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183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微卫星DNA标记及其在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微卫星DNA标记特征、优点及其在构建牛基因图谱、牛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寻找与生产性状位点相连锁的分子遗传标记、制作DNA指纹图,进行亲子鉴定和血缘控制、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应用的综述。  相似文献   
42.
为解决温度检测法测定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时存在发酵容器材质、性能不统一等问题,本研究设计并制造了一款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测定装置。并以新鲜刈割后进行填压处理后密度为600 kg·m-3 的全株玉米(Whole-plant corn)和密度为500 kg·m-3的玉米青秸秆(Green-corn straw)为原料,设计常规塑料容器的对照组和本研究设计制造测定装置的两个试验组,用以验证该装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制造的测定装置较传统容器有以下优点:不受外界温度影响,容器内部中心温度较传统容器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透气性良好,保证容器内部符合有氧发酵条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3.
草原红牛群体中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草原红牛42头作为试验牛群体,经过牛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UVIBAND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草原红牛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ETH225、IDVGA2、IDVGA46和IDVGA44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4、3和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42 0,0.673 6,0.521 8和0.575 0,这4个位点为高度多态位点。而另4个位点BM2113、BM1824、IDVGA55和TGLA44等位基因数分别2、2、2和5,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 8,0.360 4,0.353 8和0.470 8,属于中度多态性位点。8个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草原红牛遗传育种研究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4.
以46头健康松辽黑猪为实验材料,对猪IGF-Ⅱ基因进行PCR扩增,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测序分析了猪IGF-Ⅱ基因在松辽黑猪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松辽黑猪第9外显子存在第29507位C→A、第29729位A→T、第29731位T→C突变。χ2检验表明,本实验中发现的多态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exon9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平均背膘厚、日增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推测,IGF-Ⅱ基因可能对于猪生产性能具有较大影响或与控制生产性能的主基因连锁,可以尝试将其作为重要的一个分子标记用于猪的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45.
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PCR-SSCP分析方法,对94头肉牛(公牛45头:西门塔尔34头,夏洛来11头;母牛49头:西门塔尔24头,夏洛来25头)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3个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第1外显子存在2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和AB型.经测序发现,第1外显子4 bp处存在C→G的碱基突变,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统计结果表明,等位基因B的含量低,而且只在西门塔尔品种内含0.026 6.利用SPSS软件作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等位基因与西门塔尔牛的成年体质量和犊牛出生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索miRNA-181b在成熟(18月龄)和未成熟(1月龄)牛腺垂体中差异表达量及其调控功能。[方法]通过构建成熟(18月龄)和未成熟(1月龄)的延边黄牛腺垂体组织miRNAcDNA文库,对文库中的miRNA进行Solexa高通量深度测序,并对公牛腺垂体中的miRNA进行鉴别。从测序结果中挑选出具有差异表达的miRNA-181b,经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在不同发育期延边黄牛腺垂体中的表达规律,并通过TargetScanS预测miRNA-181b的靶基因。[结果]miRNA-181b在不同发育期牛腺垂体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1月龄公牛腺垂体中miRNA-181b表达量是18月龄的4.05倍。miRNA181b与FSHβ基因3 非编码区838 ~844碱基可能是特异结合,其结合碱基为UGAAUGUA。[结论]该研究为FSHβ的转录后调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通过PCR获得流产型布鲁氏菌Omp22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到pSOS载体中,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载体pSOS-Omp22。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质粒导入cdc25H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和自激活作用,且在酵母细胞中定位是否正确。结果表明,获得了正确的流产型布鲁氏菌Omp22基因编码区,并成功克隆到pSOS诱饵载体中,且转化有诱饵载体的cdc25H在SD/Glucose(-L)营养缺陷平板上生长良好,说明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无毒性,对报告基因也无自激活作用且其定位正确。表明pSOS-Omp22可应用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用于寻找巨噬细胞cDNA文库中与Omp22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48.
牛孕激素受体SNP分析及其与精液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孕激素受体(PR)对于正常雌性动物生殖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该基因在雄性动物中生物学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PCR-SSCP方法对种公牛群体的PR基因所有外显子及5′UTR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R基因外显子4、外显子8及5′UTR均检测到了多态性位点,其他外显子没有发现遗传多态性;测序表明外显子4发生了A20G突变,没有导致氨基酸的改变,外显子8发生G86T和A207T突变,其中G86T突变导致所编码的G(甘氨酸)变成V(缬氨酸),A207T突变导致所编码的Q(谷氨酰胺)变成H(组氨酸),5′UTR处存在G-1809A和C-1808G碱基突变。最后用最小二乘分析方法对其基因型和生产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第4及第8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与部分精液品质性状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9.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在致癌物质解毒及基因诱变等的过程中都发挥非常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可能影响公牛个体的精液品质。本实验选用长春中信集团种公牛繁殖中心的33头种公牛,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7个外显子扩增位点中是否存在突变;并对多态片段进行了测序,以确定突变的碱基类型和突变位点变异的位置;同时结合精液品质测定记录,对长春中信集团种公牛繁殖中心公牛的精液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PCR-SSCP检测及测序结果得知: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外显子中,第5外显子的56bp位存在C→T的突变,但是由于该处的碱基位于密码子第2位,氨基酸由脯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分析了33头种公牛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精液品质的相关关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第5外显子AA型的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冻精活精子比率要显著高于AB型以及BB型。  相似文献   
50.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雄激素受体基因(Androgen receptor gene,AR)在草原红牛公牛和母牛多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该基因在草原红牛公牛和母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AR基因在所检测的公牛和母牛的心、肝、脾、肺、肾、肠、胃及睾丸(卵巢)等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肝脏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草原红牛公牛和母牛相同组织闻比较结果显示:AR基因在草原红牛公牛肝脏中表达量与母牛相比较差异不显著,其他不同组织间表达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公牛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母牛.本试验为深入研究A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了解该基因对不同性别个体肉质性状的形成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