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01.
免疫因子属于免疫增强剂,即:单独或同时与抗原使用时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其本身无抗原性,但在先于抗原使用或与抗原同时应用时,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的类型。在类型上一般为主动免疫型的特异性免疫,这些免疫因子一般相互配合使用或与疫苗及抗生素配合使用,来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通过剖检20头牦牛和镜检30份新鲜藏系绵羊粪便,对若尔盖县牛羊进行了寄生虫病调查。结果表明:感染牛羊的寄生虫主要为前后盘吸虫、鞭虫、仰口线虫、绦虫和牛蝇蛆,其中前后盘吸虫的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03.
用新城疫活疫苗(La Sota株)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免疫动物园圈养的孔雀、七彩山鸡、原鸡和白冠长尾雉4种雉鸡,于免疫前及免疫后14、21、35、90、150、210、280d分别采血检测血清中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结果表明,孔雀免疫接种新城疫疫苗后14d就能产生较高效价HI抗体,35d抗体效价达高峰;七彩山鸡、原鸡、白冠长尾雉免疫接种新城疫疫苗后14d也能产生较高效价抗体,21d抗体水平达高峰,至免疫接种后90d抗体效价逐渐降低。整个试验过程中,孔雀产生的HI抗体效价最高,并且整齐度好,维持时间最长,至免疫接种后280d抗体效价仍能维持在7.5log2;白冠长尾雉产生HI抗体效价次之,到免疫接种后280d仍维持在6.67log2;七彩山鸡和原鸡抗体下降较快,到免疫接种后280d分别下降到5.67log和4.71log2。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讨伊氏锥虫对安锥赛抗药性的分子基础,将伊氏锥虫单虫克隆,一部分克隆虫通过28只免疫抑制小白鼠,用安锥赛亚治疗剂量治疗,使其产生抗药性,为抗药锥虫;另一部分克隆锥虫也通过28只免疫抑制小白鼠,,但不用药物治疗,为敏感锥虫,即对照,用体外生长抑制法测得抗药和敏感锥虫的IC50分别为43.8和0.16878μg/ml。分别提取它们的总RNA和mRNA,总RNA分离出3条带,即从电泳的阴极到阳棚分别为26s,21s和5s,mRNA主要分布在21sRNA之后。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法,以敏感锥虫的cDNA为试验组(Tester),抗药锥虫的cDNA为驱动组(Driver),共挑选出34个阳性克隆,以cDNA来合成探针,用Southern dot blot鉴定,其中18个片段所在的基因是由于抗药性产生而表达量降低,这18个片段长度为300-700bp。  相似文献   
105.
106.
试验选择1日龄雄性艾维茵肉仔鸡37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进行为期42d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元宝枫黄酮(5g、10、20、40mg/kg)能够显著提高2~6周肉鸡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P<0.01),能显著提高2~3周及5~6周红细胞IC花环率(P<0.01),其中以20mg/kg元宝枫黄酮添加剂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7.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单个或成链,有荚膜的大杆菌。病兔以剧烈水泻、特殊腥臭味粪便,小肠出血、充血、充气,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等为特征。豆状囊尾蚴为白色的囊泡,单个或多个连成葡萄串状,头节上有4个吸盘。两种疾病对养兔业的危害都较大。  相似文献   
108.
锥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锥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报道。锥虫抗药性形成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锥虫体内酶的活性(或含量)发生变化,抗药株虫体的苹果酸酶、锥虫硫酮还原酶或鸟氨酸脱羧酶等酶的活性明显升高;锥虫细胞膜上的特异载体,即细胞膜上转运腺苷酸和腺苷的P2载体发生改变,药物进入虫体受阻;虫体的抗药基因被激活或基因发生重组、突变或扩增。本文还总结了锥虫抗药性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9.
绵羊与牛片形吸虫病的粪便检测新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应用廖党金 (1 996)的方法 [9] ,并对粪便的不同稀释度和采样量进行处理来检测绵羊和牛片形吸虫病。选 2只绵羊 ,每羊分别称取 1 g、3g、5g、8g、1 1 g和 1 4g粪便样品 ,每个样品沉淀液分别做 5~ 1 0 m L/g的稀释 ;选 3头黄牛 ,每牛分别称取 3个 1 0 g粪便样品 ,样品沉淀液分别做 3~5m L/g、5~ 7m L /g和 5~ 8m L /g稀释度 ,然后计数其片形吸虫虫卵 ,结果表明每 g羊粪便沉淀液稀释 5~ 1 0 m L和每 g牛粪便沉淀液稀释 3~ 7m L较佳。对片形吸虫虫卵在牛和羊粪便中分布的均匀性测定 :在 6只绵羊 ,从每只绵羊一次排出粪便的 6个不同部位各取一个 2 g重的小样品 ,分别对这 6个小样品处理、计片形吸虫虫卵数 ,求出其 EPG值 ;在 4头黄牛 ,从每头黄牛一次排出的粪便的 5个不同部位各取 1 0 g重的小样品 ,分别对这 5个小样品处理、计片形吸虫虫卵数 ,求出其 EPG值。然后用数学方法分别处理其 EPG值 ,结果表明用本检测方法检查绵羊片形吸虫病所需的粪便采样量每只羊应在 4.7g以上 ,检查牛片形吸虫病所需的粪便采样量每头牛应在 2 7.5g以上  相似文献   
110.
目前兽药性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中,虽然在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促生长和产品品质等方面起到了控制和促进作用,但由于药物剂量、违禁药物和不遵守停药期等问题已导致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严重超标,使我国动物性产品在国际贸易当中屡屡受禁,这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动物性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