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中医经络按摩对糖尿病前期患者代谢指标、人体成分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3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统一接受饮食、运动教育课,试验组实施经络按摩干预3个月,对照组统一授课进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促使行为改变,比较两组3个月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人体成分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干预前相比,试验组患者BMI、体脂、内脂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与试验前相比,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8例)3个月后16例处于糖尿病前期、2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16例)3个月后9例处于糖尿病前期、7例处于正常状态、2例脱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中医经络按摩可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其转变为糖尿病的风险,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2.
为快速、准确获取江淮麦区县域冬小麦赤霉病发生信息,选用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做多尺度信息融合研究。在筛选适宜冬小麦田块分布特征的空间尺度遥感影像基础上,通过分析冬小麦长势指标和赤霉病病情指数之间的互作关系,构建基于多农学参数的冬小麦赤霉病估测模型,并对县域冬小麦赤霉病空间变化进行遥感监测。结果表明:(1)2m×2m、8m×8m和16m×16m三种空间尺度融合影像的均值相差不大,平均梯度和标准差存在明显差异。16m×16m融合影像的清晰度最好,信息量也多,比较适合研究区域冬小麦田块分布特征。(2)16m×16m融合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值明显高于2m×2m和8m×8m融合影像,说明16m×16m融合影像光谱信息量较丰富,有利于冬小麦的识别。(3)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是影响赤霉病发生的主要长势指标。基于主要长势指标构建冬小麦赤霉病估测模型,平方根误差(REMS)为10.5%,相对误差为14.6%。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县域冬小麦赤霉病空间变化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33.
利用双水相萃取技术提取分离油楠种子中的总皂苷,以乙醇/硫酸铵为双水相萃取体系,研究乙醇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p H值、温度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醇质量分数为30%,硫酸铵质量分数为20%,p H6.0,温度为30℃的萃取条件下,油楠总皂苷在两相的分配系数为12.60,回收率为94.8%。该方法可用于油楠种子中总皂苷的提取分离。  相似文献   
34.
从贵州省三穗县6个规模养鸭场发病或濒死鸭各脏器中分离细菌,经细菌培养特性、染色、镜检并结合生化试验和PCR鉴定,共计分离出137株7个属的细菌,其中埃希氏菌、葡萄球菌、鸭疫里默氏杆菌为主要优势分离菌.随机选取3种优势菌稀释成含菌量为109 CFU/mL的菌悬液,按0.3 mL/只腹腔注射BALB/c小鼠,统计其死亡率,并观察其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分析其致病性.结果显示,埃希氏菌和葡萄球菌均可引起BALB/c小鼠的死亡,致死率分别为23.3%和16.7%,对死亡小鼠进行剖检可见明显病变;而鸭疫里默氏杆菌对BALB/c小鼠基本无致病性,致死率为0;生理盐水对照组致死率为0.结果表明,养鸭场细菌性疾病存在混合感染且情况严重,3种主要分离菌中埃希氏菌和葡萄球菌对小鼠存在致病性,而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小鼠基本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35.
在屠宰厂进行肉品检验时,往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病猪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要求卫检人员不但要有熟练的检验技术,同时要掌握各种疫病的病变特点,特别要掌握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这三种常见传染病的特征性病变,抓住检验的着眼点,进行综合判断处理。  相似文献   
36.
目前预防犬病常用的进口和国产疫苗有犬温热(D)、犬传染性肝炎(H)、犬细小病毒(P)、犬副流感(Pi)、犬钩端螺旋体(L)、犬窝咳(KC)、犬冠状病毒疫苗(C)、狂犬病(R)等.有单苗、双苗和多联苗之分.由于疫苗公司和厂商不同,因此疫苗的免疫程序的制定也略有不同.使用疫苗要执行厂家建议的免疫程序,如无说明,按下列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37.
猪疥螨虫病又称螨病,俗称癞病,是由疥螨寄生在体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以剧痒、结痂、脱毛为主要特征。2008年3月某香猪场发生了一起猪疥螨虫感染,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8.
试验旨在克隆从江香猪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基因,研究ApoA1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通过提取从江香猪总RNA,采用RT-PCR、目的基因的连接、转化等方法构建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pEGFP-C1-ApoA1重组质粒,并经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HEK-293T细胞,36 h后观察荧光,分析ApoA1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表明,从江香猪ApoA1基因与GenBank上公布的野猪序列相比,有6处发生了碱基突变,其中5处为有义突变,分别导致180位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谷氨酸、185位氨基酸由组氨酸变为谷氨酰胺、186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亮氨酰胺、209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甘氨酸;PSORT Ⅱ Prediction和荧光共定位试验结果均表明,ApoA1蛋白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外基质,约占总表达量的77.8%。本试验成功克隆了从江香猪ApoA1基因CDS区,且ApoA1蛋白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外基质中,为进一步构建ApoA1基因转基因动物模型、开展ApoA1基因与人类因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9.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浆虫病或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严重人兽共患机会性原虫病。弓形虫属于真球目弓形虫科,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几乎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动物。该病的感染率极为普遍,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板蓝根及醋五味子对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雏鸭的治疗效果,试验将120只7日龄DTMUV抗体阴性雏鸭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每组30只;饲养至15日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攻毒DTMUV,同时两个药物组每日按体重口服相应药物1 g/kg,观察并记录各组临床症状及存活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在攻毒后第3,6,9,12天每组处死3只雏鸭,观察剖检病变并检测心脏、肝脏、脾脏和脑组织的病毒载量,并对第12天的上述组织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表明:病毒对照组出现神经症状等典型临床症状并发生死亡,而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无死亡,存活率显著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病毒对照组脾脏肿大、出现大理石样花纹,心包有纤维素性渗出,脑膜严重充血、出血,肾脏苍白、出血;板蓝根组脾脏、心脏、大脑、肾脏的病变不明显;醋五味子组脾脏出现大理石样花纹,脑膜轻微充血。病毒对照组肝细胞严重空泡变性、坏死,大脑见小胶质细胞结节,脾脏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肝细胞变性程度减轻,大脑未见小胶质细胞结节,脾脏淋巴细胞数增加,其中板蓝根组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