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通过收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基因序列,设计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最为保守的指纹序列,以及测序引物,建立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对所构建的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在8种鱼类病毒中能够特异性检测出目的病毒,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核酸量为10pg/μL。对建立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选取国内采集与进口的鱼类样本共计80批次进行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检测。结果显示,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检出常规RT-PCR不能检出的假阴性样本和弱阳性样本,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满足水生动物疫病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把一种新型荧光染料——Eva Green应用在荧光PCR中,通过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来检测转基因产品。所检测的转基因基因包括内对照基因rbcl,外源基因的筛选基因Carny 35S启动子,NOS终止子,NPTⅡ基因,外源基因的鉴定转基因大豆roundupready的CP4CP4EPSPS和转基因马铃薯NEWLEAF的PVYcp。实验结果表明,各对引物特异性强,使用EvaGreen荧光检测的结果稳定,检测线可以小于0.5%.  相似文献   
33.
Ⅰ型鸭肝炎病毒PCR-D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RT-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建立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获得的Ⅰ型鸭肝炎病毒(DHV I)RNA聚合酶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RT-PCR扩增产物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快速检测.以正常鸭胚尿囊液、正常鸭肝组织、鸭瘟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  相似文献   
34.
炭疽杆菌是公认的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之一,是进出口检疫的法检项目。作为我国生牛皮进口国之一的美国,随着近几年美国发生的恐怖分子的炭疽邮件事件及美国炭疽病的发生,对炭疽病的风险分析研究已经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关注。根据行业标准SN/T1700—2006即《动物皮毛炭  相似文献   
35.
应用多重PCR检测和区分3个型的马疱疹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马疱疹病毒(EHV)的EHV-1、EHV-2和EHV-4糖蛋白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不仅可以在数小时内分别检测这3个型的EHV,而且在同一反应系统内可以清晰地区分EHV-1、EHV-2和EHV-4,其PCR产物大小分别为226、333、570bp,符合预期的片段大小,序列分析证实与已发表的序列一致;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达到10^3 TCID50;分别从血清学阳性但病毒分离为阴性的1匹进口马组织样品和一些出口前检疫马的鼻咽样品检测到EHV-1和EHV-4特异性核酸。  相似文献   
36.
蛋白质芯片以其特异、灵敏及高通量等特点已在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如蛋白质组学研究、新药的开发、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和疾病检测等。论文详细介绍了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芯片介质的种类及蛋白质的固定技术,论述了蛋白质芯片在传染病检测中的研究概况,分析了蛋白质芯片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实时定量PCR快速检测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ress2.0软件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WSSV的实时定量PCR检测体系.构建含有WSSV目的扩增片段的质粒为标准品,进行定量PCR扩增,结果表明标准品浓度在1.5×107~1.5×101个拷贝之间有"S"型扩增曲线,检测限为15个拷贝.标准曲线中模板浓度(X)与Ct值的关系为:Ct=-3.77 lgX+43.73,相关系数R2=0.9967.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对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肝胰腺细小病毒(HPV)以及对虾基因组DNA没有扩增反应.运用该方法对100尾对虾样品进行检测,14个对虾样品为阳性.而运用巢式PCR检测只有4个对虾样品为阳性.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WSSV,快速、特异、灵敏,在虾病的临床检测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淋巴囊肿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淋巴囊肿病毒的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3软件设计了5条引物,对LAMP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与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虎纹蛙病毒、蛙虹彩病毒、新加坡石斑虹彩病毒、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等其它虹彩病毒及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都没有交叉反应.将LAMP检测方法与常规PCR进行灵敏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LAMP的检测灵敏度约为15fg,比常规PCR灵敏度高一个数量级.该方法检测时间短,在1 h内即可完成检测.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临床鱼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2尾外观有淋巴囊肿病症状的牙鲆样品中都含有淋巴囊肿病毒,而10尾外观正常牙鲆鱼苗则没有检测到淋巴囊肿病毒(与预期结果一致),说明LAMP方法比较适合淋巴囊肿病毒的早期及现场诊断.  相似文献   
39.
虹彩病毒蛙病毒属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GenBank 中搜寻虹彩病毒蛙病毒属主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并进行多重比较后,利用其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虹彩病毒蛙病毒属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荧光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评估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利用10倍系列稀释法检验其灵敏度并与常规PCR做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虹彩病毒蛙病毒属成员(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除外)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与淋巴囊肿病毒、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锦鲤疱疹病毒等其他水生动物病毒之间均无交叉反应,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总DNA灵敏度为4.5×10-3pg/μL,比传统PCR的敏感度高出100倍,可对低病毒含量的样品进行准确检测.制作的标准曲线有极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为0.998 4.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的Ct值标准偏差分别为1.2%和1.6%,有良好的重复性.与常规的PCR相比较,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可定量、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等优点,可用于出入境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对虹彩病毒蛙病毒属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40.
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AFLP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建立在PCR技术和RFLP标记基础上的新的DNA指纹技术,具有多态性丰富、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所需DNA量少,且可以在不需预先知道基因序列的情况下进行研究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进化及分类学、遗传育种和种质鉴定以及基因定位等方面。本文简要介绍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及其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