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6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1.
朱奎成  崔恒敏  徐敏 《饲料工业》2007,28(16):29-30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42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1mg/kg)、高铜日粮[Cu100mg/kg(Ⅰ组)、Cu200mg/kg(Ⅱ组)、Cu300mg/kg(Ⅲ组)、Cu400mg/kg(Ⅳ组)、Cu500mg/kg(Ⅴ组)、Cu600mg/kg(Ⅵ组)]6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雏鸡血清铜蓝蛋白活性显著升高,Ⅴ、Ⅵ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表明100mg/kg和200mg/kg的铜能显著提高雏鸡血清铜蓝蛋白活性,而铜高于500mg/kg时能使其活性降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2.
选用560只1日龄肉用乌骨鸡,采用二因子多水平随机化试验设计来探讨日粮硼对铜中毒肉鸡肝铜及肝功能的影响.试验中分别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50.9 mg/kg Cu,10.1 mg/kg B)添加549.1,749.1 mg/kg的铜和49.1,109.1 mg/kg的硼.结果表明,硼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高铜对肝细胞的毒害,并减少肉鸡肝铜的蓄积量;说明硼对肉用乌骨鸡铜中毒具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3.
1病毒的分离鉴定无菌采集病料经处理后接种9~11日龄鸡胚,收取尿囊液测定血凝活性,若为阴性则应继续盲传2~3代。对具有血凝活性的尿囊液需先用新城疫穴ND雪抗血清做血凝抑制穴HI雪试验,以排除ND感染。然后用免疫扩散等方法来检测特异性核心抗原——核糖蛋白穴NP雪或基质蛋白穴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图像分析软件研究了胃泌素、β-内啡肽、胰高血糖素、5-羟色胺、生长押素在鸭腔上囊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鸭腔上囊小结相关上皮细胞呈胃泌素强阳性反应;滤泡间粘膜上皮呈β-内啡肽中强度阳性反应;淋巴滤泡皮质部有少量的β-内啡肽、胃泌素、5-羟色胺阳性细胞,呈中、强度免疫反应;淋巴滤泡髓质有胃泌素强阳性细胞;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呈阴性反应.结果说明,鸭腔上囊中存在β-内啡肤、胃泌素、5-羟色胺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在淋巴滤泡皮质部的表达特征有利于其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方式调节B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将360只1日龄天府肉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8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100mg/kg;Ⅱ组:Cu200mg/kg;Ⅲ组:Cu400mg/kg;Ⅳ组:Cu600mg/kg;Ⅴ组:Cu800mg/kg)饲喂6周,研究日粮铜水平对雏鸭肝氧化状态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Ⅳ组和Ⅴ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P〈50.01),Ⅲ组、Ⅳ组和Ⅴ组羟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1),Ⅰ组和Ⅱ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P〈0.01)。高铜组肝细胞凋亡率随日粮铜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表明,日粮铜水平为400mg/kg以上时可引起肝抗氧化功能降低和肝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16.
高能低蛋白饲料对肝组织抗氧化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脂肪肝综合征(FLS)已成为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在发病机理、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以及药物防治等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报道,但高能低蛋白饲料引发肉鸡FLS的过程中,有关肝组织抗氧化功能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报道却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7.
腹腔单独或联合注射不同质量浓度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1.5、2.5mg/kg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20、30mg/kg),在第0、3、5、8、12天测定小鼠空肠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和二胺氧化酶(DAO)活力。结果显示,在各个时间点上,与对照组相比较,各染毒组脂肪酶、淀粉酶、DAO活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染毒组脂肪酶、淀粉酶、DOA活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ZEA和DON单独和联合染毒均能降低小鼠空肠消化酶活性,表现出剂量效应和相互作用时的互作效应;同时,在测定时间范围内表现出毒素作用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8.
<正>家禽胃肠道疾病的防治长期依赖抗生素及化学合成抗菌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家禽肠道疾病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但随之而来对畜牧生产产生严重后果。滥用抗生素导致抗药菌株增加,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使家禽肠道疾病对养殖业的危害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9.
从铜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功能、相关酶活性、细胞凋亡、代谢障碍等方面综述铜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A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引起的禽流感(AI),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因感染禽的种类、龄期、病程长短、并发感染情况及感染毒株毒力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可能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剖检变化。因此,禽流感的诊断一直依赖于病原的分离鉴定。随着血清学实验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禽流感诊断技术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琼脂扩散试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等常规方法的使用虽有一定的优势,但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法也日益显示出其快捷准确的特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核酸序列分析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