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39篇
  40篇
综合类   229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81.
【目的】小穗是禾本科植物特有的花器官。在水稻中,小穗作为花序的基本单位和独有结构,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水稻小穗和花器官的发育,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籼稻保持系西农1B,获得2个具有相似突变表型的水稻等位突变体polarity defect of lateral organs 2-1和polarity defect of lateral organs 2-2(pdl2-1和pdl2-2)。由于二者表型相似,选取pdl2-1(命名为pdl2)为材料,通过显微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分析其小穗突变表型;通过农艺性状考察分析小穗外稃突变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图位克隆技术验证PDL2的功能;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PDL2的表达模式。【结果】表型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pdl2突变体外稃明显变窄,不能与内稃紧密钩合,导致小穗开裂,内轮花器官部分裸露在外,但其雄蕊、雌蕊和浆片的形态和数量均表现正常。进一步的石蜡切片结果表明,突变体外稃硅化细胞和泡...  相似文献   
682.
为了研究不同妊娠期牦牛子宫阜组织结构的特征,本实验采用HE染色分别对15 d、30 d、35 d、45 d、60 d、75 d、90 d、100 d、105 d和120 d的妊娠牦牛子宫阜进行切片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发现牦牛不同妊娠阶段的子宫阜横切和纵切均主要见胎儿—母体连接组织,由呈索状排列的母体纤维构成结构支架,为组织提供支撑作用,其内可见毛细血管分布。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子宫阜腔隙内间叶细胞、滋养外胚层和双核巨细胞增多,子宫阜纤维组织间腔隙逐渐扩大,纤维索也逐渐变粗。  相似文献   
683.
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us)“海陆接力”养殖模式中,运输前后的管理方法和运输的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红鳍东方鲀运输入海前的工厂化越冬管理、红鳍东方鲀剪齿的注意事项、操作过程、剪齿后的管理方法、运输集港和运输途中的注意事项和运输至网箱养殖的恢复阶段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84.
YUCCA基因编码生长素合成相关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Genevestigator软件分析获得玉米YUCCA(ZmYUC)基因的转录表达谱,结果显示,ZmYUC1、ZmYUC2、ZmYUC4、Zm YUC5、ZmYUC10和ZmYUC12等多个ZmYUC基因在特定组织中高水平表达,ZmYUC7和ZmSPI1等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几乎均有表达,暗示ZmYUC基因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过程均发挥重要作用。通过PlantCare软件分析ZmYUC基因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获得其在逆境胁迫方面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ZmYUC基因在冷(4℃)、热(40℃)、盐(250 mmol/L的NaCl)和干旱(15%的PEG6000)处理下的表达量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ZmYUC5和ZmYUC8在冷胁迫处理下表达量显著增加,可能参与了植物的冷驯化;热胁迫处理后,大多数ZmYUC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ZmYUC8对热信号反应迅速,可能在抵抗热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ZmYUC11热胁迫处理后其表达下调。多数ZmYUC基因在干旱胁迫处理后表达模式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85.
为揭示施氮和灌水对向日葵干物质积累、转运的调控作用和干物质积累、转运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在内蒙古阴山北麓武川旱作区以食用向日葵龙葵27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3种灌溉模式,副因素为3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灌水施氮通过提高向日葵茎、叶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花后叶片光合作用的生产,进而提高产量,并且灌水量越大,茎、叶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也越大。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转移特征值与产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且模拟效果较好。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不同灌水量和施氮量以及水氮互作对茎、叶器官的干物质转运均有显著的影响,但产量的提高主要靠花后叶片较优的光合生产。  相似文献   
686.
687.
以豫86×豫M1-7构建的RIL群体为作图群体,结合SNP和基因芯片技术对RIL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构建连锁图谱,进行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的QTL鉴定。通过对2年3点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QTL分析,共鉴定到48个开花期性状相关的QTLs,包括18个抽雄期QTLs、16个吐丝期QTLs和14个散粉期QTLs。这些QTLs分别分布在第1、2、3、5、6、7、9、10号染色体上,单个表型贡献率范围在1.67%~20.33%;有一个QTL在3个环境下稳定检测到,3个QTL在2个环境下稳定检测到;有控制吐丝期的qDTS3-1(2018年郑州)和qDTS3-1(2019年郑州)在两个环境下稳定检测到,且贡献率为15.44%和10.12%;一个贡献率达到13.01%的环境性稳定性位点qDTA9-3,可以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育目标性状。  相似文献   
688.
选用黄淮海地区有代表性的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SPSS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多重比较表明,8个玉米品种的13个性状在不同品种间达到显著性水平,行粒数除外。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穗轴含水量、生理成熟天数、出苗至授粉天数、穗粗、百粒质量、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性正相关,与籽粒脱水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苞叶含水量、穗粗、穗行数、百粒质量、籽粒脱水速率这5个农艺性状可以解释95%的因变量变异。通径分析表明,苞叶含水量、穗粗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均为正值,穗行数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基本抵消,百粒质量的间接正效用大于直接负效用,籽粒脱水速率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均为负值。因此,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为获得籽粒含水量低的品种应重点选育田间脱水速率快、苞叶含水量低、穗粗较细及百粒质量稍低的材料。  相似文献   
689.
为解决油莎豆块茎在种植过程中萌发较慢的问题,以A2、中油莎1号和内蒙古大粒(ND)为材料,通过对3个油莎豆品种的浸种条件、消毒方式以及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筛选,探究油莎豆块茎的最佳消毒方法及最优萌发条件。结果表明:在75%酒精3 min、氯气16 h时消毒效果最好;3个品种均在35℃浸泡3 d时萌发率最高,分别为58.33%、51.67%和43.33%;A2和中油莎1号均在MS+1.0 mg/L 6-BA+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分别为70.00%和63.33%;内蒙古大粒在MS+0.5 mg/L 6-BA+0.2 mg/L NAA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为55.00%。6-BA对块茎的萌发有显著作用,但随着浓度升高对块茎的萌发由促进转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90.
双语教学是高等教学学科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措施,全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初步实施双语教学改革。《鱼类生态学》是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人才的重要课程。为了紧跟“一带一路”步伐,在《鱼类生态学》中开展双语教学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文章阐述双语教学在《鱼类生态学》中的开展意义和方式,客观地分析现阶段双语教学的一些影响因素,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具体解决途径,以期提升《鱼类生态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