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免疫兔制备兔抗DEV高免血清后,用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纯化的兔抗DEVIgG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IFA)检测石蜡切片中DEV的方法。IFA的最佳条件为:石蜡切片用10mmol/L pH6.0的柠檬酸缓冲液为微波修复液微波修复10min,胰酶修复20min;10%小牛血清室温封闭30min;加入1∶25的兔抗DEVIgG于4℃孵育过夜;再加入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于37℃孵育45min。以建立的IFA对DEV人工皮下感染死亡鸭的各组织器官进行检测,在死亡鸭的脾脏、胸腺、法氏囊、肝脏、食道、十二指肠、直肠及肺脏中检测到DEV抗原。研究表明,IFA检测石蜡切片中的DEV具有直观、特异性强的优点,是对DEV进行检测和抗原定位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2.
2004年7~11月对湖北省某两大规模化猪场(一场和二场)中以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病猪的病原菌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该养猪场的呼吸道疾病较为严重,病原菌分布复杂,多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引起的多重感染,同时存在严重的耐药性,给养猪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3.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鸭瘟病毒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瘟病毒(DPV)引起的鸭、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甚高,是危害养鸭业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Baudet(1923)首次在荷兰报道鸭瘟,现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目前实验室检测DPV的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清中和试验、反向被动血凝试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微量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核酸探针等”,这些方法用于感染DPV死亡鸭组织中病原的检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CH强毒株在感染鸭体内的分布和形态学发生规律,应用透射电镜和超薄切片技术对人工感染DEV的成年鸭各组织器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感染后12h在脾脏和法氏囊首先观察到少量的DEV出现,24h后在脾、胸腺和法氏囊以及死亡鸭的肝、肠和胰中均观察到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粒子及其核衣壳形态的DEV。DEV病毒核衣壳有空心型、致密核心型、双环型和内壁附有颗粒型4种形态,存在胞核和胞浆两种装配方式。病毒成熟有两种方式:一为细胞核内核衣壳在核内获得皮层,通过核内膜获得囊膜成为成熟病毒;二为核内核衣壳通过内外核膜进入胞浆,核内和胞浆内的核衣壳在细胞浆中获得皮层,然后在各种质膜上获得囊膜,最后成熟病毒通过细胞破裂或其他方式释放到细胞外。伴随着病毒的复制、装配和成熟,细胞中出现多种核内和胞浆包涵体、核内致密颗粒、核内微管和中空短管、胞浆电子致密小体等结构。  相似文献   
35.
2005年2月,湖北省某种鸡场40周龄产蛋鸡开始时出现呼吸道症状,3~5 d后产蛋下降10%,解剖发现肠道出血,疑似新城疫感染,用5倍量N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2周后鸡群出现死亡,部分鸡出现神经症状,取病鸡脑组织做病原分离,接种10龄鸡胚,72~96 h后收获鸡胚尿囊液,测定血凝效价(HA)达1∶256以上,经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等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鸡脑组织分离的病毒为一株新城疫弱毒.  相似文献   
36.
生物素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检测石蜡切片鸭瘟病毒核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GenBank中有关鸭瘟病毒(DPV)的1个765 bp的EcoRⅠ片段序列,用Oligo软件设计长度为37 bp的寡核苷酸并用生物素标记制备探针,经blast分析和斑点杂交检测探针的特异性后,建立从石蜡切片中检测出DPV核酸的原位杂交方法并对人工感染死亡鸭的各组织器官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寡核苷酸探针能特异性检测到DPV强毒CHv株DNA,对鸭病毒性肝炎病毒QL79株RNA、血清1型鸭疲里默氏杆菌DNA、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DNA、鸭沙门菌DNA和大肠杆菌DNA的检测结果为阴性.(2)以寡核苷酸探针建立的从石蜡切片中检测出DPV核酸的原位杂交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组织切片先用0.2 mol/L HCl 37℃处理20 min,然后用100 mg/L的蛋白酶K 37℃消化15 min左右;杂交时探针工作浓度为350 μg/L;Avidin-AP的工作稀释度为1:100.(3)以所建立的原位杂交法检测DPV-CHv强毒人工感染死亡鸭的各组织器官,结果肝脏、肠道、法氏囊、脾脏、食道、肺脏和肾脏呈阳性反应,DPV的DNA分布于特定细胞的细胞浆和细胞核.结果表明,原位杂交检测石蜡切片中DPV的方法具有直观、特异性强的优点,是对DPV进行检测和病原定位的良好方法,可用于DPV的侵染过程和致病机理研究及回顾性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37.
从湖北省3个规模化猪场45份典型仔猪黄、白痢病料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对其中40株经22种主要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抗原定型血清鉴定,其中定型36株,4株未能定型,结果分属于9种血清型.用13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个猪场分离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13种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选择两种高度敏感药物,在3个相对应猪场进行临床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