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石蛃是已知现存的最原始的无翅昆虫,处于昆虫起源的基部,保留了很多原始古昆虫的特征,是昆虫纲的活化石,对其进行研究,对了解昆虫的起源、揭示无翅类昆虫的进化以及探讨陆生的无翅昆虫如何进化到水生的古翅类群等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旧的分类体系把石蛃和衣鱼合为缨尾目,随着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现已独立为石蛃目。综述了石蛃目昆虫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继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马立克病三大禽病后的又一重大的传染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931年首次发生于美国,1936年确定该病由属于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该病毒变异快,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致使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发生变化,能引起鸡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许多病变型,从而很难对该病确诊。由于变异快,血清型不断增多,目前已经分离出几十种血清型,且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给该病的免疫带来重大困难。鉴于以上特点,研究者对鸡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23.
报道一种产自浙江省泰顺县的浙江省灰蝶科Lycaenidae新记录种——娜生灰蝶Sinthusa nasaka(Horsfield,[1829]),附成虫标本图和雄性外生殖器解剖图,并给出了浙江省生灰蝶属Sinthusa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掌握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展现状,通过调研了解,黑龙江省84个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配置、人员队伍结构等情况有较大提升,但仍存在业务用房面积不达标,设备陈旧老化,物资储备欠缺,人员老龄化,工作经费不足和信息化管理薄弱等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动物疫病防控总体需要。这提示应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新仪器设备,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健全冷链管理体系,充实专业队伍,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和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以期进一步推进基层动物疫控机构发展。  相似文献   
25.
一株禽源高致病性H7N9亚型流感病毒分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一株禽源高致病性H7N9亚型流感病毒,分析其变异进化及部分生物学特性,试验以从H7N9亚型流感病毒阳性病死鸡的肺脏组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全基因序列,分析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利用同源建模在线服务软件SWISS-MODEL对突变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CR扩增出H7N9亚型流感病毒8个基因片段,即HA、NA、PA、PB1、PB2、NP、NS、M,这8个基因片段均与A/Chicken/Heinan/ZZ01/2017(H7N9)的相应片段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HA的第135,226位和NA第401,429位氨基酸存在突变;除A135V突变外,L226Q、A401T、K429R突变均能导致受体结合位点或唾液酸结合位点体积的改变。说明根据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黑龙江省的H7N9流感疫情可能是从中国中部地区传播而来;根据受体结合位点的分析结果,L226Q、A401T和K429R突变可能影响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实现对动物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风险评估,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进行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因素分析,以及查阅动物疫病防治历史资料和档案,筛选确定动物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风险因素;利用专家评分法确定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评估结果。【结果】建立了由评估指标体系、风险因素量化评价标准、指标权重、综合评分方法组成的动物布鲁氏菌病发生风险评估框架。【结论】利用该风险评估框架可进行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实现对动物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风险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27.
穆棱地区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伪狂犬病(Pseudom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Ⅰ型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猪是PRV的天然宿主和传染来源,该病对猪危害最大,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被感染猪的年龄.母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常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等症状.青年母猪和空怀母猪常出现返情而屡配不孕或不发情;公猪常出现睾丸肿胀、萎缩、性功能下降、失去种用能力;新生仔猪大量死亡,15日龄内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20%~30%,死亡率为10%~20%.育肥猪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增重滞缓.  相似文献   
28.
弓形虫病又名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或无名高热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1908年,法国人在北非首先发现,我国1955年在野兔体内首先发现,1977年在上海发现,曾被称为“无名热”。  相似文献   
29.
乙草胺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除草剂乙草胺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乙草胺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大型土壤动物的毒性效应。[结果]随着乙草胺溶液浓度的增加,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表现出一定的递减趋势。染毒试验中,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减少主要由于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的减少,土壤动物的数量变化则主要由于优势类群原生动物门、线虫动物和蜱螨类的数量消长。大型土壤动物蚯蚓的染毒试验表明,乙草胺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蚯蚓的生活安全浓度为0.099 6 ml/L。[结论]该研究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张加勇 《江西植保》2010,33(2):57-59,63
记述石蛃亚科Machilinae——中国新纪录属、种,即韩蛃属Coreamachilis,高丽韩蛃Coreamachilis coreanus Mendes,1991,提供了该物种雌性形态结构图。研究标本保存在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生态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