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平衡批处理法,研究了模拟根系分泌物——酒石酸溶液的浓度(0~80 mmol L-1)、pH(2.5~7.0)对酸性磷酸酶在针铁矿、高岭石及黄棕壤和砖红壤胶体(<2μm)上的吸附及比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当酒石酸浓度由0 mmol L-1(作为对照)升高至80 mmol L-1时,酸性磷酸酶在供试土壤胶体和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先急剧降低(0~5mmol L-1之间),后逐渐达到平衡;以羟基化表面为主的针铁矿对酸性磷酸酶的吸附百分率受酒石酸浓度的影响最大,吸附百分率从对照的96.2%降至80 mmolL-1酒石酸浓度时的33.7%,其他以层状铝硅酸盐矿物为主的供试土壤胶体和高岭石则受影响较小,吸附百分率从对照的76.3%~60.6%降至80 mmol L-1酒石酸浓度时的56.2%~41.6%。酸性磷酸酶在酒石酸体系中的最大吸附pH点均在该酶的等电点酸侧,这可能与酒石酸对矿物表面的电荷性质改变有关;酒石酸体系中,针铁矿上酸性磷酸酶的比活性远高于其它供试土壤胶体,该酶的最适比活性点随胶体类型的不同而无变化或有所高移。  相似文献   
92.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不仅是胚胎体外生产的关键一环,还可以为体细胞核移植提供受体卵母细胞.卵母细胞的成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因素众多,成熟率通常为40%~80%,优化培养条件是提高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成熟率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质量的关键,大量的研究者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细胞因子来促进卵母细胞成熟[1].文献报道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干细胞因子(SCF)用于小鼠、绵羊和人的细胞培养中取得了较理想效果[2],但未见将三种成分用于山羊的报道.本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浓度GDNF、LIF、SCF及其不同组合对山羊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拟优化培养条件,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  相似文献   
93.
禽脑脊髓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禽脑脊髓炎(AvianEncephalomyelitis,AE)是由细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病毒属(Enterovirus)的禽脑脊髓炎病毒(AEvirus,AEV)引起的,以主侵幼鸡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非化脓性脑炎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对养鸡业特别是种鸡饲养业造成了极大危害。自1991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分离并建立了AEV-NH937株,系统描述了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的成年鸡、雏鸡、鸡胚的病理变化,人工感染后AEV在鸡体内的动态分布,并制备出琼扩抗原和灭活油乳剂疫苗用于临床检测和预防,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分子免疫学研究证明:在抗AEV-NH937株感染中体液免疫发挥重要作用,而在脑组织以CD8 T淋巴细胞(CTL,细胞毒性T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进行细胞毒作用;各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在围管性浸润形成期间表达显著或不显著;淋巴细胞和脑组织细胞在病情严重时均凋亡显著;IL-8和MIP-1β趋化因子的变化与围管性浸润的形成同步。  相似文献   
94.
水貂阿留申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慢性经过为其基本表现形式,急性死亡亦偶尔可见。本病广泛流行于养貂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陆续从国外引进种貂,和国内貂场场际间的种貂交流,近年来我国许多貂场也有本病流行。该病发病率高,病貂繁殖率显  相似文献   
95.
研究通过同源比对查找GAPDH基因的保守区,运用逆转录PCR和同源克隆技术从玉米叶片中克隆出GAPDH2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qRT-PCR分析两个玉米品种登海605和蠡玉35幼苗叶片中GAPDH2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和ABA 处理下的表达特性,利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对登海605和蠡玉35幼苗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的GAPDH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mGAPDH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014 bp,编码337个氨基酸。ZmGAPDH2蛋白分子量为36.53 kDa,属于亲水性蛋白。生物信息分析发现,玉米 ZmGAPDH2 蛋白和单子叶植物小米 GAPDH2 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4.66%。qRT-PCR分析表明,ZmGAPDH2在登海605和蠡玉35叶片中均能被ABA和PEG处理诱导表达,登海605在NaCl和蠡玉35幼苗在低温处理下其表达量均有所下降。干旱对登海605和蠡玉35幼苗叶片中ZmGAPDH2蛋白表达量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6.
浅谈农业推广对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咨询服务工作,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部分。通过农业推广,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7.
为验证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2018年在安徽庐江、广西合浦和重庆涪陵开展了田间防病示范.结果表明,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制剂用量50、60g/667m2处理对稻曲病具有较高防效,达77%以上,又以60 g/667m2处理的防效最高,在各试验点防效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8.
FTO基因在不同品种鸡胚胎与生长期骨骼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清远麻鸡和隐陛白羽鸡为试验素材,研究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FTO)在2个品种胚胎期与生长期胸肌和腿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差异。结果表明,在胸肌组织中,FTO在两品种不同发育时期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在清远麻鸡,16胚龄时FTO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胚龄,出雏后l周达最高,8周时显著下降(P0.05);在隐性白羽鸡,FTO在20胚龄时表达骤然升高,在l周龄时呈现表达高峰,但8周时仍维持高表达水平。在20胚龄、1周和8周时FTO在隐性白羽鸡胸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清远麻鸡。在腿肌组织中,FTO在两品种胚胎期及生长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也不同。FTO在清远麻鸡12胚龄时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胚龄,出雏1周后FTO的表达相对稳定,各周龄间无显著差异;在隐性白羽鸡中,腿肌中FTO在20胚龄时表达量显著升高,这一高表达状态持续至出雏后8周,但FTO只有在8周时隐性白羽鸡腿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清远麻鸡。综合FTO在两品种的胸肌和腿肌组织中的发育模式研究表明,FTO在鸡胚胎期和生长期骨骼肌中的表达存在显著的品种和组织差异性。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FTO对鸡肌肉发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量的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转基因植物作为一种生物反应器将在生物工艺学上得到应用,其目的是为了生产和传输外源蛋白。但是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量低,为此,从几个方面介绍了提高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究鸡血管活性肠肽受体基因(VIP1和VIP2)和多巴胺受体基因(DRD1)多态性与性成熟的关系,采用PCR-SSCP和SNPs测序验证等方法对优质肉鸡F系287个个体进行了性成熟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VIP1基因处发现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73352处C→T的突变,68818处T→C的突变;VIP2基因发现1个突变为36 127处A→G的突变。DRD1基因发现3个突变位点,分别为201处C→T的突变,208处A→G的突变及255处A→G的突变。与性成熟的关联性分析表明,VIP1基因73 352处的基因突变与冠高、冠长、冠重和睾丸重显著相关(P0.05),而与生长激素GH、睾酮激素TEST差异不相关(P0.05);VIP2和DRD1各处基因突变与性成熟相关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显著(P0.05),但都与生长激素GH和睾酮激素TEST差异不相关(P0.05)。结果提示说明,VIP1、VIP2和DRD1基因可作为性成熟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