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胰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导管系统,仅约1%起源于腺泡,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在人医临床上仅占1%~2%[1],在动物上也很少见,腺泡细胞癌在犬所有肿瘤中仅占0.5%~1.88%[2].关于犬腺泡细胞癌国外仅有数例报道[3-4],国内未见有报道,而伴有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的腺泡细胞癌的病例更是罕见.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地区荷斯坦牛SCD1基因外显子5遗传多态性及其对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其不饱和指数的影响。【方法】以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323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对SCD1基因外显子5的3个位点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同时挑选140头体况相近(BCS=3.0±0.5)、无临床乳房炎、胎次在2-3胎、处于泌乳中后期(产奶100-300 d)的中国荷斯坦牛,取全天混合奶样(早﹕中﹕晚=4﹕3﹕3)100 mL用于测定脂肪酸含量,进而分析多态性对乳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结果】SCD1-702位点无多态,SCD1-762和SCD1-878分别发现T/C和C/T两个突变。SCD1-762位点A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7897。SCD1-878位点C为优势基因,频率为0.7835。χ2检验表明该群体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在SCD1基因的这两个位点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SCD1-762与SCD1-878处于极显著连锁不平衡,连锁不平衡系数r2为0.879,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SCD1-762和SCD1-878两位点共组成4种单倍型:AC、BC、AT、BT。SCD1-762、SCD1-878及其单倍型对MUFA比例及总不饱和指数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即SCD1 878位点TT型乳中MUFA比例及总不饱和脂肪酸指数显著低于CC和CT型,而SFA比例显著高于CC和CT型(P<0.05);SCD1 762位点BB型乳中MUFA比例及总不饱和脂肪酸指数显著低于AA和AB型(P<0.05)。单位型AC型MUFA比例及总不饱和指数显高于BT型,而SFA比例显著低于BT型(P<0.05)。【结论】SCD1 878和762位点突变对乳中乳脂肪酸组成及饱和指数有显著的遗传效应,可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3.
为探究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苏威肉鸽E系体尺和屠宰性能的差异,以28日龄和成年苏威肉鸽E系为材料,测定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对比分析各测定指标的差异,应用相关分析原理对苏威肉鸽E系的体重、体尺与屠宰性能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28日龄乳鸽体重与成年公鸽体重存在显著差异。除体斜长、胸宽和胸深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其中乳鸽龙骨长、胸角和胫长与成年公母鸽存在显著差异。成年鸽中公鸽体尺指标普遍高于母鸽。苏威肉鸽E系体尺与屠宰性能之间存在相关回归关系,经方差分析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显示回归方程显著。就回归方程而言,乳鸽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高于成年鸽。通过各性状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可间接估测其生产性能,从而简化对肉鸽生产性能的测定过程,加速育种进程。这一研究为利用苏威肉鸽E系的体尺性状预测屠宰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为了检测荷斯坦牛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基因外显子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预测分析碱基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物种间DGAT1的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PCR-SSCP综合测序方法检测DGAT1基因外显子8的SNPs位点,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GAT1蛋白的基本性质和结构功能,并分析不同物种间DGAT1氨基酸同源性及构建其进化树。PCR-SSCP分析结果显示,DGAT1基因外显子8存在1个双突变位点,即M694和M69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该双突变不影响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但能引起蛋白质功能域组成发生改变;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荷斯坦牛DGAT1氨基酸序列与绵羊同源性最高(99.1%),与黑猩猩同源性最低(65.3%)。  相似文献   
65.
为评价石歧鸽、白卡奴鸽、欧洲肉鸽三个品种鸽不同二元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寻求最佳二元杂交组合,试验设置XL组合[石歧鸽(X)■×欧洲肉鸽(L)♀]、XY组合[石歧鸽(X)■×白卡奴鸽(Y)♀]、LY组合[欧洲肉鸽(L)■×白卡奴鸽(Y)♀]和LX组合[欧洲肉鸽(L)■×石歧鸽(X)♀],每个组合170对,进行为期1年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统计,比较产蛋间隔、产蛋窝次、年产蛋数、无精蛋数、死胚数、出雏数、出栏乳鸽数、死雏数、受精率、出雏率、成活率、公鸽重、母鸽重、28日龄乳鸽体重等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杂交组合的综合评价和优良组合的筛选。结果表明:XY组合的产蛋间隔最短(25.50 d),极显著低于LY组合(31.28 d)和LX组合(30.67 d,P<0.01);XY组合的年产蛋数最多(22.69个),极显著高于LY组合(21.28个,P<0.01);LY组合受精率最高为88.96%,极显著高于XY组合(83.51%,P<0.01),显著高于XL组合(84.57%,P<0.05);XY组合出栏乳鸽数最多,为13.57只。产蛋窝次、产蛋数、无精蛋数和...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索南方地区中国荷斯坦牛DGAT1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奶牛场30个公牛家系的605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分析DGAT1基因K232A位点遗传多态性,采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DGAT1基因K232A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 d校正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共检测到KK、KA和A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918、0.1917和0.0165,等位基因K和A的频率分别为0.8876和0.1124。该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 d校正产奶量、乳蛋白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乳脂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乳中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表明,KK和KA型测定日产奶量、305 d校正产奶量和乳蛋白量极显著高于AA型(P<0.01),AA型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KK和KA型(P<0.01)。【结论】DGAT1基因K232A位点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其泌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索中国南方荷斯坦奶牛SCD1基因不同基因型的差异表达及与牛奶中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方法】以同一奶牛养殖场的303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为样本,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SCD1基因第5外显子878 bp位置的多态性,采用定量FQ-PCR技术初步检测3种基因型的相对表达量,并运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牛奶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17、0.339和0.044,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分别为0.787和0.213,仅发现CT表达量显著高于TT(P<0.05)。CC、CT和TT在脂肪酸C4﹕0、C12﹕0、C17﹕0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脂肪酸C6﹕0、C8﹕0、C14﹕0、C15﹕0和c9t11CLA上,3种基因型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总饱和脂肪酸含量上TT显著高于CC和CT(P<0.05)。【结论】SCD1基因C878T位点的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SCD1基因不同基因型的表达和乳脂肪酸成分有较大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68.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鸽新城疫(ND)疫苗免疫程序,研究比较了1日龄乳鸽新城疫病毒(NDV)母源抗体与种母鸽NDV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对乳鸽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进行了检测,对采用ND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不同组合及不同免疫次数的鸽群免疫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日龄乳鸽NDV母源抗体水平与种母鸽抗体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乳鸽NDV母源抗体水平在1日龄时为(8.38±1.51)log2,5日龄时略有上升,随后逐日下降,22日龄时降至抗体临界保护值4 log2以下,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4.45 d;无论采用何种疫苗组合,各免疫组NDV抗体水平在二免后17 d均升至9 log2以上,随后逐渐下降,但在二免后5个月依然维持在7.80 log2以上;除首免后40 d A-1组抗体效价显著高于B-2组、A-2组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B-2组,以及首免后93 d时A-1组显著高于B-2组外,其余各时间点各免疫组之间抗体效价差异均不显著;在种鸽场的实际生产中,鸽群如60日龄转入飞棚时未经免疫,抗体水平在二免后21 d(...  相似文献   
69.
随机选取封闭式群养和笼养模式下28日龄塔里木乳鸽各30只,进行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的测定,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塔里木乳鸽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群养模式下乳鸽各检测指标标准差较大,个体差异大。乳鸽体重笼养模式极显著高于群养模式(P<0.01)。体尺指标中除了胫长和胫围外,其他指标均是笼养模式比群养模式高,且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屠宰指标中腹脂重和腹脂率笼养模式低于群养模式,其中腹脂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他屠宰指标均是笼养模式比群养模式高,除腿肌率外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器官指标中除了腺胃,其他器官指标2种模式存在差异显著性,其中肝脏指数和肺脏指数群养模式高于笼养模式,其他指标均为笼养模式高。相关性分析显示,笼养模式下,以心脏重与屠宰性状相关性最高,与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屠体重和胸肌重相关性达到0.6以上;群养模式下,以肝脏重与体重的相关性最高,为0.54,心脏重与其他屠宰性状相关性最高,与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屠体重达到0.7以上。综上,群养模式下乳鸽个体发育差异较大,笼养模式下乳鸽发育群体一致性较好;饲养模式对塔里木乳鸽...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鸽的生产性能,明确各品种的生产特点,本研究选择灰羽王鸽、银羽王鸽、石歧鸽、白羽王鸽、欧洲肉鸽和白卡奴鸽各300对,统计一年的生产性能。研究结果显示,产蛋数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白卡奴鸽的出雏数和出栏数较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灰羽王鸽和银羽王鸽受精率最高,分别为86.77%和91.10%,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灰羽王鸽28 d龄成活率最高(96.65%),极显著高于石歧鸽。石歧鸽和灰羽王鸽成年公鸽体重最高,极显著高于白卡奴鸽。灰羽王鸽成年母鸽体重极显著高于白羽王鸽成年母鸽。灰羽王鸽28 d龄乳鸽重显著高于白卡奴鸽。欧洲肉鸽蛋重最重,显著高于石歧鸽,极显著高于白羽王鸽、银羽王鸽和灰羽王鸽。白羽王鸽和石歧鸽成年鸽死淘率较低,抗病能力强。经过分析发现:欧洲肉鸽孵化能力、哺喂乳鸽能力和抗病能力强;白卡奴鸽产蛋性能较好,母鸽孵化能力强;灰羽王鸽和银羽王鸽公鸽性能较好、哺喂乳鸽能力强;白羽王鸽抗病能力强,石歧鸽产蛋性能较好,抗病能力强。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特征值作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0.15%,基本上反映了原所有指标包含的全部信息。第一主成分可作为蛋鸽选育指标;第二主成分可作为肉鸽选育指标,第三主成分可作为母鸽选育指标。综上所述,各品种生产性能特点分明,3个选育指标可为种鸽选育提供更为精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