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4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应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作免疫原建立8株分泌抗ILT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这8个McAb均具有FA特性、没有中和病毒能力,它们分别属于lgG2a、lgG3和lgM。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McAb,建立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检测ILTV抗原与分离病毒,其符合率为92.8%。DFA具有准确、快速、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2.
鸭流行性出血症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鸭流行性出血症的初步调查黄瑜李文杨程龙飞庄向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1990年以来,福建省福州、莆田、福清等市县的部分鸭场及养鸭户饲养的10~65日龄鸭发生一种临床上以神经症状(角弓反张或头颈呈“S”状弯曲)、双翅羽毛管...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母猪繁殖障碍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主要分为传染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环境性因素和遗传性因素等。通过有针对性地净化猪群结构、加强饲养管理、严格疫病防疫措施和合理应用防制药物等综合措施,努力消除病原、病因,可有效解决母猪繁殖障碍的问题,显著提高养猪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4.
鸭2型疱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2型疱疹病毒,是一种可侵害番鸭、半番鸭等不同品种鸭的疱疹病毒科新成员,经生物学特性测定、血清学试验及致病性试验表明该病毒不同于鸭瘟病毒。采用SDS-PAGE分析表明该病毒的结构蛋白带有14条,主要结构蛋白带有7条,其分子量分别为310、163、95、79、69、39、15KD,不同于鸭瘟病毒。依据鸭瘟病毒UL6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只有鸭瘟病毒核酸提取物可扩增出大约420bp的DNA片段,而鸭2型疱疹病毒核酸提取物、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核酸提取物和正常细胞培养物均未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可见鸭2型疱疹病毒与鸭瘟病毒在DNA分子水平上也存在差异。本研究揭示了该病毒与鸭瘟病毒在结构蛋白和核酸水平上的差异,进一步表明该病毒不同于鸭瘟病毒,为该病毒的确切分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鸭新型疱疹病毒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探讨了F株鸭新型疱疹病毒对番鸭,半番鸭,鹅和SPF鸡的致病性,经实验室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株病毒可导致雏番鸭,雏半番鸭发病,死亡,对雏番鸭相同的病变,自致死鸭脏器中重新分离到原攻击病毒;人工感染幸存鸭大多腹泻,生长发育明显受阻,体况消瘦,通过同居感染雏番鸭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不易经空气传播。对雏鹅,SPF雏鸡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可见。该病毒对雏鹅。SPF雏鸡均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46.
胶乳凝集试验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致敏的聚苯乙稀胶乳,建立了检测IBDV抗原和抗体的胶乳凝集和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可检测出6mg/L的IBDV蛋白。比较了LPA,直接萤光抗体试验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三种方法检测IBDV抗原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相关性,明确了LPA和DFA的检出率高于AGP,LPA和DF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6%。  相似文献   
47.
为寻求一种检测鸭出血症病毒 (duck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DHDV)快速、敏感、实用的方法 ,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并测定了一抗 (兔抗鸭出血症病毒阳性血清 )、二抗 (FITC标记的羊抗兔 Ig G)的最佳使用浓度及最佳感作时间分别为 1∶ 2 0、6 0 m in和 1∶ 10 0、6 0 min。以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了 DHDV于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复制动态 ,结果表明 ,接毒后 36~ 6 0 h为 DHDV大量复制期 ;6 0~ 12 0 h为 DHDV从核膜以出芽方式进入胞浆中成熟的阶段 ;12 0~ 14 4 h为大量 DHDV自胞浆中释放至胞外阶段。该方法快速、特异 ,可用于该病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48.
猪乙型脑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猪乙型脑炎病毒(JEV)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以JEV疫苗株为模板,建立了检测JEV的RT 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JEV疫苗株RNA进行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长度为430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RT PCR产物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JEV不同毒株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8%~100%;敏感性测定该RT PCR可扩增到10 pg的JEV-RNA。结果表明,建立的RT PCR方法对JEV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确诊的鸭出血症濒死番鸭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其肝、肾、脾、胰腺等实质器官淤血、出血,细胞变性、坏死,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脾脏白髓内淋巴细胞崩解、消失,法氏囊滤泡内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表明鸭出血症病毒可导致机体广泛性组织损害,尤其以循环系统和淋巴组织受损更为严重,这提示鸭出血症病毒可引起鸭免疫功能低下,出现继发性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50.
应用杂交瘤技术,以纯化的NDV-lasota为免疫原结合间接ELISA筛选到了24株抗NDV单抗,其中3 株(McAb-14、McAb-18和McAb-21)具有中和活性,并与其血凝抑制效价具有很大的相关性。McAb-18和 McAb-21的免疫球蛋白亚类都属于IgG2a;McAb-14为IgG2b。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3株抗NDV的单抗均不与马立克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等发生交叉反应。用这3株中和单抗的任2种混合液对鸡进行了被动免疫治疗和免疫预防试验,结果表明:McAb-14 McAb -18组合的免疫预防和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