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泰玉D2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进程,探明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泰玉D2花粉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研究发现,花药绒粘层在二分体时期发生异常,小孢子在单核前期开始败育,至单核后期完全解体,花药发育后期不育系药腔中只观察到少量的小孢子残体,花药壁的4层细胞依然存在,绒粘层细胞已经彻底液泡化, 占据了药腔的整个空间,花粉成熟期不育系花药维管束消失。泰玉D2不育系花药绒粘层在二分体时期成辐射状膨大,小孢子在单核期败育,花粉败育完全,属无花粉类型。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玉米不同叶位气孔数量及形态。[方法]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玉米不同叶位解剖结构的差异。[结果]不同叶位叶片上表皮及下表皮气孔的数量及形态存在差异,且上表皮和下表皮气孔的大小及数量规律不同。[结论]该研究为挖掘玉米生产潜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随着家兔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发生也逐年升高,不仅给养兔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家兔皮肤真茵病是危害家兔养殖业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引起家兔淘汰的第三大疾病,给养兔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随着皮肤真菌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了其在未来控制家兔...  相似文献   
54.
为获得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敏感的纯悬浮MDCK细胞株,通过逐渐降低血清的方法对贴壁依赖的MDCK细胞进行了无血清纯悬浮驯化,最终获得了一株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敏感的纯悬浮细胞株MDCK-sus。通过测定表明,该细胞株能够迅速增殖,倍增时间为24h,使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BX13株感染该细胞,培养72h,培养液的病毒HA价可达到1∶512,每0.1mL病毒含量达到108.5EID50,为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悬浮培养制备H9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对西南地区普遍发生的玉米线形圆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和50个推广品种对线形圆斑病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菌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病原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值4~11都能生长,以pH值为5~7最适;分生孢子在5c℃~35℃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光照对菌丝和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玉米品种间对玉米线形圆斑病表现的抗性差异明显,50个品种中表现抗病品种有7个,占14%;中抗品种24个,占48%;感病品种19个,占38%,无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56.
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淀粉粒的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超甜玉米(华威6号)、爆裂玉米(特爆2号)、糯玉米(西星黄糯6号)及普通玉米(郑单958)为材料,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及投射电镜,分析其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粒体积分布均为三峰曲线。粒径<2 μm淀粉粒所占的体积最小;>15 μm玉米淀粉粒所占体积较大(超甜2~15 μm淀粉粒体积占的比例最大)。淀粉粒平均粒径为糯>爆裂>普通>超甜。单粒重及总淀粉含量与>2 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显著相关;其他籽粒品质与淀粉粒分布相关性不显著。普通及超甜玉米淀粉粒大多呈圆形,淀粉粒折叠的花纹多,普通玉米淀粉粒排布稀疏,脂滴含量较丰富,超甜淀粉粒分布非常松散,脂滴较少;爆裂玉米淀粉粒相互挤压成长条形或方形,淀粉粒折叠的花纹粗大,数量少,淀粉粒排布非常致密,脂滴含量非常丰富;糯玉米淀粉粒呈圆形或椭圆形,淀粉粒折叠成的花纹浅且少,淀粉粒分布致密,脂滴含量丰富。由扫描图片知,普通、超甜及糯玉米淀粉粒呈球形,普通玉米凹陷的淀粉粒数量少;糯玉米淀粉粒大小均匀,具凹陷的淀粉粒数量大;超甜玉米淀粉粒表面分布了许多网状结构,淀粉粒未见凹陷,淀粉粒及淀粉粒之间的填充物未充满整个细胞;爆裂玉米淀粉粒为多面体,有凹陷的淀粉粒极少。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比较了家兔皮肤真菌通用引物PCR检测方法与培养鉴定方法的敏感性,探讨了通用引物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其在皮肤真菌诊断中的意义.根据皮肤真菌特异性r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对已知分离株及不同微生物进行特异性检测,应用该引物对40份兔患部病料进行PCR检测并克隆测序;同时,采用培养鉴定对40份病料进行表型分析.PCR检测结果显示,家兔四种常见病原性皮肤真菌可扩增出400 ~500 bp之间的条带,其它微生物和兔体细胞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性;33份临床病料检测为阳性,扩增条带均为460bp,经测序为须癣毛癣菌.培养法的阳性为26份,检测结果与前者一致.与传统的培养鉴定方法相比,本研究建立的通用引物PCR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高,可用于大规模的家兔皮肤真菌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58.
干旱区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新疆呼图壁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旱区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为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干旱区呼图壁县为例,通过分析农用地利用现状,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农用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配置[结果]优化后农业总产值上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上升,经济作物中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饲草作物播种面积也上升;林地和园地的面积也都有所提升.[结论]传统上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变推动了当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园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因此,干旱区域农用地利用模式选择的着力点在于因地制宜,多元化种植,注重生态平衡,努力实现干旱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9.
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黑包公鲜玉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了甲醇提取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的条件:玉米籽粒鲜样,1%盐酸甲醇,浸提2次,每次1.5 h,提取温度50℃,6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温度25℃。  相似文献   
60.
利用简单序列重复间隔区(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标记对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筛选出9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共扩增出47条DNA条带,大小分布于250~2 0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3条,为总条带数的70.21%。遗传距离为0.91处时,所有菌株被聚为6个组。ISSR标记可以揭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差异性,可用于玉米圆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此外,通过分子标记划分的类群与利用寄主反应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其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