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159篇
农学   228篇
基础科学   184篇
  182篇
综合类   1181篇
农作物   142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655篇
园艺   240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全国鲜食葡萄的栽培以巨峰面积最大,而长期被人们喜欢、品质最优的玫瑰香、泽香葡萄,因粒小、耐运性差,受到某些新品种的冲击,栽培面积正逐渐减少。同时,由于普遍推广篱架栽培,产量提高了,但质量下降较大,造成玫瑰香、泽香葡萄的商品率差、经济效益低。近几年,我们从葡萄园的综合管理入手,采取小棚架栽培,合理整形修剪,减少负载量和果穗套袋等措施,使葡萄产品的外观、内在质量均有了较大的提高,销售价格不断攀升,收入进一步提高。据大泽山、店子等镇葡萄园调查:每666.7平方米玫瑰香产量控制在1500千克左右,泽香产量控制在3000千克以内,可获…  相似文献   
22.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1995年开始,平 度市果树技术推广站、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 等单位联合组织有关葡萄专家,立足于“保产”、 “增效”两个主题,对葡萄的良种改接技术进行了 研究。经过多年大量的对比试验,最后总结出了 既改接葡萄更新良种,又不影响葡萄产量的保产 增效改接技术。通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 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改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长葛市动物检疫站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畜牧业和动物检疫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立足本地实际,以“三项制度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动物检疫工作的新路子,在全市初步建立了网络化、程序化、制度化动检管理新秩序,开拓了全市动检工作的新局面,推动了全市畜牧业经济  相似文献   
24.
温室葡萄连年丰产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7年开始 ,我市进行了温室葡萄连年丰产技术试验 ,至 2 0 0 0年全市温室葡萄面积达到 133 3hm2 ,其中冬暖式温室 80hm2 ,春暖式温室 5 3 3hm2 。取得了春、夏定植 ,当年扣棚 6 6 7m2 产量15 0 0kg ,第 2~ 4年 6 6 7m2 平均产量 182 5kg的效果。现将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 温室结构1 1 冬暖式日光温室 温室座北向南 ,东西向 ,东西长 5 0~ 6 0m ,南北宽 7~ 9m ,脊高 2 7~ 3m ,后墙高2 2~ 2 4m ,厚 1m ,棚面上覆盖无滴膜 ,膜上覆盖草帘。1 2 春暖式日光温室 温室南北向 ,长 6 0~ 80m ,宽 10~ 12m ,拱…  相似文献   
25.
南果梨周年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南果梨干物质积累特征和氮磷钾养分周年动态积累规律,为南果梨优化施肥量和施肥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12年生南果梨树为试材,采用田间采样和树体分解方法,分别于萌芽后10 d(萌芽期)、 30 d(花期)、 65 d(幼果膨大期)、 100 d(果实膨大或新稍停止生长期)、 130 d(果实着色前)、 155 d(果实采收期)、 185 d(采收后)、 210 d(落叶前)8个生育期,选干周和树高一致的3株树,将树体连根从土壤中挖出,分出果实、 叶片、 枝条、 主干、 主根、 侧根、 须根,各器官单独称重,并取200 g左右的鲜样按清水、 洗涤剂、 清水、 1%盐酸、 3次去离子水冲洗、 杀青、 烘干后,电磨粉碎过0.15 mm筛,测定样品中氮、 磷、 钾含量。【结果】1)南果梨周年生育期内,树体干物质当年净积累量为18.4 kg/plant,干物质累积速率出现两次累积高峰,分别是幼果膨大期(0.15 kg/d)和采收期(0.11 kg/d)。2)南果梨树体总氮周年积累量为154.0~301.0 g,新生器官为0~116.2 g,果实膨大期达到最高;多年生器官氮积累量为154.0~194.8 g,落叶前达到最高。3)南果梨树体总磷周年积累量为17.1~37.2 g,果实着色前最高。其中新生器官为13.7 g,果实采收期最高;多年生器官为17.1~24.9 g,果实转色期最高。4)南果梨树体总钾周年积累量为27.9~174 g。新生器官钾为97.3 g,采收期最高;多年生器官钾为27.6~76.6 g,落叶前最高。5)产量大约为17 t/hm2的12年生南果梨从萌芽到落叶前树体当年氮磷钾的单株净累积量分别为146.2、 20.1、 146.1 g,折合1000 kg果实经济产量需吸收氮(N)、 磷(P)、 钾(K)5.4、 0.7、 5.4 kg。【结论】南果梨周年干物质单株积累总量为41.4 kg,当年净积累量为19.7 kg。南果梨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花期到果实膨大期和果实转色到落叶前,分别占47.3% 和47.5%。南果梨从萌芽到落叶前氮、 磷、 钾的单株净累积量分别为146.2、 20.1、 146.1 g,每1000 kg果实经济产量需吸收氮(N)、 磷(P)、 钾(K)5.4、 0.7、 5.4 kg。从开花到果实膨大期和从果实着色到采收后30天对氮吸收分别占总氮累积量的39.0%和49.0%,而磷、 钾的累积从萌芽到开花较快,到果实膨大期磷的累积达67.4%,钾的累积达65.1%,果实膨大期是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6.
我国是全球丝绸出口大国,桑蚕发展种植水平直接关系到产量,关系到蚕茧丝贸易的经济体制发展。以新技术、新产品标准,快速加强蛋白桑种植的发展,分析砂砾地蛋白桑种植管理经营体制,加强桑蚕产业的资源开发,增强桑蚕生产效益的推广建设,培养专业的蚕桑技术人才,探索专业的养桑模式,促进桑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种植中的缺陷,提高桑蚕产业生产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7.
种猪企业在实际育种中会面临单个品种(例如杜洛克)数据量稀少的情况,利用其他品种数据量的优势,将品种作为固定效应可以提升育种值估计准确率。此外,多性状一步法可以利用性状间的遗传联系提升育种值计算的准确率,也被企业视作重要的育种方法。本研究以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性状一步法(ssGBLUP)与单性状一步法育种值预测的准确率,以及多品种联合计算与单品种独立计算育种值预测的准确率。研究包括3个品种、5个生长性状和3个繁殖性状以及超过8 000头的芯片数据,利用BLUPF90+软件计算育种值以及标准误差(SE)。结果表明,对于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多性状在ssGBLUP、GBLUP和BLUP方法上的育种值准确率均优于单性状3%~15%;当参考群数量<500头时,多品种联合计算能获得比单品种独立计算更高的育种值准确率。表明在实际育种中,单品种数据量小于500头时,可以采用多品种联合计算育种值,随着数据量增大到1 000头时,应该切换回单品种独立计算;在算法和算力满足的情况下,多性状在育种值准确性上优于单性状。  相似文献   
28.
29.
甜樱桃幼树通过正确整形修剪可尽快扩大树冠、早成花、多结果,但在整形修剪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大枝、长枝开张角度不及时;树冠外围抽生大量长枝,内膛光照差,中短枝上的花芽分化不良;纺锤形树体主枝单轴延伸,开张角度后枝条萌芽率高,成枝力低,形成的健壮带花芽的叶丛枝少;长枝短截后产生的强旺枝疏除过多,伤口大而多,愈合时间长,易引起剪口失水、死芽或流胶溃烂;枝条短截时剪口芽留在花芽上,纯花芽开花结果后无叶芽抽枝,其上的果实营养不足,果个小,品质差,枝条干枯。  相似文献   
30.
猪瘟又称猪霍乱、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定为国际检疫对象,是危害我国养猪行业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随着我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变化,猪瘟也表现出非典型化、新生仔猪的先天性感染、混合感染严重、免疫失败等新的发病形式。为加强对猪瘟的防控,笔者着重论述了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发病新特征,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