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利用比较基因组的方法获得犬elongation of 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s (FEN1/Elo2, SUR4/Elo3, yeast)-like 2基因(Elovl2)序列,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根据人ELOVL2和小鼠的Elovl2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对比格犬和本地犬的DNA进行PCR扩增,回收纯化扩增片段,克隆、测序。对本地犬和比格犬的三次克隆测序分别得到长为672bp、671bp和675bp的基因片段,三个基因片段有11个碱基差异。测序结果表明,犬的Elovl2基因  相似文献   
32.
黑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是下丘脑腹内侧核分泌的一种肽类物质,它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一个成员,可与脑部分泌的天然内源配体α促黑激素结合,抑制体重的增加[1].大量研究表明,MC4R在人、鼠和猪的体重、肥胖发生和采食量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2].  相似文献   
33.
[目的]构建犬MC4R基因编码区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方法]以Beagle犬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利用LP Recco PCR克隆技术将目的片段直接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转化到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BamHI、XhoI酶切鉴定,DNA测序检测插入序列的正确性。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cMC4R转化到E.co-liBL21内,经IPTG诱导后,利用SDS-PAGE检测犬MC4R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cMC4R,经DNA测序证实插入序列与设计基本一致,只有777位碱基T变成了C,这是由于犬MC4R编码区存在的多态性引起,对表达的犬MC4R蛋白序列无影响。大肠杆菌诱导后表达出犬MC4R融合性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犬MC4R原核表达载体,此重组体能在E.coliBL21内表达犬MC4R融合蛋白,为进一步获取犬MC4R的单克隆抗体奠定物质基础,也为研究犬MC4R蛋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4.
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由猪附红细胞体(嗜血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附红细胞体病对我国的养猪业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附红细胞体感染常为其他病原体入侵打开了门户,成为引起继发感染的直接原因.本文从病原学、附红细胞体的生物学特性、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发病机制以及免疫系统变化的角度综合性阐述了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的研究和防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5.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SD大鼠模型的建立和免疫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SD大鼠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动物模型,并检测相关的免疫学指标。[方法]用猪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样,腹腔注射SD大鼠,通过光镜检测和PCR鉴定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并对SD大鼠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T淋巴细胞百分率检测及淋转试验的检测。[结果]SD大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CD35明显升高,BBC-C3b和RBC-IC花环率明显降低,外周血ANAT+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差异不明显。[结论]猪附红细胞体人工感染SD大鼠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并可引起SD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36.
附红细胞体感染后红细胞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检测小鼠感染附红细胞体后红细胞相关免疫因子的功能受影响,用猪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感染BALB/c小鼠,在第1,3,5,7,9天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红细胞表面CD35和血浆中CD35、CD58和CD59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红细胞表面CD35分子水平逐渐降低;第1,3,5,7,9天后,血浆中CD35、CD58和CD59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第3天血浆CD35、CD58和CD59水平达到高峰。说明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红细胞表面CD35降低,血浆中CD35、CD58和CD59出现升高现象,且高峰均出现在第3天。试验表明,小鼠感染附红细胞体后红细胞表面CD35、CD58和CD59分子受到破坏,影响了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进一步可影响到机体的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37.
大白猪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表达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取3头本地大白猪4个不同部位的肌肉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猪的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快肌纤维的表达在股二头肌中最多,其次为背最长肌和内脊肌,头半棘肌最少。慢肌纤维的表达在头半棘肌中最多,其次为内脊肌和股二头肌,在背最长肌中表达最少。通过对猪4种骨骼肌中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免疫组化分析显示,二者的表达在猪不同部位的肌肉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8.
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性基因的克隆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2003年Hoelzle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的基因组序列(AJ504999)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病料样品进行PCR扩增并将其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片段为603bp,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参考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100%,反映出我国分离株与国外株其基因无差异,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表明,所建立的PCR诊断方法与常见的支原体、细菌及原虫无交叉反应,能检测到猪附红细胞体血液基因组DNA最低量为0.65ng/mL,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等特点,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9.
分子标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实验动物学及免疫学等研究领域中。在此,概述了分子遗传标记的种类及其在鸡中的应用情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鸡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分子标记必将不断改进完善,人们也将会不断地发现更为有效和便捷的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鸡的遗传及应用研究中。  相似文献   
40.
目的克隆新的猪MAPK12基因全长ORF,分析其生物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该酶的功能提供信息资料。方法:以已报道的人及小鼠MAPK12基因cDNA序列为依据,利用电脑克隆策略获得的ESTs设计引物,RT-PCR技术扩增新的猪MAPK12基因ORF序列,将PCR产物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分析此蛋白的特性并预测其结构。结果分离的ORF全长1101bp,编码367个氨基酸,与人鼠氨基酸序列92%同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出此蛋白的理化特性并预测了其一级、二级和高级结构。结论研究分离的基因片段可命名为猪ERK6,通过分析,获取了该酶的基本信息特征,并与现有的报道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猪MAPK12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