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秦优11004是咸阳市农科院2012年育成的第一个甘蓝型抗寒双低油菜杂交种,该品种是甘蓝型双低油菜产量、品质和抗寒性的完美结合。2017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登记。在我省渭北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文章着重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方法及过程、形态特征、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2.
为阐明IL-17等相关炎性因子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e,CCPP)中的作用,将20只6周龄~8周龄SPF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CCPP小鼠模型,按时间点处死小鼠后采集血液和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和肺部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Mccp)载量检测鉴定模型。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肺部IL-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mRNA水平,应用ELISA检测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蛋白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精神状态不佳,肺部病理损伤严重,Mccp载量为5.9×10^4 copies/μL,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试验组小鼠肺组织IL-17相关炎性因子mRNA表达升高,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01,P<0.01),肺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P<0.001)。说明成功构建了CCPP小鼠模型,在Mccp诱导小鼠肺部炎症早期,IL-17参与肺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3.
警犬在预防和打击犯罪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训练和实战中时常受到运动伤的侵袭。国内外关于警犬运动伤的报道较少,研究深度也仅局限于介绍常见运动伤的种类及治疗等简单层面上。作者综合多年警犬健康保障工作经验,对警犬常发运动伤的种类、特点、原因进行全面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期为警犬的训练和实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4.
双高双低油菜品种秦优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高双低油菜品种秦优11号的产量表现、品质形状、特征特性以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使秦优11号能够在适宜地区得到广泛推广种植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为达到油菜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5.
秦优11号系以2168A×5012C配制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高油份,抗倒性强,抗病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抗性和品质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6.
对青海省大通牦牛1、30、180日龄及成年组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在年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大通牦牛在生长发育阶段心肌、骨骼肌线粒体ATP酶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及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稳定的作用,且与年龄之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7.
将"棘防E号"分别按每千克体重176(1/16 LD50),352(1/8 LD50),702(1/4 LD50)和1 404 mg(1/2 LD50)剂量给小鼠灌服,研究其对雄鼠精子的损害作用。结果表明:1/2 LD50组、1/4 LD50组的精子畸形率是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的5.4倍和2.6倍,且各剂量之间和精子畸形率呈明显线性相关(r=0.9979)。说明当"棘防E号"的剂量达到每千克体重702 mg时,对小白鼠的精子具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48.
用常规转移因子提取方法提取了猪、犬脾转移因子,并对猪、犬脾转移因子的澄明度、pH值、蛋白质、紫外光谱、转移因子含量、DNA含量、核酸含量、氨基酸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同时对猪、犬脾转移因子进行了无菌检验、热原检验、安全性试验、过敏试验、抗原性检验等生物学特性检验和试验,对提取的猪、犬脾转移因子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本方法制得的猪犬脾转移因子含有DNA、核苷酸等,具有和牛、羊、鸡等脾转移因子相似的理化性质,无菌,无热原,无毒性,无致敏性,无抗原性,且A260nm/280nm值也达到了较高的指标,说明该制品已达到国内外同类制品的水平。按照OD值计算活性单位的方法,可计算出本试验制备的转移因子每mL约为2个活性单位,可供试验和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9.
“棘防E号”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昆明种小鼠经口灌服“棘防E号”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按简化机率单位法测得“棘防E号”对小鼠的LD_(50)为2 808 mg/kg;LD_(50)的95%的可信限为2 015~3 905 mg/kg,表明“棘防E号”为低毒物质。  相似文献   
50.
油菜温敏雄性不育系373S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现和选育新型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有利于深入揭示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机制,丰富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笔者报道一种新发现的环境敏感雄性不育系373S的选育过程及其育性随温度、日长的变化基本规律。2002年在一个天然雄性不育群体后代中发现1株嵌合不育株,经过连续自交,育成环境敏感不育系373S。2004—2006年在陕西杨凌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并进行了温度、光照脉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373S是主要对温度敏感的雄性不育系,低温可育而高温不育,开花前2~9d的平均温度对育性影响显著,而日长对育性影响不明显,花蕾长度约2~3mm是育性转换的敏感时期。用一系列品种与373S测交,F1均为100%可育,在F2代温敏不育株出现几率很高,可以达到7.1%~14.6%。进一步精确分析373S光温反应特征、改良其农艺及品质性状、寻找适宜制种生态区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