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94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15篇
  96篇
综合类   554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26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本文论述金寨县板栗生产的潜在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应对入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2.
通过3因素,每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结论:种子处理因素对平均成苗率产生极显著影响;施用基肥和追肥处理对苗木高生长产生极显著影响,而且追肥〉基肥处理;追肥对苗木地径生长也产生显著影响。每667m2施复合肥25kg、腐熟的菜枯200垤作基肥、将种子与湿河沙按1:2的比例混合进行低温层积贮藏、追施尿素15kg/667m2这样的组合是用南方红豆杉种子培育优质壮苗的最优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93.
将废活性炭用水洗净后,在110℃烘箱中干燥4h,然后将其按不同温度和时间在马福炉中加热和冷却,采用碘量法测定活性炭对碘的吸附率。分析活性炭的脱色能力,找出实验最佳方案,最后利用糖浆脱色实验与新的活性炭比较。实验结果,经过再生的活性炭脱色能力达到原来的73.53%(脱色率比较),脱色糖浆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与新的活性炭相当。  相似文献   
94.
红菜头 ,学名根 菜 (Beta vulgaris var.rapaceaK och) ,原产地中海沿岸。它的肉质根为色泽鲜艳的紫红色 ,是欧美各国西餐中盛行的点缀材料。其肉质根除供实用外 ,在医药上还用于治疗吐泻和驱除腹内寄生虫。近几年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红菜头在我国的栽培面积也不断增加。但由于采种技术不规范 ,导致红菜头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影响了产品上市的商品质量 ,从而影响了该作物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1 品种选择红菜头的种类较多 ,依据肉质根的形状有扁圆形、球形、卵圆形、圆锥形等。一般以扁圆形种类为好 ,如洛阳农科所选育的玫瑰红 …  相似文献   
95.
垃圾复混肥对玉米生产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小区和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配制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玉米生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用垃圾复混肥中的氮量约为商品复合肥纯氮量的一半时,玉米小区经济产量和盆栽生物量分别比不施肥增加29.73%和184..8%,比商品复合肥减产3.51%和18.89%;垃圾复混肥施用量与复合肥纯氮量相等时,分别比不施肥增产38.58%-51.93%和262.0%-239.3%,比商品复合肥增加3.07%—13.00%和3.07%,其增产效果显著。长期施用垃圾复混肥还可以补充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6.
秸秆菌糠在肉羊育肥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年产食用菌4.5×106左右[2].食用菌生产后的下脚料——菌糠,其成分主要是食用菌的菌丝残体和经食用菌分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含丰定的氨基酸、菌类多糖和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相当于糠麸类饲料[2,3].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猪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体外培养模型.[方法]从猪外周新鲜血液中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通过贴壁法获得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采用重组猪的集落共刺激因子(rpGM-SCF)和重组猪的白细胞介素4(rpIL-4)双因子诱导及脂多糖(LPS)刺激成熟法,收集不同时间段的细胞,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表面分子表达率及其对FITC-dextran的吞噬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细胞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经体外诱导的D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LPS刺激的DC表型分子CDla、CD80、CD86、SLAⅡ、CD172a与LPS未刺激的DC有明显增高,其吞噬能力有所下降,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能力有所增强.[结论]该试验成功建立了猪MoDC的体外诱导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猪MoDC在机体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喷灌模式下冬小麦耗水规律及喷灌水量与产量的关系。[方法]在冬小麦不同时期喷灌,探讨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的分蘖动态及日耗水量、水分生产率的变化。[结果]各处理返青期到收割期的土壤水分变化最大,各处理拔节期后的土壤水分差异较大。各处理冬小麦的日耗水量在拔节期到灌浆期达到最大值,为4.25mm。各处理的冬小麦分蘖大体上都呈"几"字形变化,并验证了小麦分蘖动态与产量的关系。拔节-抽穗和抽穗-扬花期为冬小麦的需水关键期,此时多灌10mm水可提高产量400kg/hm2。产量最高处理的水分生产率为1.98kg/m3,不是最高但最经济。[结论]喷灌条件下需水关键期灌水和灌水量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原因。灌水量相同时拔节-抽穗期灌水更能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
佛香茶与大叶茶香气特征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GC/MS法分析了佛香茶与大叶茶的香气组成。结果表明,佛香茶与大叶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如下:佛香茶是芳樟醇、α-松油醇、香叶醇、橙花醇、橙花叔醇;大叶茶是芳樟醇、十六碳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α-松油醇、香叶醇。佛香茶与大叶茶的香气成分最高的都是芳樟醇,但是,两者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及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两者香型类似率为0.4336。  相似文献   
100.
一、品种来源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以P17为母本,超产2号为父本杂交育成,2003年1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二、特征特性1、生育日数146天,在吉林省属晚熟品种,需≥10℃有效积温3000℃。2、植株性状株高105cm左右,株型紧凑,茎叶浓绿色,剑叶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