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8篇
  18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71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2023年4月2日,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某养殖场饲养的奶牛发生高烧并死亡事件。为调查事件基本状况和发生原因,防止疫情扩散,哈密市和伊州区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派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治。调查发现:该养殖场共有9头牛感染,感染率为36.00%(9/25),其中3头犊牛死亡,2头青年牛已被治愈,4头成年牛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但抗凝血姬姆萨染色镜检阳性;养殖场养殖设施简陋,卫生状况较差,在堆粪处及牛体表发现较多蜱虫。综合现场调查信息、病牛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初步推测病因是通过蜱虫叮咬感染了梨形虫导致牛发生高烧不退、贫血以及死亡。针对推断的病因,通过环境整治、全面灭蜱、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等综合措施,该场奶牛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该起牛发病死亡事件提示,应加强养殖人员饲养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其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定期开展环境消杀、药物预防等工作。  相似文献   
512.
【目的】 评估当前西藏主要牦牛群体遗传多样性,梳理不同地区群体间遗传结构,明确西藏5个牦牛群体(阿里牦牛、斯布牦牛、娘亚牦牛、类乌齐牦牛和帕里牦牛)的保种情况和种群间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利用13个微卫星标记(SSR)对5个牦牛群体共计195个个体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量、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群体间遗传距离等遗传参数进行评估。【结果】 阿里牦牛群体等位基因数最多(6.43),类乌齐牦牛等位基因数最少(5.00);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5311(娘亚牦牛)~0.5995(类乌齐牦牛)。各群体内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的位点数为5(类乌齐牦牛)~9(阿里牦牛)个;群体内近交系数最高为0.172(阿里牦牛),且4个群体(阿里牦牛、娘亚牦牛、斯布牦牛和帕里牦牛)存在显著近交风险(P<0.05)。从遗传结构来看,所有群体间均为显著遗传分歧(P<0.05),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5个牦牛群体划分为3个簇,其中阿里牦牛较其他牦牛群体具有更为丰富的遗传背景。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不同群体间系统发育关系相对独立,且与种群栖息地分布不一致。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部分个体存在较近亲缘关系,表明不同群体间存在遗传物质交流。【结论】 5个西藏牦牛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种群系统发育关系相对独立,但多数群体存在群体事件风险。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西藏牦牛地方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同时可为今后的保种策略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13.
牧草是畜牧业发展最为基础的生产物资,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加强对牧草种子种植技术展开研究对提高牧草生产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并对牧草种植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探讨分析牧草种子种植技术要点,旨在提高牧草产量及质量,提升整体种植效益,为新疆吉木乃县生态畜牧养殖业奠定物质基础,促进当地农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微生态制剂具有的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和价格低廉等优点会逐渐得到奶牛养殖户的认可。为此,本文从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微生态制剂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等多个方面对微生态制剂在奶牛养殖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15.
本文通过连续3年开展植保无人机与电动喷雾器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对比试验,进一步验证在病虫害防治中植保无人机飞防实际效果。试验表明,植保无人机的防治效果、对作物的增产幅度虽然比传统的电动喷雾器效果略差,但植保无人机具有作业效率高、节水、定量喷雾等优点,同时还可以解决现阶段病虫害防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16.
为调查西藏部分地区羊棘球蚴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利用剖检法和PCR法对西藏部分地区的281只羊的各组织样品进行羊棘球蚴检测,通过SPSS 27软件对281只羊组织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P<0.1)的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羊棘球蚴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以优势比(OR值)判定这些因素引发感染的危险性。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区域内羊棘球蚴均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其感染率为37.01%(104/281),其中仲巴县感染率最高,达62.26%(66/106),其中4个县区感染率均在20%~30%。年龄差异和海拔因素与羊棘球蚴感染率均呈正相关,不同采样地点和不同羊的(绵羊、山羊)棘球蚴感染率均差异显著,不同采样时间羊感染率差异不显著。其中,羊年龄差异是西藏部分地区棘球蚴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当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感染风险。本研究对西藏部分地区羊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家畜包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17.
为了探究不同育苗方式对草莓育苗的影响,本试验以‘红颜’草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了高架育苗、穴盘育苗和土壤育苗3种方式对草莓母株匍匐茎生长、子苗质量和开花时期以及假植对子苗质量和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苗方式母株抽生匍匐茎数量和繁苗系数差异显著,表现为高架育苗>穴盘育苗>土壤育苗。高架育苗和穴盘育苗的子苗株高、茎粗、叶柄长、叶面积、SPAD值均明显高于土壤育苗,且显著提高了幼苗地下部鲜干重、壮苗指数、根系活力以及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总根尖数。高架育苗、穴盘育苗和假植均促进草莓花芽分化和提早开花。由此得出,繁育草莓子苗的质量与育苗方式密切相关,以高架育苗效果最佳,其次是穴盘育苗。  相似文献   
518.
在国网黄山供电公司调度大楼的十二层,有一间劳模创新工作室,它的墙壁上交错陈列着满满的创新成果和获奖证书,这些累累硕果,不仅仅彰显着个人的成长,也是整个公司的荣耀。而展示厅面朝工作室的隔墙上写着一句话:“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致千里。”这是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王文林对自己的勉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