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44篇
  56篇
综合类   499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412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甘蓝型油菜籽脂肪酸含量的稳定性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甘蓝型油菜籽的脂肪酸(fatacid)含量。结果表明芥酸(erucilacid)含量稳定性较差,亚麻酸(linolenicacid)含量的稳定性居中,油酸(oleicacid)和亚油酸(linolenicacid)含量相对稳定。多元相关分析表明,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8,芥酸和亚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40;芥酸和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340。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明氩离子(Ar+)束注入粳稻产生突变的可行性,采用能量为30 keV,注入单位为2.6×1013Al+/cm2,系数为2 000,2 400,2 800,3000,3 200,3 600,6个不同剂量的Ar+束注入吉农大13、吉农大7、秋田小町3个粳稻品种(品系),研究了Ar+束注入后3个品种M1代的细胞学效应及细胞总畸变率与出苗率、分蘖成穗率、结实率3个农艺性状总生理损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r+束注入粳稻种子后,细胞分裂指数受抑制,细胞分裂高峰期推迟,细胞畸变率高于对照,且细胞总畸变率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有丝分裂中出现的主要畸变类型有微核、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及少数的核出芽。3个品种细胞总畸变率与总生理损伤呈正相关,其中“吉农大13”二者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3.
小麦种子醇溶蛋白电泳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品种一般可根据其籽粒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但对许多外部形态极为相似的品种就难以辨别,采用小麦醇溶蛋白质电泳分析便可解决此问题。 小麦醇溶蛋白具有正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全部向负极移动,通过特异染色可形成电泳条带,即图谱。小麦不同品种所持有的醇溶蛋白不同,电泳图谱也不相同。因此可用于对小麦品种的鉴定。电泳方法鉴定小麦品种比常规形态学方法省时省力,且不受生长环境的形响,是研究小麦品种资源和进行小麦育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4.
玉米群体冠层内光和CO2分布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探明玉米层内微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用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和光量子探头分别测定玉米冠层内CO2浓度和光的分布。结果表明:3种株型玉米品种冠层内光量子密度的日变化呈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变化。冠层内光量子密度的分布为上层叶>中层叶>下层叶。高产群体穗位叶透光率大于25%,截光率在95%以上。冠层内CO2的日变化呈“W”型,早晚高,上午、下午低,中午稍有一定回升。冠层内CO2浓度变化为下层叶>上层叶>中层叶。高产群体中上层CO2浓度较接近,一般为320-330μmol/mol  相似文献   
105.
高致病性禽流感与新城疫同属禽类烈性传染病,都具有传播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征,被国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中,临床诊断时要特别注意禽流感与新城疫的鉴别,不要被两者相似病状所迷惑;又因为目前对这2种疫病采取的控制扑灭的规定不一样,所以一旦造成误诊误判,后果将不堪想象.  相似文献   
106.
苹果绵蚜1年发生14-20代不等,一般以1~2龄若蚜在苹果树的粗皮裂缝、各种伤口和主干基部的地下浅土根部越冬。次年春天苹果树开始萌动时.越冬若蚜开始刺吸汁液,并沿枝干向上爬行至新梢基部的叶腋为害。苹果落花后开始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07.
氩离子束注入对水稻幼苗生长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明离子束注入技术改良北方粳稻的可行性 ,试验采用能量为 30keV ,注入单位为 2 6× 10 13Ar+ /cm2 6个不同剂量的氩离子 (Ar+ )束 ,分别注入“农大 13”、“农大 7”、“秋田小町”3个粳稻品种 ,研究离子束注入后对各品种苗期性状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POX)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不同处理的发芽率、出苗率都低于对照 ,各处理的苗高表现为促进和抑制 2种作用。从 3个品种幼苗POX图谱看出 ,不同处理的谱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而且与苗期性状上的差异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报道了作者研究蛎盾蚧属两近缘种的研究结果。在1985—1986年研究蛎盾蚧属的过程中,发现紫疤蛎盾蚧L.beckii与苏铁蛎盾蚧L.cycadicola两者种限模糊,有过渡类型存在。作者通过对两者种的大星标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共观察显微个体计300余个,并从两者种的各个相同部位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和论证,提出了两者种应归并为同种的详细依据。本文研究所用材料源于山西农大外虫研究室,种名由汤纺德教授鉴定,在研究过程中,得到汤纺德教授的精心指导并审阅,在此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109.
复合生态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控制枣树害虫,作者采用系统调查方法,对太谷地区复合生态枣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枣粮复合生态园的各类节肢动物共有15目82科217种(一些种类只鉴定到科),其中植食性类群129种,捕食性类群54种,寄生性类群24种,其他类群(包括腐生性种类)10种;不同的复合生态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有明显差异。(1)有杂草的枣园,逐月的多样性、均匀性和种类丰富度指数均大于无杂草的枣园;(2)未喷药的枣麦间作区的个体数与优势度指数均小于喷过药的枣麦间作区;(3)喷过药的枣麦与枣豆间作区的指标无明显差异;可见,化学农药对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有明显的干扰作用,而枣园的间作物与杂草能促进枣园节肢动物种群的建立或者增加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群数量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0.
甲状腺激素与山羊绒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甲状腺激素对羊绒生长的影响,挑选12只(平均(15±1.5)月龄、平均活重(33.14±2.29)kg)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随机分为2组。用外源褪黑激素(MT)调控羊绒生长,通过皮肤组织中脱碘酶(MD)活性变化,研究皮肤组织中甲状腺激素(T3、T4)与绒毛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埋植MT使绒纤维生长率增加(P<0.05),而对粗毛生长率没有影响(P>0.05);2)绒纤维生长率与血浆MT质量浓度有关(P<0.01),而与血浆T3和T4质量浓度无关(P>0.05);3)绒纤维生长率与皮肤组织中Ⅱ型脱碘酶(MDⅡ)活性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Ⅲ型脱碘酶(MDⅢ)无相关关系(P>0.05)。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绒纤维在萌发、生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三碘甲腺原酸(T3),说明皮肤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尤其T3)在绒山羊绒纤维萌发和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