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以家蚕胚胎细胞系(Bm E-SWU1)为病毒培养载体,利用中性红染色的方法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GD株进行了空斑克隆,经扩大培养,获得了GD株空斑克隆株系。根据Bm NPV CQ1株基因组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选出其中SNP位点较多的gcn 2(General control nonderepressible 2)基因,用于验证BmNPVGD株空斑克隆株系的纯粹性。分别从BmNPVGD株和空斑克隆株的基因组中扩增gcn2基因,经pMD18-T克隆后测序;将两株病毒的gcn2基因分别进行SNP位点分析,发现GD株gcn2基因的潜在SNP位点有2个,而空斑克隆后的病毒株5条gcn2基因序列比较后均未发现多态性位点,说明空斑克隆株经纯化后,病原基因组的纯粹性获得了提高,病原得到了纯化。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讨饲料营养与鱼类消化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优质秘鲁鱼粉为饲料蛋白原,研究了5种蛋白水平(31.1%、35.5%、40.9%、46.5%、50.3%)的饲料对平均体重为(12.13±0.25)g的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胃、肠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经过3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鱼的蛋白酶活性均有所增加,其中胃和肠组织的40.9%组酶活性与各实验组显著差异(P<0.05),肝胰脏的各实验组间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2)各实验组的脂肪酶活性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略有下降,但变化趋势不明显,各实验组间胃、肠、肝胰脏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饲料蛋白水平对瓦氏黄颡鱼肠淀粉酶有一定的影响,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略显下降,但对胃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其淀粉酶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23.
庞敏  屈佩  高春蕾  王宗灵  张镱 《水产学报》2011,35(11):1729-1735
通过MTT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Hoechst33342染色质荧光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罗丹明123染色及钙离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等手段,分析了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实验发现,正常Hela细胞与不同浓度YTX共孵育24 h后,一定浓度的YTX能对Hela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使其发生明显凋亡特征,如形态变化、染色质凝缩、DNA片段化以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此外,YTX还能造成Hela细胞内胞质钙离子升高.这种毒性作用可能是YTX通过对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进而诱导发生的.  相似文献   
24.
斑马鱼(Danio rerio)是鲤科短担尼尔属的一种热带观赏鱼[1].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的脊椎模式生物,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正向基因饱和突变与筛选[2].随着斑马鱼基因组测序工程的完成,接着需要进行的就是斑马鱼的基因功能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及代谢组学的研究.较准确地注释斑马鱼基因组以及从整体上了解基因家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对积极推动基因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日本柳杉和杉木小径圆柱材为研究对象,对常规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温度和含水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林日本柳杉和杉木小径圆柱材在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温度形成了外高内低的整体性温度场,含水率在试件断面上形成了里高外低近抛物线分布。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MS培养基不同浓度的KNO_3对猕猴桃离体繁育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组培幼苗为试验材料,就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KNO_3改良MS培养基对猕猴桃增殖的新梢形态,抗氧化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KNO_3质量浓度从1 140 mg/L增加至2 660 mg/L时,猕猴桃幼苗中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PAL活性、内源激素(IAA、GA_3和CTK)含量、IAA/ABA、GA_3/ABA和CTK/ABA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ABA含量则随KNO_3质量浓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KNO_3质量浓度为1 900 mg/L时,体内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最高,内源激素IAA、GA_3、CTK含量较高,ABA含量较低,植株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27.
茶籽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温煎炸条件下茶籽油各理化指标的变化及酚类物质的耗损规律,为合理食用茶籽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检测茶籽油在煎炸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茴香胺值、极性化合物含量、脂肪酸组成以及多酚类物质含量等指标来判断茶籽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随煎炸时间的延长及煎炸温度的升高,茶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茴香胺值、极性化合物含量均逐渐升高,碘值和多酚类物质含量逐渐降低;煎炸过程中茶籽油中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煎炸温度在160、180和200℃时,煎炸20 h后多酚类物质含量急剧减少,32 h时酚类物质损耗率分别达82.93%、85.22%、92.13%。[结论]茶籽油营养成分随煎炸时间的延长和煎炸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损失,油脂品质下降明显,因此要严格控制茶籽油的煎炸时间及煎炸温度以延长茶籽油的煎炸寿命。  相似文献   
28.
庞敏 《蜜蜂杂志》2021,41(2):I0014-I0014
2020年12月25日上午,在重庆南川区供销社5楼会议室召开重庆市南川区养蜂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领导有重庆市南川区科学技术协会韦冬元书记、重庆市南川区民政局(社团科)陈应科长。大会由重庆市南川区养蜂协会秘书长邹光旭同志主持。首先由会长池增军同志作《南川区养蜂协会第四届工作报告》,报告客观地总结了蜂协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庞敏 《河北农机》2020,(3):95-96
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并且取得不俗的成绩,互联网的使用率也已经非常可观,电子商务也进入更多人进行交易的考虑范围,电子合同也逐渐成为更多人签订合同的形式.本文先阐述了电子合同的一般理论,让读者对电子合同有基本的认识;其次,在合同的签订以及效力判定方面的法律漏洞做出判断;文末会对合同的漏洞做出法律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30.
日粮纤维来源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不同来源的日粮纤维(DF)对生长猪养分和总能(GE)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及后肠发酵率的影响。试验采用有重复的4×3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包括4种试验饲粮和3个饲养周期,每个周期12 d。这4种饲粮分别为基础饲粮、甜菜粕饲粮、麦麸饲粮和燕麦麸饲粮(3种纤维饲粮分别以20%的甜菜粕、麦麸、燕麦麸替代基础饲粮)。选择8头在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初始体重(19.0±1.8)kg],分别在3个饲养周期交替饲喂4种试验饲粮。结果表明:生长猪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GE、粗灰分(ash)和碳水化合物(CHO)的ATTD、AID及后肠发酵率均受DF来源的显著影响(P0.05)。甜菜粕、麦麸和燕麦麸饲粮组DM、GE和CHO的ATTD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P0.05),甜菜粕饲粮组CP的ATTD显著低于其他3种饲粮组(P0.05)。饲粮组DM、GE、ash和CHO的AID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基础饲粮燕麦麸、麦麸饲粮甜菜粕饲粮。甜菜粕与燕麦麸饲粮组CP的AID显著低于其他2种饲粮组(P0.05)。可溶性日粮纤维(SDF)含量最高的甜菜粕饲粮,其组DM、GE、ash与CHO的后肠发酵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饲粮组(P0.05)。甜菜粕饲粮组DM、GE与CHO的后肠消化率分别比基础饲粮组的高12.4%、7.81%和12.6%(P0.05)。综上所述,DF来源(麦麸、燕麦麸或甜菜粕)会显著改变生长猪饲粮GE和养分消化率,而富含SDF的甜菜粕可显著提高饲粮各养分在后肠的发酵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