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近些年来,犬发生车祸的事件呈上升态势,骨折成为犬病的一个新形势。笔者将3例因车祸而造成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的诊治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病犬l:京巴犬,流浪犬,年龄不详,5.9千克,病程约十几天,据  相似文献   
22.
对临床1例后肢跛行的小型博美犬,经X光摄影确诊为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在常规大小的内固定器械难以配比的情况下,采用克氏针进行髓内固定治疗股骨中段骨折,最终取得成功。结果表明,对于小型犬长骨类骨折,克氏针髓内固定不失为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3.
对2007~2009年间发生于扬州大学动物医院门诊的犬猫消化道异物梗阻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在56例临床统计病例中,胃肠内异物梗阻最多,约占55.4%;其次为口腔内异物梗阻和食道内异物梗阻,分别为28.5%和16.1%。异物类型以动物骨骼类居多,其次为金属异物、塑料、布带、棉线等。发病犬猫以1岁以下的居多,其中大部分患病动物平时均有异嗜现象。不同位置及不同异物类型引起的梗阻,其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即使相同位置与异物引起的梗阻,因发病时间及品种不同,其临床表现亦存在差异。根据问诊、触诊等一般临床检查结果,结合X-线平片或X线造影方法最终得以确诊。对56例犬猫消化道梗阻,分别采取了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方法,最终成功治愈53例,治愈率为95%左右。  相似文献   
24.
子宫蓄脓是发生在成年母犬的一种常发病,给犬的饲养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近两年根据该病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症状初步诊断出门诊接触的35例子宫蓄脓疑似病例,经X-线摄影对患病犬子宫角对应的区域进行拍片,均可见患病犬子宫角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大大提高了该病的确诊率。同时,经X-线摄影提示,根据患病犬不同的发病情况分别进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摘除,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鹅细小病毒(C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可致鹅鸭发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Bames,1997)。60年代,在欧洲许多国家报道了一种能致小鹅雏、番鸭高度死亡性的疾病,此病称为Derzsy病(Derzsy等,1970)。该病原体被确定为一种细小病毒(Schettler,1971),1978年建议将此病称作鹅细小病毒(GPV)病。  相似文献   
26.
27.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中毒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引起的以消化机能紊乱、全身浆膜出血、肝脏黄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曲霉广泛分布于自  相似文献   
28.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中以种群规模进行特定交流的方式,通过这一机制,细菌以多细胞形式发挥不同生物学功能。群体感应参与对致病菌毒力因子表达、与宿主互作、抗生素耐药性及细菌素合成等方面的调控,与细菌生理特性密切相关。大肠杆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菌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导致人与动物严重腹泻或肠道外疾病。群体感应与大肠杆菌密切相关,现将大肠杆菌群体感应系统分为5类,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大肠杆菌致病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9.
为进一步研究犬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特征以及为临床上犬的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提供参考,针对江苏省连云港市某犬场的柯基犬和斗牛犬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例,采用病史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测、病理剖检以及组织切片制作、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等方法,对中毒犬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中毒犬白细胞均高于正常值,肝脏病变严重,胃肠黏膜出血,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柯基犬死亡率高达24%。结果表明:该场犬发生了以肝脏病变为主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30.
正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又称口腔鳞癌,是口腔癌的一种病理分型。OSCC起源于口腔角化细胞,是犬口腔肿瘤中第二多发的恶性肿瘤,仅次于黑色素瘤[1]。OSCC常发生于舌、牙龈、上颌窦等部位,早期常表现为表面粗糙的口腔黏膜白斑,随后发展为乳头状或溃疡状。尽管它的相对转移率只有20%,但生长迅速,常可侵入临近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且极易复发[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