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采用分光光度和盆栽方法,分别测定长枝木霉菌T115D对大豆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T115D发酵液的不同处理均可诱导大豆叶片PAL、POD、PPO、SOD和CAT的活性增强,并且比单独接种疫霉菌处理的酶活持续时间长、峰值高;提前接种木霉有孢子发酵液后,第2 d再挑战接种大豆疫霉菌的处理诱导效果最好,PAL、POD、PPO和CAT 4种酶的活性在处理后第5 d达到最大值,分别是Petri培养液对照处理的2.5、6.6、4.8和3.5倍。菌株T115D发酵液不同处理均可降低大豆疫病的发生。发酵液喷雾处理中,提前1 d接有孢子发酵液,第2 d接大豆疫霉菌处理的防效最好,其防效为73.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发酵液灌根处理中发酵液和疫霉菌同时灌根处理的防效最好,其防效为51.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菌株T115D发酵液不同接种量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以接有孢子的发酵液15 mL最高,防效为达70.9%。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东方百合杂交系在有加热设备的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和三面墙一面坡的节能温室中栽培技术的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在5.1节、10.1节、春节期间开花,结论是在西安地区周年供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
[目的]筛选最佳的稻瘟菌SSR—PCR反应体系。[方法]利用正交设计对稻瘟菌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TaqDNA聚合酶、Mg2+、模板DNA、dNTP、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并进行退火温度梯度试验筛选最佳的退火温度。[结果]稻瘟菌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为:反应总体积为20μl,raqDNA聚合酶1.0U,Mg^2+ 2.0mmol/L,DNA100ng,dNTP50la,mol/L,引物(ms355~356)0.4μ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8.5℃。在此体系下可从稻瘟菌材料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00bp左右清晰的目的条带,说明该体系稳定,适用于稻瘟菌基因组DNA的SSR标记。[结论]该研究为稻瘟菌的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对施保克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130个稻瘟病菌菌株对施保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菌株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最敏感的是双鸭山地区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0.040 81 μg·mL-1;最不敏感的是鸡西地区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0.064 89 μg·mL-1;同时,确定稻瘟病菌对施保克敏感性基线为0.049 17 μg·mL-1.  相似文献   
95.
根据已公布的PWL家族基因序列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 对329个采自2016年及2017年黑龙江省各稻区的水稻稻瘟病菌单孢菌株DNA进行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研究了水稻稻瘟病菌中PWL家族基因的组成及变异特征?结果显示, PWL2与PWL4在黑龙江省各稻区稻瘟菌中均有分布且稳定存在, 出现频率分别为73.86%与73.25%; PWL3出现频率为40.73%; PWL1在329个菌株DNA中均未扩增出目的条带, 再次验证了PWL1在水稻的稻瘟病菌中显示为完全缺失?对部分菌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发现, PWL2?PWL3和PWL4基因编码区在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菌株中的主要变异为点突变, 且引起氨基酸的突变?  相似文献   
96.
为明确稻瘟病菌杂交后代对水稻致病性的遗传规律,以亲本菌株HLJ6122和KA3杂交产生的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将其接种于14个单基因系抗性水稻品种,对杂交后代进行毒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64个杂交后代菌株呈现显著的毒性分离,共出现53种毒性类型,无毒性/毒性分别表现为1∶1、1∶3、3∶1、15∶1。菌株KA3分别对IRBLi-F5、IRBLta-K1、IRBL12-M、IRBLta2-Pi持有1个无毒基因;对品种IRBLa-A、IRBLzt-T、IRBL7-W、IRBLkm-Ts、IRBL20-IR24持有2个无毒基因。64个后代菌株对品种IRBLk-Ka、IRBLz-Fu、IRBL19-M、IRBLb-B、IRBLkp-K60无毒性/毒性也符合1∶3,但2个亲本菌株HLJ6122和KA3对供试水稻品种致病性相同,因此难以判断无毒基因的来源。  相似文献   
97.
为了明确三种药剂对水飞蓟软腐病菌的抑制能力,通过分析药剂的最低抑制浓度和对抑制圈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青霉素钠对于水飞蓟软腐病菌综合抑制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98.
99.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了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叶黄素稳定性的变化。研究发现,生产过程中叶黄素的损耗主要发生在高温灭菌阶段和喷雾干燥阶段,通过比较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叶黄素含量的检测结果得出,喷雾干燥阶段叶黄素损耗>高温灭菌阶段>均质阶段>浓缩阶段。货架期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叶黄素损失率越高。马口铁罐中叶黄素的保留率>PE铝箔软包装>纸袋包装。  相似文献   
100.
为明确黑龙江省粳稻品种中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类型、评价品种及抗瘟基因利用价值,利用8个已克隆主效抗性基因PitaPiaPiz-tPibPikmPi9PiiPid3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结合402个黑龙江省各稻区的菌株接种供试品种的抗性表型,对20个黑龙江省粳稻品种的抗性基因型及抗病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ia检出率最高,20个粳稻品种均检测到该基因,其次是PitaPiz-t,检出率为80%;PiaPitaPiz-tPikmPi9在不同生态型品种育种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PibPiiPid3在不同生态类型品种间分布存在差异,仅在第1积温带的品种中发挥较好作用;唯一携带Pid3且具有Pita+Pia+Piz-t+Pib+Pii+Pid3基因型的龙洋16抗性表现最好,抗性频率高达93%;携带Pita+Pia+Piz-t基因组合的品种均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对黑龙江省粳稻品种的抗瘟贡献较大。揭示了黑龙江省20个粳稻品种的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类型及其对稻瘟病抗性的贡献,为寒地水稻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筛选和广谱抗病基因的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