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牛胚胎体外培养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体外受精后的牛卵母细胞随机分组进行培养,比较了胎牛血清(FBS)和发情后7 d牛血清(E 7BS)、不同培养液(CR 1+3 m g/mL BSA、SOF+3 m g/mL BSA和SOF+0.1 m g/mL PVA)、共培养体系和不同培养液体积(0.1,0.5和2.0 mL)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优化了牛胚胎体外培养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牛胚胎培养体系为:前48 h用CR 1+3 m g/mL BSA培养液,48 h后用CR 1+体积分数10%E 7BS培养液培养120 h,培养液体积为0.5 mL,并且采用共培养,受精后颗粒细胞保留48 h。用该培养体系培养的牛胚胎发育良好,平均囊胚率为44.9%,表明该优化培养体系较稳定。  相似文献   
32.
将40只未成年雌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只.处理组小鼠分别连续2 d腹腔注射铅10、20、40 mg/kg(按体质量给药),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注射后24、72 h分离卵巢,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同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凋亡基因p53、Bax、Bc1-2mRNA表达.结果表明,铅可促进颗粒细胞凋亡,且随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颗粒细胞中p53、Bax基因表达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而Bc1-2基因表达量则逐渐减少(P<0.05或P<0.01);表明铅可通过上调促细胞凋亡基因p53、Bax基因表达量,下调Bc1-2基因表达量,诱导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3.
宠物犬肠道寄生虫调查及其公共卫生意义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解宠物犬肠道寄生虫,尤其是人兽共患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甲醛-乙酸乙酯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郑州市宠物犬404份粪便样品进行了调查。结果共发现10种肠道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7.12%,其中球虫和贾第虫为优势虫种,感染率分别为18.32%和12.62%;7种为人兽共患虫种,贾第虫、隐孢子虫、钩虫、弓首蛔虫、狮弓蛔虫、粪类圆线虫和犬复孔绦虫感染率分别为12.62%、3.71%、3.96%、6.93%、0.20%、1.73%和0.50%;2~3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率为9.90%。结果分析表明,寄生虫感染与样品采集地点和犬年龄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宠物犬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人兽共患寄生虫流行率较高,应加强对其监控和防治。  相似文献   
34.
木聚糖酶与肉仔鸡小麦日粮代谢能之间当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酶制剂在家禽营养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如植酸酶和NSP酶,其中NSP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麦类基础的家禽日粮中,大多数研究结果都证明了肉鸡小麦日粮中添加NSP酶对生产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小麦日粮的抗营养作用就在于含有较高水平(1 1 % )的NSP(阿拉伯木聚糖) ,影响肠道食糜黏度,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明根和朝格图,1 996)。木聚糖酶通过水解饲料中的木聚糖,消除其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时伴随着饲料代谢能的提高(卢铮和张日俊,1 997)。目前已经不再提倡简单地将酶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去的做法,因为…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了蛋鸡小肠对Gly-L-Leu肽的吸收和转运.将6只206日龄的海兰褐蛋鸡的小肠分割为十二指肠、空肠前、中、后段和回肠5段,分别制备外翻肠囊.每3只鸡的肠囊为1个试验组,将灌注浆膜液(含Ca2+/Mg2+PBS缓冲液)的各肠囊置于相同的二肽培养液(含20mmoL/LGly-L-Leu的Ca2+/Mg2+PBS缓冲液)中进行培养.试验1组培养液添加了肽酶抑制剂(10μmoL/L Bestatin和Amastatin),试验2组浆膜液添加了等量的肽酶抑制剂.培养15分钟后测定培养液、浆膜液、肠组织匀浆液中二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鸡十二指肠、空肠前、中段对Gly-L-Leu有强烈的水解作用,空肠后段和回肠的水解能力相对较弱.鸡各肠段均能迅速吸收Gly-L-Leu,并将其转运到浆膜液中.吸收量和转运量有沿肠道延伸而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36.
为了确定卵泡液(直径大于10 mm)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共收集1759枚卵母细胞进行试验。在成熟液中分别添加0%,10%,30%和50%的卵泡液(bFF, bovine follicular fluid ),成熟培养24h后,孤雌激活或者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对比10% bFF和10% 胎牛血清(FBS),以及观察微滴培养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孤雌激活组中,bFF浓度对卵裂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胚胎囊胚发育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体外受精组中随着bFF浓度增加而卵裂率下降(P<0.01),而且囊胚率也下降(P<0.05)。在10%的bFF组中,孤雌激活囊胚率和体外受精囊胚率分别为47.1% 和38.0%,囊胚扩张率显著高于其它组。从试验得出,添加10% bFF有利于卵母细胞胞质成熟,且不会降低到受精率,而且可以替代FBS;微滴培养不利于卵母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37.
探讨兔(Lepus brachyurus)胚胎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兔早期胚胎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兔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ES)分离培养的兔胚胎的较佳处理方法。将兔胚胎用3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观察兔类ES细胞贴壁、克隆、生长情况,并对所得的兔类ES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鉴定、干细胞转录因子的RT-PCR检测和体外分化能力的鉴定。结果显示,挑破透明带法和胚胎分割法较对照组得到的胚胎更容易贴壁和增殖,差异显著(P0.05),虽然离散胚组的胚胎贴壁率(88.9%)显著高于挑破透明带组(53.8%)(P0.05),但挑破透明带组的ICM形成率(48.8%)高于离散胚组(40.0%)(P0.05),挑破透明带组F1、F2代兔类ES细胞的克隆率分别为35.7%和33.9%,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最高传至30代。获得的兔类ES细胞经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呈阳性。提取兔类ES细胞集落的RNA,经RT-PCR检测,得到扩增多能基因GAPDH、Nanog和Sox2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体外分化形成具有3个胚层构成的类胚体(embryoidbodies,EBs)。结果表明,挑破透明带有利于提高从兔胚胎中分离胚胎干细胞的效率,能更好的支持兔类ES细胞的培养与增殖。  相似文献   
38.
39.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犬肾脏肿瘤的发生率和诊出率也有所提高。肾脏肿瘤虽发病率低,但却是转移性和多发性肿瘤的常发部位。同其他器官肿瘤一样,若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将对犬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危及生命。笔者就一例犬肾脏肿瘤的诊治进行一些  相似文献   
40.
简要介绍了水稻品种“龙盾”102、103、104等系列的特征特性、产量状况和适宜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