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94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63篇
  70篇
综合类   533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97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41.
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SSR技术,对小麦粘类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的1对近等基因系(NILs)和回交群体(BC1')进行分析,筛选与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并进行恢复基因定位,以进一步探讨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的遗传机理。结果表明:在18对位于1BS上的SSR引物中,有6对引物在近等基因系间扩增出了稳定的多态性差异;经分离群体验证表明,恢复基因与4对SSR引物的扩增位点Xwmc406、Xbarc8、Xwmc611和Xgwm273有连锁关系,遗传距离分别为2.7、2.8、21.4和26.2cM,这些标记可稳定应用于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辅助选择;研究还表明,小麦粘类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主要受1BS上的1对主效恢复基因及一些微效基因共同控制;本研究标记出的恢复基因应为Rfv1;上述4个标记与该主效恢复基因Rfv1之间的位置顺序依次为Xwmc406、Rfv1、Xbarc8、Xwmc611、Xgwm273。  相似文献   
42.
以拟南芥为供试材料,从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分子指标3个层次研究了镉(Cd)的毒理效应,筛选Cd敏感生物标记物。分子指标的研究以18S rRNA为看家基因, 错配修复基因MutS 2 homolog(atMSH2), atMSH3,atMSH7,细胞增殖核抗原1 和2(atPCNA1和atPCNA2)为检测目的基因,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研究Cd胁迫对上述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0.125、0.25、1.0、3.0 mg·L^-1)Cd 处理7 d后,根长随Cd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0.125 mg·L^-1 Cd处理下,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而在0.25、1.0和3.0 mg·L^-1 Cd时降低,但仍高于对照;幼苗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地上部atMSH2,atPCNA1,atPCNA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Cd胁迫浓度呈明显的倒U字型关系,分别在0.125,0.25和0.125 mg·L^-1 Cd时达到最大值。以上结果表明,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上述3个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趋势相符,且均对Cd污染胁迫较敏感,可以作为检测Cd污染及其相关生物学效应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43.
南瓜果实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南瓜12个品种(系或组合)的果实进行营养成份测定,结果显示南瓜果实富含碳水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不同品种间营养成份含量差异很大.且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成正相关(r=0.785)。通过两个组合(F1代)与其亲本对比显示.F1代果实含类胡萝卜素随亲本果实含量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44.
血清酶活与猪肉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5头90公斤体重SD—Ⅰ系猪的肉脂品质与血清中酶活的研究,表明磷酸肌酸激酶(CPK)在猪肉品质中是一个很活跌的酶,它与瘦肉率、pH值存在着高阶偏相关关系,其四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58,CPK活性越高瘦肉率越高,pH值越低。它与肉质呈负相关趋势。可见,CPK酶活超过一定限度,应激敏感性的猪存在的可能性越大,因而在瘦肉猪的选育工作中可将CPK作为一项预测肉质优劣的选种指标。  相似文献   
45.
为明确甘肃省河西走廊沙棘枝枯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采用定点、定期观察和大面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河西地区沙棘上发生的枝枯病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病主要为害枝干,严重时造成枝干枯死或树体死亡。经调查,气候条件是引起该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诱因,其次是树势衰弱。通常春季气温回升早、降雨早,发病早而且严重,降雨越多,发病越严重;一般沙棘枝枯病发病适温为25℃左右,温度低于20℃和高于30℃都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新老沙棘混栽林、管理粗放、结果量大,发病严重。另外,沙棘枝枯病发生严重会造成树皮伤口多而深,为沙棘干缩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途径,因此,一般沙棘枝枯病发生严重的树林干缩病发生相对也比较严重。经调查研究分析,初步确定沙棘枝枯病是沙棘树上新发生的一种枝枯病,病害的发生总体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6.
采用QuEChERS快速前处理、液相色谱分离、多反应监测(MRM)和外标法定量等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31种农药在10μg·L-1~250μ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在0.9901~0.9981之间,添加回收率(P)在69.14%~127.8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8%~29.75%之间。该方法可用于鲜桑叶中31种农药污染的快速筛查测定调查,为桑园成片综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有效防控犊牛蛔虫病,[方法]采用选点入户、化验查卵、驱虫试验、剖检查虫等方法,[结果]查明蛔虫病发病率64.99%(20% ~100%);致死率13.81%(4% ~60%).粪便蛔虫卵检出率80.40%,E.P.G平均(291±125)枚.驱虫试验排虫率91%,头均(50±19)条;剖检查虫头均(53±13...  相似文献   
48.
吉林省栗山天牛专项调查技术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栗山天牛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是我省目前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造成经济和生态损失最大的林业有害生物。通过专项调查,全面掌握了栗山天牛在吉林省的分布面积、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并将栗山天牛的分布、发生与成灾面积落实到了具体林班和小班。为进一步监测栗山天牛的发生、发展趋势与危害情况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制定栗山天牛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应用综合比较模型,分析比较全国以及广西、云南等19个蚕区2016—2020年的桑园面积、蚕茧产值进行了分析,并分析19个蚕区的2016—2020年的规模优势指数(SAI)、效率优势指数(E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结果显示,广西的桑蚕规模优势SAI指数稳定在7,位于第一位;蚕桑生产效率指数EAE位列蚕区第1位,且稳定在11以上,效率优势显著;综合比较优势(AAI)方面,广西2016—2021年的AAI指数在9左右浮动。AHP—SWOT分析显示,广西的蚕桑产业属于第一象限机会型战略区的实力型方位域,建议采取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动引领作用、继续加大优质鲜茧及高等级生丝的生产与供应、加快蚕桑机械化研发应用、加快人工饲料全龄育的研究、加快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条发展等战略措施,确保广西蚕桑产业继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完成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0.
棉花夏播短季轻简化栽培是入夏后播种,简化生产程序,全生育期控制在150 d以内的栽培模式,其关键技术包括:①推迟播种,改春播为夏播;②适当密植,发挥群体效应;③选用良种,提高播种质量;④平衡施肥,减少氮肥用量;⑤全程化调,适时打顶,塑造理想株型;⑥适时催熟脱叶,促进集中吐絮。这种栽培模式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环节少、小个体大群体结构、吐絮集中、纤维品质一致性好等特点和优势,可大幅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植棉效益,并为棉田耕作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和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基础,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