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掌握毒害草在化学防控后的光谱差异及识别效果变化是实现大面积遥感监测防控效果的基础。本研究以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为识别对象,试验在5月下旬(化学防控前)、6月下旬(防控后15 d)以及7月中旬(防控后30 d)进行,分析其光谱变化,筛选特征波长并建立Fisher判别模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防控处理后,白喉乌头在600~710 nm波段内反射率升高,在770~1 075 nm波段内反射率降低;其他牧草在720~1 075 nm波段内的反射率表现为6月升高,7月无明显差异;各月份的敏感识别波段不相同,主要分布在399~404 nm波段、512~578 nm波段、684~718 nm波段、775~778 nm波段以及979~1 075 nm波段内;5月未防控乌头识别效果最好,识别精度为96.00%,防控处理后6月、7月的药害乌头识别精度分别为73.33%,78.00%。总体而言,化学防控降低了白喉乌头的识别精度,但防控30 d后药害乌头的光谱会产生明显变化,增加其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62.
蚜虫是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Moench)花期的主要害虫,对荞麦产量影响很大,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根提取物对荞麦桃蚜的杀虫活性以及对其体内2种靶标酶和3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石油醚提取物对桃蚜有较强的毒杀作用,24 h对桃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 243.7 mg·L-1。桃蚜经提取物处理24 h后,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最高抑制率为21.7%;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升高,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在提取物浓度为4 000 mg·L-1时最大,显著高于未处理桃蚜两种酶活性,分别是未处理的12.0和1.8倍。瑞香狼毒根提取物提高了桃蚜体内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降低了羧酸酯酶活性。综上,瑞香狼毒根石油醚提取物对桃蚜有很好的毒杀作用,提取物可影响桃蚜的靶标酶和解毒酶活性,干扰其正常生理生化活动。  相似文献   
63.
大蒜是鱼台县的主要蔬菜经济作物,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深入开展,加上近几年价格上扬等因素的影响,鱼台县大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0年已发展到18000公顷,仅次于"蒜都"金乡县。但大蒜病害  相似文献   
64.
常静 《甘肃农业》2006,(11):53-54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纵向深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许多矛盾和问题逐渐隐显。在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思想意识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针对我国实际需要进行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已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5.
在一定时期内"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但是"越陈越香"是有条件的,需要明确选用的茶树品种、采摘的时期和标准,以及采用的加工工艺等。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定的区域、优良的品种、正确的加工工艺是决定普洱茶品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6.
玉米秸秆粉碎后与精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玉米秸秆精粗颗粒饲料能明显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以6头青年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加工对日粮纤维性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日粮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7.
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 ,多头猪群居在一起 ,相互咬斗现象时有发生 ,一般以 2 0~ 40kg的育肥猪发生率较高。起初同栏内只有几头猪相互咬斗 ,逐渐多头之间相互咬斗且更加厉害。被咬伤的猪蜷缩于角落 ,食欲不佳 ,影响增重 ,受伤严重的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还会引起死亡。咬斗现象发生的原因饲养密度过大或猪群过大 每头猪饲养面积不到 1m2 ,它们相互接触和冲突的机率大 ,活动受到限制 ,是发生咬斗现象的诱因。另外 ,猪有群序行为 ,对猪进行分群后 ,起初会相互撕咬 ,然后按体质的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若猪群过大 ,就难以建立位次…  相似文献   
68.
鸡大肠杆菌病给养禽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寻找防治本病的有效方法已是当务之急。北京市种禽公司刘占君等同志在探究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登他们的文章,希望引起广大同行的注意和兴趣,为有效地防治鸡大肠杆菌病而献计献策,积极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69.
动物检疫是各国政府为了防止动物传染病在国内蔓延和在国际间传播所采取的一项带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的约束和指导下,对畜禽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确定病性、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尽快地扑灭疫病的流行,保护畜牧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维护贸  相似文献   
70.
<正> 由某些特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鸡病,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程度地流行,给养鸡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近年来,我国有本病发生的多次报道。但未曾见有关肉用雏鸡感染O_(35)血清型大肠杆菌病的报道。现将我们诊治的一起肉用雏鸡大肠杆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