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监测和诊断围产期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分别对产前15d、产前7d、产前1d、产后1d、产后7d、产后15d各10头共计60头围产期奶牛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在整个围产期内奶牛血液中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差异不显著,不能作为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病的监测依据。产前1d奶牛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最低,为460.76±268.34μmol/L,与产前15d、产后7d、产后15d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7d奶牛血清葡萄糖含量最低,为2.12±0.35mmol/L,与其他时间测定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1d奶牛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最高,为15.33±3.24U/L,与产前15d、产前7d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15d奶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分别为14.10±4.40U/L和0.90±0.14mmol/L,与产前不同时期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1d血清Ca含量降至最低值,为1.76±0.32mmol/L,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分别为25.50±7.90μmol/L和85.13±7.57IU/L,与产前不同时期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利用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葡萄糖含量和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按公式计算Y值可作为诊断奶牛脂肪肝的依据。奶牛血清钙含量降低,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可作为奶牛骨营养不良的诊断依据。尿酮体监测可作为奶牛酮病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祺 《浙江农业科学》2014,(3):369-371,374
结合阎良区凤凰岭都市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在生态农业景观建设中,紧扣"凤凰文化再现"传统主题,凸显飞机城空中俯瞰优势,探索都市农业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农业两方面自然融合,以充分认识文化意蕴对于都市农业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武功县五彩渭水园规划设计,在自然湿地景观塑造中,紧扣"农耕文化再现"这一主题,探索城市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湿地生态两方面自然融合,以充分认识城市文化意蕴对城市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牛羊肝真空软包装食品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牛羊肚真空软包装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和配方,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了牛羊肚胃粘膜碱液去除的最佳方法,以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生产出携带方便,风味独特的牛羊肚真空软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15.
布拉迪酵母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拉迪酵母菌是一种专门用于单胃动物的酵母菌,文章阐述了布拉迪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蒸发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油气分离回收方法及该项目研究的同状与重点,探讨了油气吸收分离回收技术,指出常压常温吸收法宜作为吸收法的主要研究开发方案,并以适宜油气吸收剂的筛选作为研究的发出点。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困难地段退耕还林工程布局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织金渔塘村喀斯特困难地段退耕还林的难点,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以生态学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可持续发展原则、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把整个喀斯特小集水区分耕作区、经济林区、水土流失拦截区和生态治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退耕还林模式。在造林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5点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8.
史卫东  常春祺 《食用菌》1992,14(2):38-38
笔者在石家庄西部山区的冬季,采用半地下式菇房栽培金针菇,取得了较好效果.从1986~1990年共栽培19.63万m~2,总产642.58万kg,总经济效益1093.93万元.现将菇房建造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百日草自交系花粉萌发条件及花粉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采集时间、贮藏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百日草花粉离体培养萌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E3 16%PEG4000 12%蔗糖;上午10:00采集花粉萌发率要显著地高于下午3:00采集的;在4℃湿润条件下贮藏18 h,J6花粉生活力下降较小,而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几乎失去活力;相对湿度在66%以下时极不利于花粉保存;11个百日草自交系花粉离体萌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