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鸭传染性浆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已成为当前危害养鸭业最大的传染病之一。笔者阐述了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从病原学等多方面对该病加以概述 ;提出分离当地菌株 ,研制多价菌苗是当前预防该病的关键 ;选择最佳药品 ,采取正确用药方法和及时用药是治疗该病的前提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肥东县长临地区流行鸭病的疫情调查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毒分离、中和试验和回归试验结果 ,推断此次从十几日龄北京鸭体内分离的病毒是鸭瘟病毒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猪源抗鸡IBD高免血清的研制及其无菌、安全、效力试验和临床应用结果,证明所研制的猪抗鸡IBD高免血清是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愈率均达95%以上;避免了鸡源抗IBD血清存在散毒和传播其他鸡病的危险;具有制作简单、劳动量小、一次性采血量大、价格低廉及防治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为探讨长期有效的鸡球虫病防控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并培养鸡球虫卵囊,通过感染雏鸡试验研究其卵囊发育和感染的过程.[结果]分离到的球虫卵囊大多形态饱满,为宽椭圆形,少数为卵圆形,壁光滑,中间明显可见1个圆形核,原生质呈淡褐色,卵囊大小约为18.5~25.5 μm× 16.7~22.5 μm.正常的孢子化卵囊多能见到分化明显的4个孢子,18 h可看到部分卵囊孢子化,36h孢子化达80%.接种后发病雏鸡的体重缓慢增加,血便明显,死亡率较高,同时解剖可见盲肠病变明显,肠壁增厚,严重者因充满大量血液而盲肠肿大.[结论]根据卵囊的形态、发病鸡的临床表现、卵囊寄生部位和盲肠病理变化等特征,初步判断分离的球虫主要为柔嫩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75.
通过SPF鸡胚接种,自疑似病毒性关节炎青脚麻鸡的关节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采用PCR获得了该病毒的SI基因部分序列,该序列与GenBank中7个禽呼肠孤病毒(ARv)代表性分离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序列与所比较序列同源性在80.5%~98.0%之间,表明所分离病毒为ARV(命名为ARV-AH 11株).该毒株接种1日龄SPF鸡,可引起严重的生长不良和部分鸡脚爪变形,且攻毒组鸡ARV抗体均为阳性(抗体效价平均为1:2 007.1).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从鸡病的调查分析入手,讲述了鸡病的状态的一般观察,皮肤羽毛和粪便观察,姿态与体态观察,运动和行为观察,呼吸情况观察,以及病鸡的个体检查,包括病理剖检,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及剖检的注意事项。为临床上鸡病的诊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安徽省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的遗传变异特征,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得GPV基因AH,并与天鹅、番鸭、雁鹅等宿主的GPV相应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序列分析可见,AH基因包括完整的NS和VP基因,长度分别为1 884和2 199bp,分别编码2个非结构蛋白和3个结构蛋白。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安徽分离株AH基因与重庆分离株毒株RC16及安徽分离的强毒株Y、E、Yan-2等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安徽分离的鸭源细小病毒株DS15和匈牙利分离株Virulent B,尤其是与疫苗株SYG61v遗传距离较远。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AH-NS基因与毒株RC16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6%;与疫苗株SYG61v同源性最低,为94.3%;AH-VP基因与毒株RC16的核苷酸序列一致,而与毒株DS15同源性仅为95.2%。安徽GPV AH基因序列与强毒株的基因位点一致,在VP3基因的第797、1 141、1 144、1 169和1 185bp处分别为G、A、G、C、T,结合该毒株引发疾病的严重程度,符合高致病力毒株特点。本试验结果表明,GPV同源性普遍较高,宿主范围较广泛,对不同品种水禽均有较强的侵染力。  相似文献   
78.
猪高热病是以发热症候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症。常见的主要病原有: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其中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在混合感染的病原中占有极高比例,几乎是所有猪高热病的基础病原。  相似文献   
79.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类及鸟类易感.根据病鸡的症状及病变,主要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3种.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因年份、地区和鸡群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感染对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鸡—五华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在对五华鸡开展ALV-J血清学感染检测调研的基础上,对进入产蛋高峰期的五华鸡ALV-J血清阳性鸡群和阴性鸡群开展了为期18周的试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表明,ALV-J血清阳性(感染或曾经感染)对五华鸡没有造成明显的发病和死亡增高现象;对鸡群新城疫(ND)、禽流感H5和H9疫苗的免疫效果没有呈现明显抑制;但对鸡群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下降(对照组平均产蛋率和蛋重分别为56%和0.055 kg,而试验组为53.37%和0.051 kg),料蛋比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对照组的料蛋比为3.49∶1,试验组为3.92∶1)。目前ALV-J感染虽然不会造成五华鸡明显的发病、死亡及免疫抑制,但可造成明显的生产性能下降和饲养成本的提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及早开展原种鸡的ALV-J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