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7篇
  12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影响葡萄花药愈伤组织产生和分化频率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葡萄花药培养能产生体细胞胚。体细胞胚的诱导及其频率高低与材料基因型、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对花药进行低温和药物处理不能明显地促进体细胞胚胎发生,但通过改进培养基成份,添加AgNO_3和用液-固培养均能促进葡萄花药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供试的14个基因型材料中仅有3个能产生体细胞胚,而体细胞胚仅部分能萌发成正常苗。  相似文献   
22.
1.节水灌溉移栽至返青期,灌水3~5厘米,缓苗促蘖.分蘖开始至分蘖盛期,以浅、湿为主,即前水不见后水,每隔2~4天灌1次浅水,田面保持2~3厘米水层,土壤0~5厘米表层保持水分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23.
柑桔黄龙病的常规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为柑桔黄龙病的早期诊断和寄主体内病原菌的动态监测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检验检疫技术。【方法】利用亚洲韧皮杆菌核糖体蛋白基因rplJ/rplL设计了2对PCR引物CQULA03F/CQULA03R、CQULA04F/CQULA04R和1条TaqMan探针CQULAP1,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常规PCR和TaqMan探针法、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法两种荧光定量PCR(共3种)反应体系;确定了3种体系各自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据此对3种体系进行了比较;从2004年7月到2005年5月还利用常规PCR和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体系完成了对柑桔黄龙病病原菌在寄主体内的周年变化的动态监测。【结果】两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比常规PCR高出至少2~3个数量级,而TaqMan探针法由于使用了杂交探针,其特异性尤其可靠,另外两种定量PCR较小的产物片段使得它们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加上荧光定量PCR方法本身受污染可能性小、操作简便等固有优势,使得前者更适合于柑桔黄龙病的检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2种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为柑桔黄龙病的病害早期诊断以及柑桔黄龙病病原菌近缘种的甄别提供准确、灵敏、快速的检验检疫技术。  相似文献   
24.
两种测定苜蓿芽多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了苜蓿芽多糖(MSP)含量,并比较了2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的MSP含量分别为(2.76±0.46)%和(3.17±0.88)%,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由于苜蓿芽提取液的颜色在苯酚-硫酸法测定波长下具有一定的吸光度,使其结果偏高,因此采用该方法需要对提取液进行脱色处理,而蒽酮-硫酸法测定结果更符合实际值。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4.18±5.00)%和(99.40±3.51)%,回收率相对标准差分别为5.31%和3.53%,说明苯酚-硫酸法用于测定苜蓿芽多糖含量灵敏度更高、重复性更好。  相似文献   
25.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区的重要检疫性细菌病害之一,严重阻碍柑橘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果树感病后轻者影响产量和品质,重者则造成整株树枯死,对于严重发病的产区只有将病树挖除烧毁,被称为柑橘上的“癌症”。病区内新植幼树极易感病,一旦发病就会导致树势衰弱,而成年果树感病较轻,发病后还可维持2~3年时间,但若管理不善,果园几年之内就完全失去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6.
将15只成年小尾寒羊母羊随机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2组为试验组.对照组羊只仅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羊在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油菜籽和红花籽进行饲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平均采食量红花组和油菜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9%和6.5%;平均日增重油菜组和红花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1.7%和21.9%;料肉比红花组和油菜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1.2%和34.4%.胴体品质中仅屠宰率油菜组显著高于红花组,其他指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羊肉常规营养成分中水分、干物质、粗灰分和粗蛋白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粗脂肪含量油菜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组的效益最好,为17.96元/只.  相似文献   
27.
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它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做大农区畜牧业的现实选择,也是理顺农牧关系,解决林牧矛盾的根本切入点。农村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可以由此得到解决。应该说,这步棋走对了,可以收到一着走对,全盘皆活的效果。──推动退耕种草迅速发展。今春,全县落实退耕种草20万亩以上,逼近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5,真正实现了粮经草“三元结构”,“立草为业”成为现实。──使秸秆转化更显迫切。目前,全县落实玉米种植面积25万亩,另有近5万亩的英红玉米。玉米种植面积加上退耕种草面…  相似文献   
28.
家蚕幼虫后部丝腺是合成和分泌丝素蛋白的重要器官。为从蛋白质水平探究不同家蚕品系产丝量差异的原因,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选取3个产丝量有较大差异的家蚕品系Ndx、大造和21-872为材料,通过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各品系5龄第5天幼虫后部丝腺表达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查找与丝蛋白合成相关的蛋白质。结果表明,茧丝突变品系Ndx后部丝腺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普通丝量品系大造和高丝量品系21-872有差异,差异表达蛋白种类主要为应激反应相关蛋白、能量相关蛋白、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和一些酶类,其中核糖体磷酸化蛋白P0和P2、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丝素轻链蛋白Fib-L以及丝素蛋白P25等在Ndx后部丝腺的含量明显低于其它2个品系。推测在茧丝突变品系Ndx的后部丝腺中,上述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不能正常吐丝结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河西绒山羊性别、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间的关系,对1~4岁的198只河西绒山羊的产绒性能和绒纤维直径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间产绒量差异显著(P<0.05);羯羊的产绒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随年龄增长母羊和羯羊的产绒量均呈上升趋势,在2~4岁保持稳定(分别维持在359.09~392.33g和454.75~503.149),差异不显著(P>0.05);绒纤维直径在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间差异显著(P<0.05);母羊和羯羊的绒纤维直径在1岁时最细,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随年龄增长绒纤维直径逐渐变粗,24岁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维持在15.17~15.54 μm和15.27~15.81 μm.由此可见,河西绒山羊产绒性能和绒毛品质在2~4岁处于最佳阶段.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特克塞尔羊和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榆中地区的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种羊的妊娠期分别为:149.71 d和149.18d,与国内肉羊的平均妊娠期150d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羊的平均产羔率均较高,分别为132%和133%;特克塞尔羊和无角陶赛特羊单羔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双羔初生重(P<0.01);不同性别之间,公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母羊(P<0.01),同性别之间,特克塞尔羊单羔公、母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双羔公、母羊初生重(P<0.01),无角陶赛特羊单羔母羊显著高于双羔母羊(P<0.05),单羔公羊初生重高于双羔母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两个品种的羊在甘肃榆中地区具有良好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