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5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种群特征是植物最为直观、可测度的生物学指标,是植物适应外部干扰和环境波动的功能性反应,通过分析冷箭竹(Bashania faberi)无性系种群在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放牧家畜采食后的种群特征,以便了解大熊猫与放牧家畜对冷箭竹无性系种群变化的影响强度,以及冷箭竹无性系种群对不同动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自然地理环境、竹类分布特征以及植被中植物区系的属分布区类型的比较,分析了现今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分布区域与原有大熊猫分布的峨眉山以及大熊猫早已绝迹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差异.结果表明:峨眉山属于大熊猫分布区域,而神农架的地理经度超出了大熊猫分布区域,其它环境因子与野生大熊猫分布地区无显著性差异(p>0.05);竹子种类也分布有大熊猫喜食的中小径竹;同时植物区系的属分布区类型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极为相似.因此,造成大熊猫现在在峨眉山和神农架地区没有自然分布可能是历史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将大熊猫精液分为3组:A组(原始精液),B组(50%精清+50%稀释液)和C组(100%稀释液),在37℃间隔20 min取样检查,评估精子活率、运动速度;B、C组取部分样品制备成冻精,解冻后在37℃比较上述2个指标,一共取样9次。结果显示:鲜精部分60 min以内A、B、C 3个组活率、运动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第80 min A与B、C组间活率出现差异(P<0.01),但B、C组间无差异(P>0.05),A组的活率在第80 min时开始显著降低,B、C组在20~180 min内均未见显著降低(P>0.05)。速度方面,A与B、A与C、B与C组出现显著差异的时间是第80、60、160 min,A、B、C出现显著降低的时间分别是60、160、180 min。冻精部分,B、C组在活率、运动速度中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37℃下,精清不利于延长大熊猫鲜精存活时间也不利于精子保持稳定的快速运动,且精清含量越高其影响越大;冻精解冻后的活力则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样方法”,详细调查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野化培训大熊猫在一期培训圈中15个月内对主食竹种拐棍竹(F.robusta)的采食情况、残桩和残尖数量。通过建立拐棍竹不同龄级地径和株高与重量、残桩地径和高度与残桩和残尖重量之间的回归估测模型,统计分析了野化培训大熊猫的食物利用率,为设计野化培训圈及其选址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亲代抚育对于圈养大熊猫幼仔个体行为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实中存在一些无母幼崽,为实现对无母幼崽的亲代抚育,对参试母兽分别采用由幼仔模型、实体、尿液和乳汁这些信号组成的多种刺激方式,进行代亲抚育培驯。培驯的结果表明:采用无母幼仔模型、尿液、乳汁等多种信号的刺激,可使受驯母兽熟悉并接受该幼仔,达到义母育幼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森林土壤、水文状况、森林植被、食物资源、伴生动物和人为活动等生态因子的特征及其大熊猫与各因子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保护大熊猫和大熊猫野外放归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初生三胞胎大熊猫幼仔进行喂养护理,其中2只体质较虚弱,采用在育幼箱内双手覆盖幼仔人工增温、全身温水棉球按摩和诱导进食等措施,辅以人工近距离采集足量母兽初乳,巴氏消毒后分别饲喂3只幼仔。再根据幼仔个体情况决定由母兽喂养或者放置育幼箱进行人工喂养,最后轮换由母兽喂养。较好地平衡了3个幼仔的个体差异,使3个幼仔都顺利存活且生长发育良好,为大熊猫的喂养护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卧龙特区大熊猫竹子基地栽培成效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对 2 0 0 2年建立的大熊猫竹子基地的调查 ,所有栽培竹种的成活率均在 74%以上 ,美竹成活率最高 ,达 97.2 2 % ,白夹竹次之 ,89.38% ,拐棍竹为 76.95 % ,方竹最低 ,仅 74.44%。四种竹种发笋率的排序递次为美竹>方竹 >白夹竹 >拐棍竹 ,发笋率分别是美竹 65 .45 %、方竹 63.0 6%、白夹竹 5 0 .90 %、拐棍竹 42 .86%。从生长发育指数来看 ,美竹属于栽培竹种中的最优势者 ,仅地径略小于拐棍竹 0 .0 1 cm,而株高远远高于其它竹种 ,为84.43cm,最高有达 1 5 0 cm以上的记录 ;白夹竹地径与方竹接近 ,株高与拐棍竹相似。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通讯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生存适应意义。其主要功能有:识别(包括个体识别、物种识别、种群识别及社会等级识别)、繁殖和报警等。视觉通讯、听觉通讯、化学通讯和触觉通讯是动物常用的通讯方式。其中,声音信号具有传播距离远、传递速度快、不留痕迹等特点,并且在视觉信号被遮蔽时(如夜晚或丛林深处)也能有效传递信息。因此,听觉通讯在动物通讯中十分普遍。近年来,对动物听觉通讯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听觉通讯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动物听觉通讯以及大熊猫听觉通讯的最新研究,论述和展望了听觉通讯研究在大熊猫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究大熊猫粪便中微生物组成以及耐药基因和寄生虫的真实情况。采集6只健康成年大熊猫的新鲜粪便,利用宏转录组学测序技术分析大熊猫粪便微生物组成及功能、耐药基因种类、丰度和寄生虫的组成,探讨优势细菌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熊猫粪便内微生物种类多样,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但以细菌为主。在门水平上,细菌类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在真菌菌门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毛霉亚门(Mucoromycota)相对丰度较高,雌性和雄性大熊猫粪便菌群丰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Unigenes功能分析表明,大熊猫粪便微生物的功能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代谢等过程。在大熊猫粪便中共检测出25大类、304种耐药基因,其中,外排泵类基因的种类最多、相对丰度最高。此外,在大熊猫粪便中共发现63属126种寄生虫,寄生虫种包括线虫、绦虫和吸虫,其中,线虫为优势虫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埃希杆菌属(Escherichi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苏黎世杆菌属(Turicibacter)与外排泵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糖肽类、多肽类和磺胺类耐药基因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本研究从宏转录组水平揭示了大熊猫粪便中微生物、耐药基因组成以及寄生虫种类,对大熊猫微生物相关疾病和寄生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