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从产前准备、产中接产和产后护理三方面阐述了工厂化养猪分娩舍接产技术的操作规程。其中产前准备包括母猪入舍前的产房清扫、消毒和分娩设备的检查、母猪躯体的清洁,以及入舍后的登记与记录。接产前的行为观察与用具准备等。接产包括正常分娩的接产操作(如母猪产前消毒、仔猪护理、假死仔猪救助、断脐、哺喂初乳、称重等)和难产的救助(推、拉、掏、注、剖)。产后护理包括助产后母猪的护理和胎衣的处理。文章最后对安全接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据牛Y染色体上SRY基因的特异序列设计、合成2对内外引物,从妊娠奶牛血浆中提取胎儿游离DNA,富集、浓缩后进行特异性巢式PCR扩增以鉴定奶牛早期胚胎的性别.结果表明,巢式PCR扩增SRY基因对不同发育阶段奶牛胚胎性别鉴定的平均准确率为80%,其中1~2月龄、2~3月龄、4~8月龄的性别鉴定准确率分别为60%、85,7%、92,3%.试验证明该方法可行,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新疆塔里木马鹿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塔里木马鹿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塔里木马鹿3个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Rh),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位点在库尔勒、阿拉尔和沙雅县塔里木马鹿3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884、0.5754、0.5344,除微卫星位点BM5004外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塔里木马鹿遗传多样性分析;塔里木马鹿三个群体总平均PIC、h、Rh和E分别为:0.5661、0.5995、0.4474和2.7。分析认为塔里木马鹿遗传变异度较高,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具有较大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畜牧生产需求,更有效地控制奶牛的后代性别,采用RNA干扰技术分别对2头成年健康繁殖性能正常的荷斯坦公牛Zfy基因mRNA进行干扰,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方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公牛的后代性别比例发生明显的偏移,母犊比例达75%以上,而子代的体尺、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等均无变化。得出结论,干扰Zfy基因生产奶牛性控精液的方法简单、方便、易操作,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邦斯玛拉(Bonsmara)、夏洛来(Charolais)、格尔布威(Gelbvieh)、海福特(Hereford)和罗曼西牛(Romosinuano)为父本与158头布兰格斯(Brangus)母牛杂交,研究母牛产奶量与其犊牛断奶后日增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犊牛断奶后日增重与24h产奶量呈线性相关,但它们的关系与断奶后饲养方式有关.育肥场混合饲粮喂养,母牛产奶量与断奶后犊牛日增重呈正相关(P<0.05);小麦草场自由放牧,母牛产奶量与断奶后犊牛日增重呈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6.
羊肉的风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因此对羊肉风味的研究备受关注。脂肪组织是羊肉最明显的风味来源,而呈现羊肉风味的化合物主要有支链脂肪酸、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及酮类物质等。品种、性别和年龄等遗传因素、饲料营养水平及各种添加物质等营养因素、饲养方式及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羊肉风味。脂肪组成和代谢的遗传控制可以形成品种特有的风味,而脂肪氧化产物碳酰化合物种类和数量的差异是种间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性别不同在脂肪含量及组成上存在差异,对羊肉风味也有影响。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皮下脂肪沉积增多,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大,脂质氧化物的浓度增加,羊肉的风味也会变得强烈。不同部位的羊肉因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不同而在风味上存在差异。羊肉的风味受到采食饲料类型的影响,高蛋白饲料、高能量饲料、风味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籽实及其他添加剂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羊肉的风味。饲养方式与疾病因素也会使羊肉风味发生变化。饲养密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羊肉风味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养羊生产中可以通过品种选择、营养调控及科学饲养管理等途径来改善羊肉气味和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