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61.
甘薯茎线虫病,俗称糠心病、空心病,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是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一、症状特点 (一)苗床期症状 甘薯种在苗床上严重受害后出现苗稀、矮小、苗发黄,受害部位多在近土面苗基部白色部分,茎基部内有褐色空隙,后期呈褐色干腐状.  相似文献   
62.
63.
为了建立青海藏羊巨型住肉孢子虫体外培养方法,以贴壁生长和形态完整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作为宿主细胞,将青海藏羊巨型住肉孢子虫缓殖子(1.25×104个/mL)接种于宿主细胞,连续培养21d,期间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藏羊巨型住肉孢子虫在Vero细胞中生长良好,并在培养液中观察到游离的虫体卵囊,21d后均可分离、纯化出新一代的缓殖子。说明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建立了藏羊巨型住肉孢子虫稳定的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4.
65.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当中,大树移植逐渐成为推进城市绿化的重要手段。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如何保证大树的成活率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主要从大树的选择、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工作、大树移植和移植后的养护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大树移植技术,以期为大树的移植和养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6.
未经理处的油桐种子(Aleurites fordii Hemsl seed)有35—40%发芽迟缓或不能发芽。经300ppm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99%。未处理种子发芽时胚乳和子叶的脂肪含量只下降49.56%和73.03%,可溶性糖含量只增加3.2倍和3.3倍;胚乳干重由1.59克下降到0.92克,每棵幼苗由0.04克上升到0.64克。经GA_3处理的种子发芽时,胚乳和子叶的脂肪含量分别下降90.98%和93.24%,可溶性糖含量增加6.5倍和4.4倍,胚乳干重由1.66克下降到0.29克,每棵幼苗干重由0.04克上升到1.32克。差异非常明显。主要原因是由于GA_3刺激了异柠檬酸裂解酶的活性。例如,经处理种子胚乳和子叶的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种子的3.2倍和1.7倍。  相似文献   
67.
采用入户调查与查阅文献记载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4027头奶牛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奶牛发病情况以产科疾病为主,其次为内科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饲养管理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8.
建立饲料中氰氟虫腙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试样用甲醇提取并定容,供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测定和确证,外标法定量;在氰氟虫腙及其代谢物的测定过程中应注意避光,并且要将温度控制在低于30 ℃;液相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水;串联质谱仪采用电喷雾离子源.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01 mg/kg的氰氟虫腙及其代谢物的混合标准品时,氰氟虫腙母体的回收率为80.5 %~98.7%,氰氟虫腙代谢物的回收率为83.4 %~96.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3 %~13.2%;最低检出限为0.01 mg/kg.该方法快速、灵敏且结果准确,可作为饲料中氰氟虫腙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测定的定性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69.
蜂群精细化饲养技术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蜂业是生态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作物和果树授粉、获得优质蜂产品、蜂农脱贫致富作用重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蜂业发展迅速,目前蜂群总数已达700万群,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但在生产模式上仍处于传统养蜂阶段,生产方式落后,导致养蜂规模小、效益低、质量差。我国养蜂业需要向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迈进。未来,养蜂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0.
新型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鸭、鹅及鸽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就反基因操作分子修饰致弱种毒株制备新型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鸭、鹅和鸽子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该疫苗对水禽及鸽子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荐该禽流感灭活疫苗对上述禽类的免疫程序,即鸭:2周龄0.5mL皮下注射,3月龄1.0mL肌肉注射二免,9月龄1.0mL肌肉注射三免;鹅:10日龄0.5 mL皮下注射,3~4周龄1.5 mL肌肉注射加强免疫,4月龄1.5 mL进行第3次免疫;鸽子:2周龄以0.3 mL首免,4周龄以0.5 mL加强免疫,6月龄以0.5 mL第3次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