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114篇
农学   157篇
基础科学   88篇
  91篇
综合类   782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462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1 毫秒
51.
推广绿色植保技术是新世纪植保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植保技术,是指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无污染的生物灾害监测控制技术,即环保型的植保技术。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在预防和治理农业生物灾害的同时确保农产品和农业环境不受污染,确保农民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传统的数量型自足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市场农业转变后对植保防灾减灾工作提出的更迫切、更严格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植保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攻方向。从河北省农业病虫灾害的发生状况、农民的防治效益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看,推行绿色植保势在必行。1推进绿色植保是新世纪植保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必然趋势1.1推行绿色植保是植保防…  相似文献   
52.
 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和二体中国春作为母本与Orofen杂交。选择出所有类型的单体杂种F1植株,令其自交结实。在温室内(10-25℃)用秆锈菌小种21C3和34C2的单孢菌系分别接种鉴定各杂交组合的F2代苗期的抗性分离表现。对小种21C3,除2D和6D之外,其它单体类型和二体对照的F2代都符合抗病15:1感病的分离比例;对小种34C2,除2D之外,其它单体类型和二体对照的F2代都符合抗病3:1感病的分离比例。用Orofen与含有国际上已定位于2D和6D染色体上的已知Sr基因的品系(或品种)杂交。对小种21C3,Orofen与含有Sr5和Sr6的单基因系的杂交F2未分离出感病的植株;对小种34C2,只有与含有Sr6的单基因系的杂交F2代未分离出感病的植株。这表明,Orofen在2D染色体上含有Sr6,它兼抗小种21C3和34C2,分别提供0-1;1++x-和;1-;1++x-的抗性效应;而在6D染色体上携带抗病基因Sr5,它只抗小种21C3.控制0-;1-的侵染型。对无毒性的小种,Sr5对Sr6的抗病效应是上位的。  相似文献   
53.
为了了解植酸酶在包埋状态下酶活及酶性的变化,分别对酶的释放情况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包埋酶释放出的酶活逐渐上升(P<0.01),60min时达到最大值;而未包埋酶释放出的酶活逐渐下降(P<0.01),60 min时达到最小值.包埋酶和未包埋酶在30、40、50、60、70、80、90和100℃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残留的植酸酶活力下降(P<0.01).对于包埋酶,当温度升高到70℃时,植酸酶相对酶活仍保持在93%(P>0.05);当温度升高到80℃时,植酸酶的相对酶活才明显下降(P<0.01),不过在100℃时,仍能保持67%的酶活(P<0.01).对于未包埋酶,当温度升高到60℃时,植酸酶相对酶活明显下降(P<0.01);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植酸酶相对酶活仅有23%(P<0.01).通过在统一温度条件下,对包埋酶和未包埋酶处理组的相对酶活的对比发现,在50℃以下时,二者差异不显著,当温度超过60℃时,包埋酶的相对酶活极显著高于未包埋酶.  相似文献   
54.
随着养鹅业的不断发展,鹅的疾病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传染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治疗也较困难,给养鹅业带来较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笔者就鹅常发的传染病及其防制介绍如下: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通过消化道传染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出壳后4~20日龄左右的雏鹅。1.1症状潜伏期为3~5d,最急性型,7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常呈最急性,往往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型,15日龄以下发病的雏鹅一般为急性。病鹅精神萎顿,缩头松毛,步行艰难,离群独处,打瞌睡,继而食欲废绝,喜饮水,严重下痢,排灰白或淡黄绿色并混有气泡的稀…  相似文献   
55.
雏鹅的成活率,是直接关系到养鹅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笔者对辽西地区5个较大的养鹅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引起雏鹅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有:环境因素,约占雏鹅死亡率的46.5%;饲养管理不当,约占雏鹅死亡率的53.5%。1引起雏鹅发生死亡的因素1.1环境因素⑴温度低温是引起雏鹅死亡的重要因素,因为刚出生的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特别怕冷。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就会相互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容易因过热、挤压发生窒息而死亡。在拥挤扎堆的情况下,人工将拥挤成堆的雏鹅拨散,雏鹅又…  相似文献   
56.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有效的进行防控,是减少该病的发生,提高产奶量的关键。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控,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是:1确保环境卫生⑴确保奶牛舍内有良好通风系统,并保证其正常运转。⑵在设计牛床时,要合理,确保大小合适,并能够垫有足够的垫料。⑶要保持奶牛适当的饲养密度,防止密度过大。⑷定时清除牛床及运动场牛粪便及赃物,保持清洁。⑸尽量避免奶牛受到各种不良的刺激,尤其要防止受到电的刺激。2对挤奶设备的要求⑴要正确使用挤奶设备,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⑵挤奶设备系统,要有足够的尺…  相似文献   
57.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从局部问题上升到整体问题,从经济问题上升到社会问题,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生存与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58.
张书剑 《饲料研究》2007,(12):58-61
抗菌肽以其优越的特点,如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选择性杀灭病原体,水溶性好和耐热性能高等,在渔业养殖上有取代抗生素的趋势。文章综述几种鱼类抗菌肽的种类及其生物学活性、抗菌机制、抗菌肽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一些分子生物手段在此方面的研究应用,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9.
大樱桃是北方落叶果树中果实成熟期最早的树种,采用设施栽培更能发挥其早成熟的特性。近几年,随着栽培技术的逐步完善和提高,出现了许多丰产高效的实例。但也存在着管理不规范、技术运用不合理,出现“满树花不坐果”等问题。根据多年调查和实践,现将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及栽培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浅述如下,供参考。1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1.1栽培品种单一或授粉树配置不当大樱桃大多数品种不能自花结果,栽培时品种单一,缺少授粉树或授粉树配置不当,授粉不亲和等,都会影响授粉受精质量,造成只开花,不坐果。1.2树体营养不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根系浅…  相似文献   
60.
东亚飞蝗的长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飞蝗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主要受残蝗面积、密度和降水条件的影响;库、湖蝗区的宜蝗面积主要受库、湖水位的影响。同时,东亚飞蝗的发生期主要受蝗卵发育期温度条件的影响。利用上述因子分别对东亚飞蝗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及密度、3龄盛期进行预报,简便易行,准确可靠,时效性强,对指导防治工作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