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2篇
  18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利用田间径流小区试验,研究生物炭和有机肥施用对白菜地土壤地表径流氮素损失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常规施用化肥(CK)、生物炭配施化肥(B)、有机肥配施化肥(F)、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化肥(BF)4个处理,探究施加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团聚体以及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B与F处理较CK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B处理提高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要优于F处理,F处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要优于B处理,BF处理提高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团聚体稳定性能力介于B、F处理之间;在整个生育期内,B、F处理均能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F处理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要优于B处理,BF处理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要优于B、F处理。相关分析表明,径流液总氮与>2 mm粒径团聚体呈极显著相关(P<0.01);径流液中硝态氮的损失量与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呈显著相关(P<0.05);径流液中铵态氮的损失量与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显著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团粒结构的提高是氮素径流损失减少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植株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有所提高,B处理显著高于F处理,BF处理位于B和F处理之间。综合考虑氮素径流损失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化肥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生物炭、木醋液对擦洗磷尾矿堆肥进程及磷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外源添加将生物炭、木醋液与堆肥原料(锯末+麦麸)进行不同比例的替代后制备生物磷肥。【结果】生物炭木醋液混合添加,能够使堆体快速升温降温,有效缩短堆肥发酵时间,推进堆肥进程。生物炭+木醋液处理(TC)磷尾矿磷的活化率达20.89%,与生物炭处理(T)、木醋液处理(C)和空白对照(CK)相比极显著提高了3.16%、4.62%和9.99%(P0.01)。除C处理外,TC处理后有机酸总量显著增加(P0.05)。由有机酸种类及含量检测结果可知:高温阶段TC处理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成倍增长。高温阶段随乙酸含量的增加磷的活化率有增加趋势。对堆肥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可知:堆肥高温阶段产物速效磷含量与总有机酸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生物炭、木醋液混合添加优于单用,促进堆肥过程中有机酸的产生,进而提高了磷尾矿堆肥中磷的活化。  相似文献   
83.
【目的】鉴定水稻种质资源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筛选耐盐性优良的种质资源,为挖掘水稻耐盐种质和培育耐盐新品种提供种质资源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期构建稳定的219份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的芽期和苗期分别利用1.2%NaCl和0.7%NaCl溶液鉴定和评价耐盐性。【结果】芽期用1.2%NaCl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筛选出4份耐盐材料和6份敏感材料。耐盐材料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下降缓慢,敏感材料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显著下降。苗期用0.7%NaCl处理后,群体材料的存活率显著降低;耐盐材料和敏感材料的表型比较发现,耐盐材料株高和存活率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敏感材料株高和存活率显著下降,耐盐材料相比敏感材料受抑制程度较轻。【结论】219份材料的芽期受到盐胁迫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存活率显著降低;耐盐材料和敏感材料的耐盐性不同,耐盐材料受盐胁迫的程度低于敏感材料;筛选出芽期耐盐性强材料18份;苗期耐盐性强材料2份。  相似文献   
84.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通过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渗出液的pH、水溶性铵态氮、水溶性磷和水溶性钾的含量,研究了炭基肥和炭醋肥对土壤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烟草专用肥,炭基肥和炭醋肥均可以提高土壤pH。炭基肥和炭醋肥对氮的释放都有缓释作用,且炭基肥的缓释效果更均匀。炭基肥和炭醋肥都对土壤磷有活化作用,对土壤钾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5.
康定灵芝属于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其菌丝体生长温度8℃~34℃,最适生长温度22℃~25℃;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温度18℃~30℃,最适温度23℃~25℃,发菌期153 d左右。该菌株出芝整齐、农艺性状稳定,每100千克菌材干芝单产达4.04 kg,比对照川芝6号增产10.7%。同时,该菌株功能成分含量较高,不同于现有栽培品种的灵芝新菌株。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以乌鲁木齐郊区3个养鸡户为测试地点,不同类型和饲养方式下的鸡舍空气中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_2)等有害气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封闭式鸡舍内空气中NH_3和CO_2高于半开放式鸡舍内空气。无论不同饲养方式,还是不同鸡舍类型NH_3和CO_2含量没有超出各自环境卫生标准,农户鸡舍空气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87.
利用和田绿洲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和同期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该区的空气质量特征,探讨了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和田绿洲近3 a平均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99,达到空气质量中度污染标准,污染天数占总日数的78.1%。其中,春季空气质量最差,以严重污染为主;其次是夏季,以轻度和严重污染为主;再次是秋季和冬季,以轻度污染为主。PM10、PM2.5浓度年平均分别为332μg·m^-3和100μg·m^-3,超标率为75.7%和49.5%,其余污染物超标率在3%以下,其中PM10浓度春季最大,夏、秋季其次,冬季最小;PM2.5浓度春季最大,夏、冬季其次,秋季最小;SO2、NO2、CO浓度冬季最大,秋、春季次之,夏季最小;O3浓度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除降水量外,AQI与其余气象因子均呈极显著相关;除平均气温与PM2.5、相对湿度与CO、降水量与SO2、PM10、O3、PM2.5无相关外,其余气象因子对污染物浓度均有显著影响;能见度与AQI和各类污染物浓度均为极显著相关。随着能见度的上升,AQI下降,在同样能见度条件下,AQI在沙尘多发期的夏半年高于沙尘少发期的冬半年;不管在沙尘多发期还是少发期,随着能见度的转好,SO2、PM10、CO、PM2.5浓度呈减少趋势,O3浓度呈增多趋势,NO2浓度无明显的规律,而且PM10、O3、PM2.5浓度夏半年高于冬半年,SO2、CO、NO2浓度冬半年高于夏半年。在沙尘天气期间,最低能见度小于1 km的浓浮尘和沙尘暴天气AQI相互接近,最低能见度在1~3. 5 km的浮尘和扬沙天气AQI相互接近,当最低能见度大于3.5 km时,浮尘天气的AQI高于扬沙天气的AQI;PM10、PM2.5浓度随着最低能见度升高而变小,其他污染物浓度虽然随着最低能见度的变化有一定的差别,但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8.
分析了牛食道阻塞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提出了对症治疗措施,希望对防治牛食道阻塞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外源营养袋重量变化对羊肚菌产量影响试验,探究营养物质不同利用率对出菇产量的影响。【方法】在相同栽培环境下比较外源营养袋在栽培初期及出菇期重量变化,分析其重量变化与出菇产量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对比试验表明,外源营养袋重量减轻越大(大于50﹪以上),羊肚菌产量才可以达到正常产量(2250 Kg/hm2)以上。减轻比例越大(大于50﹪以上),说明外源营养袋营养成分消耗越充分,相应的羊肚菌产量亦越大,反之,外源营养袋重量变化减轻越小,说明外源营养袋营养成分消耗越少,羊肚菌产量亦越小。【结论】表明外源营养袋重量变化量和出菇产量呈正相关,对羊肚菌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
文中利用2014年5月-8月及2015年5月呼和浩特地区四部雨滴谱仪的观测数据,用Gamma分布拟合了平均雨滴谱,分析了三种不同性质降水(层状云、混合性、对流云)的平均雨滴谱及总粒子浓度、降水强度和雷达反射率因子特征。将降水粒子按尺度分为四个档,分析了各尺度的降水粒子在总粒子浓度和总含水量中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三种性质降水的雨滴谱均表现为单峰分布的特征,且粒子浓度峰值在低谱宽段,其中层状云降水的雨滴谱宽度最窄,平均谱宽为2.06mm;其次是混合性降水,平均谱宽为2.78mm;最宽的是对流性降水平均谱宽为3.25mm。层状云降水总粒子浓度最大,混合性次之,对流性最少。总含水量特征表现为层状云、混合性、对流云降水依次递增的特征,Ⅱ档以上粒子虽然数量少于小粒子,但对总含水量的贡献要多于小粒子。小时雨强表现为层状云、混合性、对流云降水依次递增的特征。层状云降水反射率因子最小,最大值在35dbz以下,混合性降水在40dbz左右,对流云降水在50dbz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