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6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38篇
  46篇
综合类   314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181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奥红一号是2010年发现的早酥红梨全红型芽变新品种,果皮从幼果期至成熟期整个生长发育期均为紫红色。平均单果重371.9 g,最大单果重965.0 g,果实圆锥形。果皮全红,果面紫红色,果肉白色,肉质脆,汁液多,香味浓郁,味甜,果心小,石细胞极少,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40%,可滴定酸含量0.20%。在山东省聊城市,果实8月中下旬成熟,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852.
基于西藏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和实地布设样点的调查数据,利用构建模型法与平均生长量法,估算保护区二期的碳储量、碳密度等数据;采用IPCC方法,对保护区内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等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数量化方法I来筛选对保护区内林分碳密度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探究林分碳密度与显著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①保护区内乔木林碳密度为25.38 t/hm^(2),相较西藏全区高86.62%,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乔木林碳密度主要受林分因子的影响,包括郁闭度、林分平均年龄、树种(组),而环境因子中受土壤类型的影响显著。②相比于整个西藏地区,保护区内的北京杨、新疆杨、竹柳、藏川杨、阔叶混交林、旱柳、银白杨、榆树和乔木林的碳密度均高于西藏全区,碳密度总的趋势为: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通过实施森林保护、科学经营,可以有效提高林分质量,进而提高保护区内森林植被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853.
本研究以河南省近年来新审定或主推的30份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对干旱和灌溉处理下的抽穗期差异、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经济产量、株高、抽穗期、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指标的分析,发掘和利用耐干旱胁迫的小麦品种,以期为小麦抗旱高产栽培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西农583抽穗最早,为3月16日,周麦18抽穗最晚,为4月12日,其余品种抽穗期在3月23日至4月8日之间;干旱处理和灌溉处理抽穗期相差最短的为周麦18,为6 d,抽穗期相差最长的为西农583,为20 d;不同品种的抽穗期在3月16日至4月12日之间,灌溉处理下不同品种的抽穗期在4月5~18日之间;利用聚类分析法可将参试材料分为4大类:第1类较抗旱材料2个;第2类对水分较敏感材料12个;第3类对水分敏感材料12个;第4类对水分强敏感材料4个。本试验为培育、推广较抗旱小麦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4.
马铃薯是中国和世界,也是云南省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来,随着马铃薯的高产稳产性、广适性、营养全面而均衡性、用途广泛性等作物优势及特点的不断凸现和彰显,其产业得到持续、稳步和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5.
水杉系我国特产,是稀有珍贵的子遗植物,1946年被作为新种正式公布。然而,对于其开花传粉特性,有关资料或未尽其详,或各有所云,以下笔者就几年来对随州地区水杉开花、传粉特性的观察结果作一介绍: 水杉单性花,雌雄同株,雌花交互对生于上一年生枝条上,枝顶近簇生,每雌花有珠鳞多数,每珠鳞具2~9枚胚珠(多为 5~8枚);雄花排列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长15~30cm(一般20cm左右),生于上一年生枝顶并作穗状下垂,花开传粉后整花序脱落,越冬的雌雄花芽均包被于苞鳞之中,外观色泽与叶芽枝色一致,雌花芽略大于叶…  相似文献   
856.
为探明金边鲤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3(MyBPC3)基因的序列结构和组织表达特性,并分析其在金边鲤体色变异调控机制中的功能作用,试验采用RACE技术克隆金边鲤MyBPC3基因cDNA全长序列,检测分析其组织表达量及该基因与TYR、TYRP1、TYRP2和MC-1R等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yBPC3基因cDNA全长4253 bp,开放阅读框3783 bp,共编码1260个氨基酸。软件预测该蛋白分子质量为141.57 ku,理论等电点为6.42,并潜在22个PKC磷酸化位点和5个PKA磷酸化位点。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显示,金边鲤MyBPC3基因与鲫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yBPC3基因在金边鲤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心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脑、皮肤、肌肉、脾脏、肝脏、肠道和肾脏组织(P<0.05),且该基因在金边个体心脏和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黑色个体(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yBPC3基因与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MC-1R、TYR和TYRP2基因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可知,MyBPC3基因可能参与了金边鲤皮肤黑色...  相似文献   
857.
为选择出综合表现优良、特色优质且适应凉山州生态区域的彩色小麦新品系参加区域试验,2021—2022年度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诱变育种课题组开展了16份辐射诱变育成彩色小麦品系比较试验。试验通过田间调查统计生育期、生育动态、形态特征、抗病性等指标进行室内烤种,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参试品系同时送往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抗病性接种鉴定。根据本试验田间表现、抗病性鉴定结果、室内考种结果和产量分析结果,推荐20γ-Z-36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58.
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含量丰富,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的重要牧草,然而苜蓿卷叶病毒(Alfalfa leaf curl virus,ALCV)的侵染严重影响了苜蓿的品质和产量。为了为苜蓿产业的抗病毒育种提供一定启示,为苜蓿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通过双生病毒通用引物(SPG1/SPG2)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山西农业大学植物园中表现出卷曲、皱缩症状的苜蓿样品中检测到ALCV的侵染,并进一步利用PCR技术对ALCV山西苜蓿分离物(ALCV-Taigu)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全序列进行克隆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ALCV-Taigu CP基因与ALCV其他株系核苷酸同源性为82.7%~96.6%,氨基酸同源性为82.4%~97.1%。对ALCV-Taigu CP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LCVTaigu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和黎巴嫩、伊朗等中东国家的ALCV分离物距离较远,亲缘关系较远;与中国和阿根廷的ALCV分离物距离较近,聚集为一个大分支,亲缘关系较近;ALCV-Taigu与中国苜...  相似文献   
859.
为全面了解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选育出来的滇型杂交粳稻新品种滇禾优615、滇禾优34在大理州山地的生产性能,进行2个品种田间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和抗病性、适应性、群体结构以及成熟期等进行观察记载,同时对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进行室内考种。结果表明,在大理州海拔2000 m左右光、温、水丰富的山地,通过覆膜种植滇禾优615与滇禾优34均可以正常的生长、成熟,但田间表现和产量表现滇禾优615均优于滇禾优34。因此,滇禾优615相比滇禾优34更适合在大理州山地覆膜栽培模式下种植。在杂交粳稻覆膜栽培时,应尽可能保证在雨水来临前出苗保苗,其次要注意地下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860.
2020—2021年,洛阳市通过开展第3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全面了解辖区内吉利、孟津、新安、栾川、嵩县、汝阳、宜阳、洛宁、伊川、偃师等10个县(市、区)的作物种质资源,共普查到果树资源145份,其中地方品种105份、野生资源36份、选育品种4份。为洛阳市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