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1.
北方粳稻品种类群划分及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国内粳稻的类群划分及亲缘关系还鲜有RAPD分析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8个北方粳稻品种进行了分类和亲缘关系研究,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21个引物用于PCR反应,共在146个位点上扩增出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位点数为6.95个,多态性位点104个,多态性比率为71.23%,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其中,有15个引物具有单一标记条带或特异缺失条带,共可鉴别10个品种。应用SPSS11.5分析软件对18种供试材料进行了聚类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8种粳稻品种可明显分为3类,第Ⅰ类的10个粳稻品种有8个品种与系谱分析结果相符,第Ⅱ类和第Ⅲ类中的粳稻品种都分别具有血缘关系,与系谱分析结果基本吻合。综上所述,RAPD技术在北方粳稻品种类群划分及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但两者的分析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应将分子标记法和系谱法有机结合、相互印证,减少亲本选择的盲目性,提高育种工作的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92.
离北京最近最美的地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利民  马喆 《中国林业》2008,(21):22-23
河北省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承德市围场境内,隶属河北省林业局。公园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北与内蒙古隔河而邻,南距北京直线距离283.4公里,是典型的高原——丘陵——曼甸移行地段和森林——草原交错带。  相似文献   
93.
在辽宁西、南部对现有油松林分利用嫁接的方法改造低质、低产、低效油松林分,改建为红松果用林,以此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芽端楔接法其生长情况好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率相差不大。套纸袋可提高接穗生长量。  相似文献   
94.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n-3/n-6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全鱼脂肪酸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了6种不同n-3/n-6 HUFA(D1:29.54,D2:23.04,D3:18.97,D4:9.06,D5:6.86,D6:3.87)的实验饲料。以大菱鲆幼鱼(12.18±0.01)g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实验共分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结果显示:饲料中n-3/n-6 HUFA对大菱鲆幼鱼的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D6组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D2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全鱼粗蛋白和灰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6组肌肉粗蛋白和灰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全鱼ARA含量随着n-3/n-6 HUFA的下降呈上升趋势;全鱼中EPA、DHA、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n-6 HUFA均随着饲料中n-3/n-6 HUFA的下降呈下降趋势。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着n-3/n-6 HUFA的变化呈上升趋势;溶菌酶(LZM)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溶菌酶在D2组达到最大值,总抗氧化能力在D3组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饲料中n-3/n-6 HUFA在适宜范围(18.97~23.04)显著提高了实验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改变了鱼体组织的常规成分和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95.
[目的]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探讨蜘蛛几个重要类群系统发生关系。[方法]采用贝叶斯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对蜘蛛目(Araneae)6科2亚科蜘蛛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隙蛛亚科Coelotinae是漏斗蛛科Agelenidae的一个亚科,隙蛛亚科+漏斗蛛亚科是暗蛛亚科的姐妹群;红螯蛛属Cheiracanthium与管巢蛛属Clubiona之间的关系远于管巢蛛属与近管蛛科Anyphaenidae之间的关系。[结论]16S rRNA基因系统发生结果证实了隙蛛亚科和红螯蛛属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96.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统计和图表分析方法,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近3 a的国内外客源市场进行了研究,科学定位了该公园主要客源市场,提出了加快发展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7.
大田条件下,以花生品种花育25为材料,采用麦收后贴茬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花生根瘤数、根瘤干重、根瘤固氮量、植株含氮量、荚果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37.5kg/hm2处理的根瘤数和根瘤干重均高于其他处理,根瘤菌固氮量较高;植株、荚果含氮量和荚果产量与75kg/hm2施氮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其他处理;氮素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两方面因素,施纯氮量37.5kg/hm2为兼顾高产和节肥的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周日不投)、2次/d和3次/d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摄食率、饲料利用情况和全鱼及其组织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星斑川鲽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升高,2次/d(周日不投)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次/d组(P<0.05),但与2次/d和3次/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次/d(周日不投)组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稍高于2次/d和3次/d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全鱼水分和粗蛋白含量不受投喂频率的显著影响(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2次/d(周日不投)组显著低于2次/d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1次/d组显著高于2次/d(周日不投)组和3次/d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水分含量随投喂频率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与水分含量呈负相关,肌肉灰分含量1次/d组显著高于2次/d组(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粗蛋白含量1次/d组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  相似文献   
99.
棉花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播前准备1.1品种的选择选择特早熟短季棉品种,如中棉42号、辽棉17号等品种。1.2选地、选茬棉花对土地和茬口的要求不很严格,但最好选择土壤肥  相似文献   
100.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质水平(34.85%,40.48%,46.54%,51.54%,56.69%)的等能饲料.以初始体质量为(54.52±0.23)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为实验对象,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54 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饲料蛋白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上升,51.54%和56.69%饲料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51.54%饲料组的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1.54%饲料组的蛋白质沉积率(PRE)也显著高于34.85%、46.54%和56.69%组(P<0.05),但与40.48%饲料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增重率为参考指标,折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星斑川鲽幼鱼获得最佳增重时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为53.56%.(2)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鱼体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了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的含量(P<0.05).51.54%饲料组鱼体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34.85%组(P<0.05),而与40.48%、46.54%和56.69%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鱼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下降,水分含量表现出与粗脂肪含量相反的趋势.(3)饲料蛋白含量对星斑川鲽幼鱼部分血浆生化指标也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血浆总蛋白(TP)以51.54%组最高,与56.69%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34.85%、40.48%和46.54%组(P<0.05);40.48%、51.54%和56.69%组间血浆尿素氮(BU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34.85%和46.54%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星斑川鲽饲料中蛋白质适宜添加量为51.54%~53.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