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中秋用家蚕新品种921×922。经四川省级实验室鉴定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蚕体粗壮,茧形大且匀整;叶丝转化率高.其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种夏芳×秋白提高7.88%、6.03%:解舒丝长、解舒率、洁净、鲜毛茧出丝率分别为924m、82.06%、94.7分、18.59%,分别比对照种夏芳×秋白提高31m、2.90%、1.7分、1.32%,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22.
<正>养蚕中升温补湿控制是蚕桑生产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现行蚕室内加温方法多采用空调、电暖炉、红外、煤(杠)炭等加温;补湿采用洒水、搭湿布、烧开水等补湿,在安全、省电、智能、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3.
良种良法合理配套使用与农民增产增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品种、蚕品种杂交优势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桑叶和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发挥了桑、蚕品种的生产潜能,为蚕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蚕茧生产形势并不乐观,即使高产优质新桑、新蚕品种在生产上广泛使用,我省蚕茧的产量、质量提高并不大,  相似文献   
24.
“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技术”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研究和集成的蚕桑现代实用技术,2020年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该技术适于四川省各主要蚕区及省外蚕桑主产区应用推广,特别适宜于小蚕共育面广、单个共育室共育40张蚕种以上的地区.  相似文献   
25.
我国现代蚕种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我国现代蚕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我国蚕种业发展现状,从蚕种生产风险、市场预测、蚕种生产劳动强度及规模、蚕种育种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打造新型蚕种生产经营主体、实施品种亲本鉴定制度、建立风险分担及财政支持制度、加强蚕种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特殊用途蚕品种审定及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蚕种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家蚕经人工诱变或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会发生基因突变,表现出各种多样的特殊性状,这些受突变基因控制的特殊性状,其中有的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利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育成的雄蚕品种;利用食性突变基因育成的广食性及适于人工饲料的广食性蚕品种;利用三眠性基因培育的超细纤度蚕品种等等。暗化型基因(m fn)能使蚕蛾体蛾翅表现为灰黑色,又是一例对家蚕特殊性状基因的直接利用。常规品种的蛾体蛾翅为白色,在雌、雄对交生产一代杂交种时,很有可能是纯对交配却无从知道。为了实现能用肉眼识别淘汰纯对提高蚕种杂交率,将经济…  相似文献   
27.
就原蚕户蚕饲育的优劣与蚕种产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饲育成绩好的原蚕死笼率低,羽化率高,单蛾产卵量、良卵率极显著优于饲育成绩差的原蚕。  相似文献   
28.
1 年度任务完成情况1.1 省力高效蚕、桑生产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1)适宜川东北蚕区栽培和饲养的桑、蚕品种筛选为筛选出适宜川东北蚕区栽培和饲养的蚕桑品种,2015年南充综合试验站在“十二五”前4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已筛选出的蚕品种芳·绣×白·春(川蚕27号)、金·兰×明·晖(川蚕28号),桑树品种川桑981、嘉陵20号在试验站的基地市县区阆中市、南部县、嘉陵区、蓬安县,以及攀西蚕区宁南县、会东县,川南蚕区高县、珙县,川东北蚕区广元朝天区、绵阳涪城区等示范点进行区域性试验和推广。2015年繁殖新蚕品种原种900余张,一代杂交种18000张。区域试验表明,金·兰×明·晖(川蚕28号)克蚁产茧量4.31kg,比对照种871×872提高9.12%,50g 茧鲜壳量12.46g,茧丝长1320m,解舒丝长1119m,解舒率77.20%,纤度2.705D,洁净96.17分。芳·绣×白·春(川蚕27号)克蚁产茧量4.20kg,比对照种871×872提高6.02%,50g 茧鲜壳量12.30g,茧丝长1310m,解舒丝长995m,解舒率75.97%,纤度2.263D,洁净94.86分。川桑981667m2桑园(750株)平均单产1862kg,嘉陵20号667m2桑园(750株)平均单产1960kg,分别比对照种湖桑32号1647kg 提高13.05%和19.01%。蚕品种芳·绣×白·春(川蚕27号)、金·兰×明·晖(川蚕28号),桑品种川桑981、嘉陵20号已作为四川省的主导品种在全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灰黑蛾基础蚕品种的育成及其杂交种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蚕雌雄蛾交配生产一代杂交种时,能根据蛾色不同识别是否瀛华系杂交,并及时淘汰纯对,使蚕种杂交率达到100 %,将经济性状较差,蚕蛾灰黑色的蚕品种8216的成虫暗化型基因mln(18-35.3)导入经济性状优良的实用家蚕品种782和882中,育成了成虫全身灰黑色的龄期经过短、健康性好的蚕品种952和茧层厚、丝量多、丝质优的蚕品种956.对其一代杂交组合952·956×781·881(灰黑蛾×白蛾)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表明其健康性好、产茧量高、茧丝质优,综合经济性状达到或超过实用品种水平.  相似文献   
30.
桑树病虫害的种类很多,能为害成灾的有40余种,常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而鳞翅目类害虫发生面广,为害较普遍且危害性较大,因此,如何正确识别和及时防治这类害虫,确保桑叶的产量、质量和养蚕安全变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