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6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实验性雏鸭铜中毒症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中毒I日粮(Cu850mg/kg)和中毒II日粮(Cu1050mg/kg)7周,进行了铜中毒对雏鸭器官组织和血清酶活性影响的病理学研究。2个中毒组的病变与程度基本一致,表现为肌胃角质层增厚、龟裂;肠道充满红褐色、黑褐色或淡绿色内容物,肠黏膜肿胀潮红,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肠绒毛裸露断裂和坏死;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免疫器官体积缩小、质量减轻,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及数量减少。超微结构观察,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甚至溶解消失呈空泡状,胞核变形,胞浆和胞核内可见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电子密度极高的沉积物。同时,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铜蓝蛋白活性下降。结果表明,铜中毒损害的靶器官是肝脏、肾脏、心脏、胃肠道和免疫器官。组织器官受损和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发病雏鸭死亡。  相似文献   
72.
高铜日粮对雏鸡血清中白介素-2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42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1mg/kg)和高铜日粮6周,以放射免疫法研究日粮高铜对雏鸡血清IL-2含量的影响。高铜Ⅰ组雏鸡血清IL-2含量升高,4、6周龄的IL-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日粮铜含量超过300mg/kg,雏鸡血清IL-2含量程度不同地降低,与日粮含铜量呈负相关。结果表明:日粮含铜100mg/kg对雏鸡血清IL-2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日粮含铜300mg/kg及其以上对IL-2合成产生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禽类缺锌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高铜对雏鸡生长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铜对鸡的作用效果研究较少,结果也很不一致,更缺乏不同剂量的铜对雏鸡生长和肝脏中铜残留量影响的研究。试验通过设立不同剂量的高铜日粮,旨在探讨高铜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肝铜含量的影响,为高铜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动物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420只,购于四川省温江正大种禽场。1.1.2试验日粮以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含Cu11 mg/kg)作为对照组(1组)日粮,2组日粮添加Cu100 mg/kg,3组日粮添加Cu 200 mg/kg,4组日粮添加Cu 300 mg/kg,5组日粮添加Cu 400 mg/kg,6组日粮添加Cu 500 mg/kg,7组日粮添加Cu 60…  相似文献   
75.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皮下注射和饮水免疫,其中皮下注射效果比饮水稍好:①到3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4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皮下注射到3日龄、饮水免疫到4日龄均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保护期持续2个月以上。2.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饮水免疫:①到34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34日龄产生对鸭瘟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其免疫持续期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76.
本文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山鸡霍乱自然病例作了系统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眼观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表面布有多量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点,肺脏郁血水肿,十二指肠粘膜肿胀充血出血;镜下变化呈急性实质性肝炎、急性坏死性脾炎、出血性和卡他性十二指肠炎、肺脏郁血众肿、肾脏变性与灶性凝固性坏死以及心脏充血和心肌纤维颗粒变性,并在病变器官组织中出现大量细菌或细菌性栓子。上述病变可作为诊断山鸡霍乱的病理学依据。文中还探讨了发病机理,并与家禽霍乱的病变特点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7.
110只二日龄白洛克健雏随机分为三组,喂以缺硒(0.0065ppm)、补维生素E(100IU/kg)和补硒(0.2ppm)日粮,进行了系统临诊观察。缺硒雏鸡三周龄开始发病,四周龄达到高峰,发病率为100%,死亡率达71.79%。病雏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损或废绝,生长缓慢,消瘦或呈恶病质。特征性症状-渗出性素质(发生率达74%),皮下明显水肿,尸检见皮下充血出血并积有多量兰绿色胶样水肿液。补维生素E能明显推迟发病时间,降低发病率(20%)、死亡率(10%)和预防渗出性素质。补0.2ppm硒可预防发病且促进了雏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8.
将不同浓度复方中药“禽康散”和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分别以不同方式接种到鸭胚尿囊膜后观察其对DPV感染的鸭胚保护率;用MTT法测定“禽康散”对鸭胚成纤维细胞(DEF)的安全质量浓度和增殖的影响,及安全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禽康散”对DP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禽康散”在10日龄鸭胚内对DPV具有显著的杀灭和阻断感染的作用.“禽康散”对DEF的最大安全质量浓度为2-4 g/mL,在2-4~2-8 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DEF有显著的增殖和抑制DPV感染DEF的能力,且与加药方式和药物质量浓度有一定关系.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禽康散”对DEF具有增殖作用,并对DPV在鸭胚内和细胞水平上均有较好的杀灭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9.
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广泛传播的微生物疾病,其中大部分都是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基于苗医理论基础,从雏鸡肠炎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治疗及用药等方面阐述了该病的苗医理论辨证论治过程,旨在为苗医药防治雏鸡肠炎沙门氏菌等畜禽腹泻病奠定基础,并为苗医理论及鸡矢藤在畜禽疾病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选用60只雄性断奶仔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PAS38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腊样芽孢杆菌PAS38制剂,甘露聚糖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 β-甘露聚糖制剂,菌糖混合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 PAS38制剂和0.2% β-甘露聚糖制剂.家兔饲喂至第15、30、45天时每组宰杀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家兔小肠中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数量和表达.结果表明:PAS38制剂和甘露聚糖制剂均减少家兔小肠中SS阳性细胞的数量和降低SS细胞的表达强度,增加小肠中5-HT阳性细胞数量和提高5-HT细胞的表达强度;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