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研究了早稻不同基础群体(基本苗)和结构(穴数和本数)下的产量及其形成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基础群体和结构下的早籼稻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在每公顷30~75万穴之间,产量均以每穴种植4株为最高;当每穴株数相同时,产量均随每公顷穴数增加而增加;在基础群体大小相等时,多穴少本群体结构的产量比少穴多本的高,这在基础群体较大时尤为明显,因为多穴少本群体结构更能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稻田年内水旱轮作研究表明:在夏作成熟期,轮作区玉米田土壤中5种微生物(除厌气细菌外)和7种主要生理群细菌(除钾肥分解菌外)的数量,都明显高于连作区的早稻田,经灌水种植晚稻,到晚稻成熟期它们的数量(除酵母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外),轮作区与连作区的差别明显缩小.微生物这一变化情况,与同时期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十分相似.可见稻田年内水旱轮作不仅影响土壤微生物,同时也影响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63.
以"协优9308"为对照,对2个弱感光杂交籼稻品种"昌优70"和"赣亚1号"在杭州的适宜播种期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播种期处理间产量、千粒重、株高、穗长4个性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昌优70"于4月20日播种和"赣亚1号"5月2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分别达8730.0 /hm2和8382.5 /hm2。  相似文献   
64.
早籼稻不同基础群体和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5.
氮肥运筹对大麦β-葡聚糖酶活性和麦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同一施氮水平下3种氮肥运筹对大麦β-葡聚糖酶活性和麦芽品质的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追肥孕穗期一次施用的处理(N3)显著高于二叶期一次施用处理(N1)和二叶期与孕穗期分次等量施用处理(N2),且品种间表现不同,N2和N3处理之间,秀麦3号无显著差异,而92-11差异显著;氮肥处理对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也表现为  相似文献   
66.
稻田年内水旱轮作的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麦-稻-稻和麦-玉米-稻两种种植方式6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对稻田年内水旱轮作的后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内水旱轮作能显著地提高后作晚稻和大麦产量,但后效持续时间不长,到第三季后作物早稻增产已不明显。生产上两种种植方式以隔年轮换为好。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年内水旱轮作改善土壤通透性,能增加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和提高根系活力,促进了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从而增加晚稻有效穗、结实率和实粒数,增加大麦有效穗和千粒重。试验也表明,增施肥料会降低轮作效果。  相似文献   
67.
在非倒伏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法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植株氮浓度与积累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3307显著降低各种氮肥运筹方法的干物质生产,最终造成籽粒产量降低.GA3和S3307混合使用可部分消除S3307的生长抑制作用.总用氮量相同,各生育期追施比例不同,对考察的大多数性状有显著的效应,基肥足(60%)和重施拔节肥(40%)的两次施肥法,干物质生产和氮素积累多,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单株穗重较大,籽粒产量高,是一种省工高产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浙江省八个大麦主栽品种(秀麦3号、秀92-47、92-11、浙农大3号、浙农大6号、浙农大7号、浙原18、浙皮4号)在六个不同生态地区(杭州、余姚、嘉兴、台州、衢州、丽水)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千粒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地区之间,蛋白质含量和千粒重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且粒重在地区间的变异要大于蛋白质含量.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大于20 ℃的积温和平均日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平均降雨量无显著相关.根据蛋白质含量和粒重确定了最佳的啤用大麦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