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1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紫花苜蓿是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营养丰富,适口性良好,产量高,在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作“牧草之王”。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苜蓿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引种等因素,苜蓿病害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造成生产上的巨大损失,已经威胁到苜蓿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紫花苜蓿抗寒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温寒害是限制物种分布及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即使是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寒冷的抵抗力也有显著的差异。试验旨在通过紫花苜蓿不同抗寒品种的4项生理指标比较研究,找出评价紫花苜蓿抗寒性更合理有效的条件和生理指标,为苜蓿抗寒品种的选择及生产实践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选择了6个抗寒性不同的苜蓿品种,国外品种3个,国内品种3个,分别为龙牧801、敖汉、中苜1号、阿尔冈金、金皇后、驯鹿。1·2方法1·2·1苜蓿幼苗的培养每个苜蓿品种设2个处理组,Ⅰ组为对照组,正常温度培养;Ⅱ组为试验组,进行低…  相似文献   
43.
在哈尔滨地区,对当年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进行不同刈割次数处理,越冬期间取样测定其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及越冬率。结果表明:刈割次数与紫花苜蓿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刈割次数与紫花苜蓿越冬率也呈显著负相关。建议对哈尔滨地区春季种植的苜蓿,以当年8月初刈割1次为宜,这样既有利于其安全越冬,同时当年也能获得一定的产草量。  相似文献   
44.
崔国文  张鹏咏等 《中国草地》2001,23(6):55-58,67
从发展草业的意义和国内外草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提出黑龙江省在未来5年草业发展的战略是:保护和开发东部小叶章草原,改良和治理西部羊草草原,调整农区种植结构,扩大优质牧草和饲料作和的种植面积;对外积极开拓国际牧草市场,对内积极发展牛、羊、鹅等市场看好的草食畜禽养殖业,提高种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5.
15沙打旺--用于治理沙化土地 沙打旺是豆科多年生优质牧草,又名直立黄芪.株高50~110厘米,适应性强,耐寒、耐贫瘠、耐盐、抗旱、抗风沙的能力强.在寸草不生的瘠薄地上,它能生长出强大的根系,长出很茂盛的茎叶.固沙能力特强,在播种当年,只要抓住苗不被风沙压住,就能正常生长,第二年除流动沙丘外,风刮不走,沙压不住,是改良荒山和固沙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46.
从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天然小叶章草场进行改良的结果看,"禁牧+耙地+施肥"是提高小叶章干草产量的最有效途径,但投入成本较高;"禁牧+耙地"则是目前改良这类草场的最经济而又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7.
紫花苜蓿叶片形态结构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对7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进行解剖观察、比较、描述,并测定了叶片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叶片长、叶片宽长比、叶片厚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疏松度和叶脉突起度等指标差异较大;叶宽、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各品种间无明显差异;其中叶宽长比小、气孔密度大,叶片组织紧密度大、疏松度小,叶脉突起度大者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48.
49.
对紫花苜蓿耐盐性鉴定指标叶片质膜透性进行了相关分析,表明叶片质膜透性与苜蓿耐盐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可以作为衡量苜蓿耐盐性的可靠指标;对北方常见耐盐苜蓿品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耐盐性强弱依次为中苜一号苜蓿>敖汉苜蓿>阿尔冈金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1苜蓿;探索了提高苜蓿耐盐性的种子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吲哚乙酸溶液、0.3g/L的水扬酸溶液、0.1%的氯化钙溶液、0.2%的硝酸钾溶液等种子处理方法均能有效提高苜蓿耐盐性。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高加索三叶草根蘖芽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GA3(0对照、300、600、900 和1200 mg·L-1)和6-BA(0对照、25、50、100和200 mg·L-1),对其根蘖芽生长后的植株高度、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和内源激素含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GA3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株高(P<0.05)。尤其在600 mg·L-1 GA3处理下,平均株高为21.33 cm(高于对照处理4.12倍)。GA3还促进了叶绿素a的合成,最显著效果是在600 mg·L-1 GA3处理下,叶绿素a的浓度为0.92 mg·g-1(高于对照76.92%) (P<0.05)。GA3对叶绿素b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6-BA所有处理浓度下,株高约为对照处理2.6倍,并且对于叶片数,6-BA处理比GA3处理更敏感,在200 mg·L-1时最多,高于对照2.99倍。 6-BA显著促进了叶绿素a和b的积累(P<0.05)。内源激素含量在整个处理浓度下均显示出对外源激素应用的剂量反应。对于地上植物部分,600 mg·L-1的外源GA3引起内源玉米素(ZT),GA3和生长素(IAA)分别增加约23.84%,55.71%和137.99%,而脱落酸(ABA)减少约44.09%。与对照相比,外源200 mg·L-1 6-BA使内源ZT,GA3和IAA含量分别提高了约293.23%,49.71%和49.84%,而ABA降低了约52.48%。对于地下植物部分,内源激素变化与地上部分植物的响应大致相似,明显不同在于外源同样浓度GA3(600 mg·L-1)和6-BA(200 mg·L-1)处理引起的ABA降低要少(分别为15.15%和28.26%)。总之,600 mg·L-1 GA3和200 mg·L-1 6-BA是促高加索生长发育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