄土高原春秋2个季节,油用牡丹均倾向于吸收含水量较低土层水分,证明了其耐旱不耐涝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5.
云南省低成本农业农村信息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省受经济水平、基础设施以及农民科技素质的限制,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本研究总结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和以企业为主导的2种农业农村低成本信息化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信息化模式是以县域为中心,构建县域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体系,以网络、短信、硬盘播放器等多技术融合为手段,以项目共建共享为途径,采用一站多用方式,实现信息进村入户;以企业为主导的信息化模式,是针对云南省网络覆盖不全面地区,以企业为中心,围绕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需求,建设企业集群服务器和信息服务平台,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和无线覆盖技术,实现对企业生产基地和加盟农户的网络信息全覆盖。2种模式相互结合,较好地解决了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因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和农民素质造成的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以3头体况良好,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前期奶牛为试验动物,在日粮精粗比为55∶45的前提条件下,采用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了3种不同过瘤胃淀粉日粮对泌乳奶牛消化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组不同日粮对营养物质的采食、排泄以及消化利用有着一定的规律性。3组不同日粮之间的采食量和消化率无明显差异(P>0.05);低过瘤胃淀粉日粮组的粪NDF排出量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其他营养物质的排出量3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2组均使尿氮排出量降低,其中高过瘤胃淀粉日粮组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并且高过瘤胃淀粉日粮的氮沉积量和可消化氮转化为沉积氮的效率也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7.
以主要碳汇森林类型楠竹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采取踏查和样地调查的方法,对黔东南州楠竹林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物种多样性和防治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虫害种类分属8目30科39种;病害12种,分属8目。虫害严重危害程度有2种,分别是刚竹毒蛾和竹蚜虫,中等危害10种,轻微危害27种;中等危害中黄脊竹蝗的潜在威胁最大,其次是竹缕舟蛾和大竹象。全州16个县虫害种类7~36种之间,病害种类3~12种;病虫害物种丰富度(S)州东南部地区高于西北部地区;病虫害优势集中指数(C)总体趋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病虫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州西北部小于东南部,全州病虫害多样性总体稳定水平低,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差,对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敏感;全州病虫害物种分布相对均匀。Fisher判别函数模型对防治区划聚类结果的原始分类和交叉分类验证正确率为100%。基于病虫害多样性指标的系统聚类防治区划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提高黔东南州的楠竹林健康水平,精准提升森林固碳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旋纹潜叶蛾Leucoptera scitella Zeller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4代.以蛹在枝干树皮缝或枝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并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5月中旬幼虫老熟并结茧,5月下旬1代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下旬化蛹,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化,8月上旬化蛹、成虫羽化并产卵,8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9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在第1代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倍液和生绿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 d后效果分别达到97.2%,98.0%和85.7%.  相似文献   
999.
中国绿色碳基金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过程, 国际社会做出了不懈努力。世界各国积极参与林业碳汇项目。文中在介绍国内外碳基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绿色碳基金筹资渠道, 提出推动绿色碳基金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杜鹃冠网蝽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eioides)是严重危害杜鹃的害虫之一,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5~6代,以成、若虫在枯枝落叶、杂草或根际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若虫开始活动,至10月中旬开始越冬,世代重叠明显,全年所有发生季节均能发现各个虫态.5月下旬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倍液、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 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 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 500 倍喷雾防治,3 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