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41.
为探讨MDCK纯悬浮细胞制备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使用10日龄SPF鸡胚和MDCK纯悬浮细胞分别接种H9亚型禽流感 BX13株病毒,收获抗原液,制备2种单价油佐剂灭活疫苗,按照不同免疫剂量对21日龄SPF鸡进行免疫接种,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的血清HI抗体,免疫后21 d翅静脉攻毒,测定疫苗的保护率。结果表明:2种疫苗分别以0.3、0.2、0.1、0.02 mL/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后,7 d HI抗体均为0log2,免后14 d、21 d时2种疫苗相同免疫剂量组间HI抗体无明显规律性差异。免疫后21 d,2种疫苗0.1mL/只~0.3mL/只的免疫剂量,各组间HI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可以达到1∶128以上。攻毒试验表明,鸡胚源疫苗0.1 mL/只、MDCK细胞源疫苗0.2mL/只的免疫剂量可以达到10/10保护。本研究为使用MDCK纯悬浮细胞制备的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深化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不同播种时期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同时研究玉米的生育期、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方法]以郑单958及登海605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时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时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推迟;玉米籽粒产量及千粒重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7日播期处理;玉米穗粒数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14日播期处理;穗数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郑单958玉米及登海605适宜的播种时期为6月7日。  相似文献   
43.
利用沙漠腹地地基GPS数据、周边探空资料、MODIS近红外水汽数据,分别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水汽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了解该区域的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山区大气可降水量结果的分析可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西北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相对高值区,水汽值普遍高于其周边山区;沙漠西南部靠近青藏高原一带为水汽的低值区。无论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周边山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年内变化都是一致的,夏季最大,秋季高于春季,冬季大气可降水量最低。  相似文献   
44.
以德利农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行距及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条件下,玉米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规律不一致。在60和70 cm行距下,玉米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方差分析显示,行距、密度及行距与密度的交互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穗粒数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仅有密度差异的处理达到显著水平。在75和80 cm行距处理下,玉米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行距75 cm、密度90 000株/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大。  相似文献   
45.
为了鉴定某规模化兔场发生皮肤真菌病的病原,并为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根据皮肤真菌特异性r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5′-CACCGCCCGTCGCTACTAC-3′和5′-TTTCGCT-GCGTTCTTCAT-3′),对已知分离株及其他微生物等进行特异性检测;应用该引物对所采取的种兔患部病料35份和临床健康种兔的样本5份,进行PCR检测并克隆测序。该引物对四种常见病原性皮肤真菌分离菌株扩增出一条在400bp-500bp之间的条带,其中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为460bp,犬小孢子菌500bp,石膏样小孢子菌为400bp,但对其它微生物和兔体细胞均未扩增出类似片段,说明具有特异性;对临床35份病料中的33份均扩增出一条460bp条带,为毛癣菌属,与测序结果一致。健康种兔的样品未扩增出类似片段。本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家兔皮肤真菌病进行PCR检测并确定其主要病原,具有快速、简便和特异性强等特点,可用于大规模的家兔皮肤真菌病的诊断,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46.
采用高温与外源γ-氨基丁酸( GABA)处理玉米幼苗,研究GABA对玉米幼苗抗热性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温胁迫能够诱导玉米幼苗中GABA的表达,GABA对玉米抵抗高温环境起着一定作用;同时施加外源GABA,能够提高玉米幼苗中SOD、POD活性及MDA、GABA含量.  相似文献   
47.
不同生态区玉米种子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聊玉20、聊玉18杂交种的亲本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生态区所生产玉米杂交种子的物理品质和播种品质,研究不同生态区、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品质的表现,进而确定影响玉米种子品质的主要生态因素及适宜杂交制种地区。结果表明,聊玉20、聊玉18的种子百粒重和子粒体积在不同生态区间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为伊宁>聊城>榆次。聊玉20种子容重表现为伊宁>榆次>聊城;聊玉18种子容重表现为聊城>伊宁>榆次。聊玉20种子胚比表现为榆次>聊城>伊宁;3个地区生产的聊玉18种子胚比差异不显著。聊玉20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Ⅰ)均表现为榆次>伊宁>聊城,活力指数(Ⅱ)伊宁产地的最大,榆次产地的与聊城产地的差异不显著;聊玉18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Ⅰ)、活力指数(Ⅱ)均表现为伊宁>榆次>聊城,两个品种的发芽指数在3个地区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8.
37个常用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7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通过PEG-6000处理模拟抗旱条件,研究其抗旱性。结果表明:抗旱的自交系材料为黄早四、原辐黄、黄早四-15、34—2。  相似文献   
49.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雷达产品,分析了2020年6月5日克拉玛依市一次强对流天气.结果表明:西伯利亚低槽、低层垂直风切变和中层冷空气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雷达回波的演变发展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相吻合,是能开展强对流天气预测预报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0.
我国玉米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我国发生的玉米灰斑病菌地理差异及遗传结构,利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对玉米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尾孢菌特异引物对分离自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16个玉米灰斑病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通过ISSR标记筛选出10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共扩增出81条DNA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 000 bp之间,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19~1.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19时,供试菌株被聚为2大类群,来自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菌株各自聚为一组,在DNA水平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认为是2类不同的致病类群。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西南各地区玉米灰斑病的主要致病菌均为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表明我国玉米灰斑病菌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标记可揭示出玉米灰斑病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性,可用于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