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114篇
基础科学   202篇
  98篇
综合类   708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329篇
园艺   141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泥螺养殖滩面的敌害生物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螺(Bullacta exarata),浙江俗称“麦螺”、“梅螺”、“吐铁”、“黄泥螺”等,北方沿海俗称“海淄”、“海泥板”等,是隶属腹足纲后鳃亚纲阿地螺科(Atyidae)的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潮间带滩涂,尤以浙江一带的泥螺品质最好,深受人们喜爱。目前沿 海各地区已开展了大面积的泥螺 人工养殖生产,泥螺也是浙江北 部沿海的重要经济种类。作者根 据近几年来对浙江沿海泥螺养殖 滩面敌害生物的调查情况,并参 考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一、泥螺养殖滩面的生物组 成 泥螺生活环境中的生物组成 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报导0.7厘米罗氏沼虾苗经3~21天的网箱暂养,体长达到1.0~2.5厘米,每公顷池塘放养11.35万尾左右,与鱼混养,经120天的饲养,达到了每公顷产罗氏沼虾1532.3公斤和鲢鱼1152.0公斤,平均每公顷经济效益达43059.0元,投入产出比为1:1.79,罗氏沼虾的饲料系数2.12,平均成活率75.3%,平均规格18.4克。  相似文献   
993.
泥螺的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沿海滩涂广泛开展了泥螺的养殖生产,养殖方法不断更新,养殖技术也不断改进。目前,泥螺的主要养殖方法有:滩涂粗放养殖、滩涂低网围网养殖、滩涂高网围网养殖、滩涂筑堤(坝)蓄水养殖、土池(塘)养殖、盐田养殖等,不同的养殖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养殖成败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的切实落实,合理放苗密度、合理施肥、适时用药、及时收捕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4.
泥螺的滩涂蓄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泥螺滩涂蓄水养殖的基本方法、养殖场地的选择、养殖前的准备工作、苗种的质量鉴别及运输、放养等方法与技术。阐述了泥螺滩涂蓄水养殖的管理要点,并提出了3点建议,即重视苗种质量、确定科学合理的苗种放养量、改良滩涂的底质条件。  相似文献   
995.
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泥东风螺是肉食性贝类,生活在5m~70m海底,自然栖息区为泥沙质底,适温范围为13~33℃,最适生长水温25~30℃,盐度适应范围为20~34,最适盐度是25~32,为广盐广温贝类,酸碱度适应范围为pH值7.5~8.4。  相似文献   
996.
三角帆蚌疾病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三角帆蚌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对试验池塘中的手术蚌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即池塘彻底清整消毒,蚌手术前后药物消毒,吊蚌前水体消毒,吊蚌后药物挂袋,加强日常管理,预防蚌病发生,历时一年半,实验结果表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育珠三角贝蚌死亡率为2.8%,而对照组的育珠蚌死亡率达68.4%。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内蒙古通辽地区8个气象站53年(1961-2013年)的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对日照时数的变化倾向率以及各年代、各季节和各月份的平均值,运用气候趋势分析、各要素对比分析等方法,比较其变化特征,分析日照时数的历史演变,年代际、月、季节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薄皮核桃破壳取仁工艺,提高高路仁得率。[方法]以温185薄皮核桃为研究对象,研究核桃含水率、破壳加载速度以及加载位置对破壳后整仁、一路仁和二路仁的影响规律,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用SAS、matlab软件处理数据,建立相关数学模型。[结果]试验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核桃含水率、加载速度和加载位置对高路仁的得率影响显著;当加载变形量12 mm、核桃含水率8%,加载速度为300.15 mm/min和C向加载条件下,整仁得率最高可达60.28%。[结论]该试验所建数学模型对温185核桃破壳取仁工艺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为实际生产中提高高路仁得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分析了皖南丘陵地区晚秋蚕难以饲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指导蚕农的秋蚕养殖。  相似文献   
1000.
除草剂阿特拉津对大白鼠血清中雌二醇(E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SD大白鼠120只 ,随机分成4组 ,3个处理组 ,1个对照组 ,分别按每千克体重200mg,100mg,10mg,0mg阿特拉津灌胃 ,并于喂药15d和30d采样测定大白鼠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结果表明 ,除草剂阿特拉津对雌性和雄性大白鼠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均有影响。阿特拉津对雄性大白鼠雌二醇的含量的影响出现较早 ,说明雄性动物对阿特拉津的作用较为敏感 ;阿特拉津可使雌性大白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增加 ,虽然这种现象出现较晚 ,但各组差异较大 ,尤其是对照组和剂量组之间 ,差异极显著(p<0.01)。血液中雌激素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成鼠的生殖功能及雄鼠的性征变化。由此推测 ,体内因富集阿特拉津所导致血清中雌二醇浓度变化的大白鼠可能出现一定的生殖缺陷 ,以致影响到种族的繁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