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5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284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92篇
  183篇
综合类   858篇
农作物   177篇
水产渔业   156篇
畜牧兽医   396篇
园艺   153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为了解重庆市某牛场牛群大肠杆菌O157∶H7的感染情况,我们以牛场犊牛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新鲜粪便,经LB培养基增菌培养、免疫磁珠富集后,在山梨醇麦康凯琼脂上划线培养,最后PCR扩增eaeA基因目的片段,以此分离鉴定粪源大肠杆菌O157∶H7。结果显示:在所采集的39份犊牛粪便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符合大肠杆菌O157∶H7生长特点且含有eaeA基因的菌株。  相似文献   
112.
为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牛α-干扰素(bovine interferon-α,Bo IFN-α),将经密码子优化后的牛α-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合成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 Cold II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获得可溶性的表达蛋白。对重组菌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IPTG浓度为0.64 mmol/L,诱导温度为15℃,诱导时间为9 h的条件下,可溶性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后的纯度为99.2%,表达量为36 mg/L菌液。重组蛋白在MDBK细胞上抗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活性为1×106U/mg。  相似文献   
113.
以松香为原料制备松香酯专用乳化剂SX-1.并探讨用其制备松香酯乳液的工艺.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如乳化剂的用量、添加方式、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助乳剂的选择、转相过程的操作条件等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SX-1制备的松香甘油酯乳液稳定期超过6个月。  相似文献   
114.
衡阳湘黄鸡是衡阳优良地方鸡种,对气候环境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易于饲养管理.疾病防疫关键技术包括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 1衡阳湘黄鸡疾病预防 随着衡阳湘黄鸡养殖集约化程度增高,鸡群发病的可能性随饲养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密集饲养,一旦发生传染病,易波及全群.为了确保鸡群健康成长和生产,必须有一整套的综合性疫病...  相似文献   
115.
廖扭  刁明  崔洪鑫  牛宁  刘慧英 《新疆农业科学》2022,59(10):2486-2494
【目的】测定10个不同番茄种质的主要植株及叶片生理性状,筛选优异的耐盐碱种质,为优异耐盐新品种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0个不同番茄种质为试材,采用花期盐水滴灌处理,以清水滴灌为对照,采用NaCl配置的盐水(6 ms/cm)全生育期滴灌盐胁迫处理。测定盐胁迫后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花期盐水滴灌胁迫下,不同参试番茄材料的株高、茎粗和SPAD值均不同程度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 酶活性不同程度提高。采用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10个不同番茄种质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由强到弱依次为C3>C1>C5>C9>C8> C2>C7>C6>C10>C4。【结论】花期盐水滴灌胁迫导致所有参试番茄材料叶片氧化损伤发生,生长受到抑制,并通过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促系统响应盐胁迫逆境。不同番茄材料对盐水滴灌胁迫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存在差异。材料的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3>C1>C5>C9>C8>C2>C7>C6>C10>C4。  相似文献   
116.
甘薯是短日照作物,在北纬23℃以北的自然光照条件下绝大多数甘薯品种不能自然开花,这是甘薯有性杂交育种的限制条件,因此甘薯实生种子的获得对甘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简便高效利用甘薯实生种子,对提高甘薯育种效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甘薯实生种子的利用率和育种效率,本文针对现有的甘薯实生种子播种育苗技术中的局限性,介绍了不同的气候环境采用下的不同育苗方式、育苗地的选择及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时间及播种方法、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实生苗的初步筛选等内容,为甘薯的科研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7.
为掌握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为伞花木苗木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对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7,均达极显著水平.根据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实际观测值建立动态生长模型,并将其播种苗1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苗高的速生期为6月中旬-8月下旬,地径速生期为6月上旬-9月上旬,地径速生期比苗高速生期提早20 d结束,地径用46.67%的生长时间完成了65.43%的生长量.1年生苗木地上部分粗壮、地下部分具深根性,其根可深达土层32.92 cm处,且侧根数量较多,分布广.  相似文献   
118.
以吉塞拉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体系优化。结果表明:以75%乙醇灭菌30 s,0.1% HgCl2灭菌10 min效果较优,MS+0.2 mg·L-1 IBA+0.5 mg·L-1 6-BA+30 g·L-1蔗糖为初代培养基,MS+0.1 mg·L-1 NAA+0.5 mg·L-1 6-BA+30 g·L-1蔗糖为最佳增殖培养基,1/2 MS+0.3 mg·L-1 IBA+0.3 mg·L-1 NAA+30 g·L-1蔗糖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其中,活性炭含量是影响生根的关键因素。以椰糠和草炭为介质,能增强根系韧性,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9.
【目的】基于环境DNA(eDNA)分析进口凡纳滨对虾携带水传播和运输虾肝肠胞虫(EHP)的风险性,为环境水中疫病监测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60批进口亲虾携带水用0.45 μm硝酸纤维素膜过滤并提取eDNA,挑取10个携带水样滤膜eDNA用于凡纳滨对虾物种特异性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所有携带水样滤膜进行EHP检测;同时以EHP阳性进口亲虾携带水开展人工感染试验,感染10 d后分别取养殖水样及虾体进行EHP检测;对进口亲虾携带水EHP阳性滤膜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采用Krona对物种注释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将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与NCBI已公布的EHP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进口亲虾携带水检测结果显示,成功从10个携带水滤膜eDNA扩增出凡纳滨对虾347 bp的特异目的片段,与原始序列片段的相似性达100%;在60批进口亲虾携带水样品中有2批携带水呈EHP阳性。EHP阳性进口亲虾携带水能成功感染虾苗组,且在虾苗肝胰腺组织分离获得成熟的EHP孢子,但亲虾组的虾体EHP检测呈阴性。宏基因组测序得到EHP的物种相对丰度值占真核动物物种的0.7%;与NCBI已公布的EHP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获得213个同源EHP氨基酸序列;从进口亲虾携带水样品中分离鉴定获得的EHP与已报道物种黄道蟹肠孢虫(Enterospora canceri)和毕氏肠胞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的亲缘关系较近,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别为83%和81%。【结论】进口凡纳滨对虾亲虾携带水具有传播EHP的可能性,即仅针对亲虾虾体进行EHP检测具有不完全性。eDNA检测可用来补充传统的虾体疫病监测方法,作为水环境疫病检测和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究环境胁迫因子对猪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生存适应性的影响,为创造多重耐药菌株带来高适应代价的环境及加速降低种群耐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分离自贵州省规模化猪场的多重耐药大肠杆菌QL15为研究对象,以大肠杆菌质控(敏感)菌株ATCC25922为对照,经体外竞争试验测定不同环境(培养基浓度、碳源、氮源、pH和温度)胁迫下耐药菌株QL15相对于敏感菌株ATCC25922的适应性,并通过重测序变异位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分析耐药基因表型及外排泵和外膜孔道蛋白基因表达与细菌适应性代价的关系。【结果】耐药菌株QL15在体外独立及混合培养时,除在稀释LB培养基(1/4、1/8和1/16)中的长势较敏感菌株ATCC25922低外,在低碳源(0.1%和0.5%)、低氮源(0.01%和0.05%)、酸碱性(p H=5.0、pH=6.0和pH=8.0)及低温(20℃)和高温(42℃)胁迫下的生长均优于敏感菌株ATCC25922,且混合培养结果优于独立培养。将耐药菌株QL15基因组序列与敏感菌株ATCC25922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共检测到509个InDel突变位点,其中Delete突变位点233个、Insert突变位点276个;共注释到71个功能基因,以细胞壁与细胞膜相关基因突变最多(10个),占14.1%。与敏感菌株ATCC25922相比,耐药菌株QL15在不同环境胁迫下其外排泵与外膜孔道蛋白相关基因emrB、acrB、tolC和ompC呈下调表达,而ompF基因呈上调表达。【结论】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获得促使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但对可直接利用营养物质的获取弱于敏感菌株,即处于竞争劣势。耐药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主要是由多种外排泵和外膜孔道蛋白介导完成,其中,ompF基因在pH胁迫、全营养胁迫和高、低温胁迫下均处于上调表达状态,故推测ompF基因的高表达有利于大肠杆菌在上述胁迫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